摘要:目前,在我国电力行业中,火力发电机组的集控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作为集中化管理的升级技术的集控运行技术也随之得到提升,有效保证了电厂生产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火力发电机组的集控技术的优势不断被挖掘出来,因此不断加强研发和完善该项技术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相关研发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保证集控技术人员的专业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加快提升电厂的自动化和专业化水平。本文主要对现代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应用;改善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能满足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一旦发生供电故障,不仅会给供电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会对社会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发电厂在对发电机组进行管理时,应提高集控运行技术的利用率,根据实际需要来转换管控模式,包括综合控制、分层控制、分散控制等。有利于提高控制的针对性,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以确保发电机组的安全性,促使发电厂可以正常生产。
1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概述
1.1集控运行技术概念
火力发电厂一般所采用的是单独控制技术,选用的是母管制,所以发电机、汽轮机以及锅炉等处于分离状态。但是集控技术选择用的是单元制机组,也就是每一台发电机一定会配备相应的汽轮机和锅炉,通过集控技术可以对发电机、汽轮机和锅炉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完成对各个机组的统一操作管理。集控运行技术在火力发电厂运行中的应用,可以对火电厂的生产、投入运行以及停止运行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并且会对系统提出合理的安全控制策略。
1.2集控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集控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中包括电缆、变送器和开关等;软件中则包括设备微系统、DCS系统等。因为这两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组成,所以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否则会影响主系统的运行,在日常维护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管理。集控系统的稳定性较强,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存储信息量较大,可以利用多种软件来实现复杂的控制策略,所以系统中的软件更不能出现问题,必须要加强对软件维护管理的能力。
1.3集控系统运行条件
集控运行系统对于火力发电机组的生产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火电厂能顺利安全地进行生产,必须要根据集控运行系统的运行规律来进行操作和管理控制,必须要充分了解集控系统运行的条件。在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中,电子室和控制室的环境要求、计算机及控制系统接地以及不间断电源等都是集控系统运行主要条件,所以为了使系统能顺利安全运行,就必须要保证这些设备仪器能可靠、稳定地运行。在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寒冷气候中,仪用空压机的干燥功能、过滤功能以及除水装置等无法发挥出实际效用,不能结冰和配出气源管集水等情况。其次,需要注意空调系统在电子室中无法进行室内湿度的自行调节,空调不具备调湿功能,但是在空气湿度十分大的情况下,却容易发生电路板短路故障以及电路板出现露珠等问题。此外,如果UPS电源切换时间和供电方式与标准、要求等不相符合,就会使得集控系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如果系统出现误发信号的问题,就会受到强干扰而使得集控系统失去电缆屏蔽功能,也无法进行良好的接地。
2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再热气温系统控制
在电厂集控运行系统运行期间,再热气温系统的各项操作流程将越来越复杂多样。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各种小型电厂均采用的是温水来实现对发电温度的管理以及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尽管可促使温度保持在标准化的范围内,但其实际的运行效果并不明显,且应用性价比也相对较低,从而致使电厂发电成本随之增加,使得电厂经济效益无法因此发展和提升。这就需要通过亚临界机组的运用,向其中增加一定的减温水,从而实现对发电煤含量的控制。还可通过对煤气循环法和燃烧器摆动等方式来实现对气温的调节处理。
2.2过热气温系统控制
在电厂进行集控运行期间,过热气温系统可以说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细调和微调两种非常关键的调节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规情况下,需要借助减温水的方式来调节过热气温,但在实际调节期间,因火焰高度、给水温度、燃水比例等各方面因素做好更加准确的控制,由此就能够为整个过热气温系统进行更好的干扰。与此同时,在控制过热气温系统的过程中,还记忆因系统参数或者其他方面的外部因素而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气温控制系统在运行期间出现问题,严重影响集控运行,使得电厂的发展和运行因此受到制约。
3改善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对策分析
3.1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管理机制
对于火电厂的集控运作可能出现的危险点的安全预防管控都十分重要,不单只是关系到公司的正常生产工作和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员工的自身利益也影响极大。所以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对于生产工作的操作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安全知识教育,让员工对于所操作的设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避免侥幸心理加强安全生产观念,并配备相关的奖惩机制,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安全生产。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安全制度落实到实处,不能流于表面,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操作技术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保证持证上岗,在岗过程中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工作,定时检查,落实制度要求。同时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制度管控,提升安全生产保障。
3.2加强预控管理和设备管理
拒绝违章操作,严厉打压违章操作的行为出现。在进行电气倒闸工作时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防止任务过于集中。为保障火电厂危险预防工作,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来进行管控十分有效。智能化监控不仅能实时观测设备信息及运行状态,预防潜在危险,对于远程操作帮助也很大。比如监控系统的遥感可视功能可以对信号进行精确遥测,有利于信号对比,协助操作技术员工与监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防止由于信息传输不及时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出现,做到监控与技术有效协助,实现智能化安全预防与管控。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设备比如锅炉设备,压力容器、氨区和制氨设备,要严格按照制度操作,落实岗位责任,专职专管,对于主要危险源制定巡查任务定期巡检维护并记录情况,做好应急措施,对于突发事件有应对准备,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3落实各项检修步骤
第一,做好工厂安全生产的整体情况评估工作,针对设备维护,要提前评估设备若是出现故障是否能够进行维修,维修产生的费用是否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维修后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第二,完善基础管控,确保检修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与检修方案是否符合要求,运行规范及定期检修是否基于制度规定,做好检修工具管理工作。第三,技术支持,检修之前做好检修规划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提出解决方案,保证检修工作有序进行。第四,落实检修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检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检修人员完成检修工作之后要进行检修验收工作,验收完成先进行试运行,确保检修工作的完成度和有效性,总结检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检修报告,规范报告格式,检修报告要具有有效性和真实性,为后续检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4进行针对性预控
火电厂运作过程中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要预先做好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在对设备进行维修工作之前,首先应对被维修设备的当前运转情况及故障详情做好记录工作。除此之外,准备工作还包含设备所在区域的危险性确认,以及电网结构的问题排查,确保检修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3.5借助计算机软件
除了在制度、管理、人员方面做好危险点预控之外,还可以借助软件系统进行预防管控工作,比如生产管理系统、操作票生产系统、工作票管理系统等,与集控运转的各环节互补互足,可以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每个项目危险点进行确认与管控,达到全程预防,提升集控运转的工作水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火电厂集控运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让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效率得到保障,提高火电厂的运行水平。推动火电厂的良好发展,必须对基础层面的工作进行加强。
参考文献:
[1]曾旭华,李福东.高职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4):70-73.
[2]冯陆军,柴国勋,李记北.火电厂集控运行问题及策略[J]电源技术应用,2013(9):11-12.
[3]豆潮锐.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3):60-61.
论文作者:韩东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系统论文; 火电厂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机组论文; 设备论文; 电厂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