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及,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呈现出初步的多样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使教学工作变的智能化和多样化,有效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知识渠道。如果使用不当也呈现出较多的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有效发挥智能化电子设备带来的学习作用,又尽可能减少甚至规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电子设备;教育教学;对策建议;
信息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相当普及。通过这些电子设备的有效应用,不仅拓宽了教学授课的渠道,让学生多点为多渠道的掌握授课业知识,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但是也应该清晰的看到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也让一部分学生受到了侵害,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如何充分认识和有效发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带来的学习作用,又尽可能减少甚至规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探讨和分析。
一、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当前教育教学中的正面影响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通过教师的专业讲授,将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比较被动,还有部分授课教师在讲授学校课程的时候,不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对学生单方面的介绍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以及相关课程内容,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学校课程的热情。学校课程只有通过有效的介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让学校课程生活化、案例化,改善学生学习学校课程的体验,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校课程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2、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效果
在传统的学校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都呈现出被动的状态,普遍呈现出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课程学习兴趣低下,对于老师布置课程作业应付了事,这样让学校教育的教学成果大打折扣。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可以建起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教育课程的学习状态,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效果。
3、拓展学习思维思路。除线下课堂教育、课堂讨论和课本学习外,学生们可以自行去网络上搜索对同样知识点不同老师的讲解方式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同一问题解答的不同思路和多种延伸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此这般了解后,学生们的学習思维和解题思路毋庸置疑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思维思路必然会不断拓展。
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当前教育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1、转移注意力。
传统的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学生每天面对最多是老师、同学和家长,接触到最多的是课本和作业本。智能化电子设备的使用给生活在单纯甚至枯燥中的学生们打开了外界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们注意力难以避免地会被吸引到与学习不太相关的事物上去,耽误学习时间,扭曲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成绩,给老师和家长造成极大困扰。
2、增加了学生教育工作的复杂性
网络时代下互联网信息呈现出不间断无障碍传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信息。学校学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甄别,对于众多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分类和自我管控,这就使一些夹杂着低级低俗色情以及反社会主义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毒害了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校学生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都较小,对于事物缺乏辨别能力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能让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导致学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这个阶段很难开展。
3、对学生思想教育主体性的消解
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应用,每个人可以在网上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是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也不是法外之地,由于学校的学生缺少法律知识,通过互联网所做的一些行为和发表的言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有更多的同学则长期沉溺于计算机网络游戏之中,导致部分学校的学生对于现实中的世界漠不关心,很少与人沟通,专业知识学习没有动力。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不能认清计算机等带电子设备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还沿用传统的育教学方法,则可能让教育课程的教学成果大打折扣。
四、结语
在计算机电子设备使用常态化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等教育策略都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和改变,既要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又要尽可能降低它的负面影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参考文献
[1]林木金.智能手机对中学生影响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7):170.
[2]马博文.论智能手机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8 (22):287.
论文作者:王萍,闫宏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电子设备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计算机论文; 课程论文; 互联网论文; 呈现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