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与民间汲取艺术营养--论唐代乐舞“大诺”的创作经验_艺术论文

从传统与民间汲取艺术营养--论唐代乐舞“大诺”的创作经验_艺术论文

从传统与民间汲取艺术营养——浅述唐代乐舞《大傩》的创作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乐舞论文,唐代论文,民间论文,营养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傩舞概述

古傩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数千年来一直流传。不仅在各代(周、汉、唐、宋)宫廷有傩祭之礼仪,就是在民间也仍有驱傩之风习。直到今天,我国许多省区仍保留了这种古老的遗风。

傩祭,是古人逐疫驱鬼以求吉祥平安的一种仪式;在举行这种仪式时,所跳的舞谓之《傩舞》。在跳傩时,人们戴着假面,扮作各种神兽的样子,跳着凶猛激烈的舞蹈《方相舞》、《十二神兽舞》,要把危害人类的疫鬼,恶魔赶跑消灭。

《傩舞》在《论语》、《周礼》和《吕氏春秋》等书中已有记载;在《后汉书·礼仪志》、《新唐书·礼乐志》和《乐府杂录·驱傩》中,记述更为详尽。

《周礼·夏官》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月,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奴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

《后汉书·礼仪志》载:“季冬……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 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掌,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

《新唐书·礼乐志》载:“大傩之礼。选人年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为侲子,假面,赤布裤褶。廿四人为一队,六人为一列。执事十二人,赤帻赤疚,麻鞭。其一人,方相氏假面,黄金四目,蒙熊皮,黑衣朱裳,右执盾。……以逐恶鬼于禁中。”

大量珍贵的史料,出土文物以及各类书、刊、画中,对《傩舞》均作了详细的介绍,从中使我们对《傩舞》的概貌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傩舞》性质,特点,表演的时间和背景,以及傩舞中的各类不同人物,它们的形象特征,装束打扮,手持的不同道具、舞具,面具等……均有了较详尽的了解。这些极其珍贵的史料和素材,为我们创作唐代乐舞《大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将这个历史悠久,各代相传,倍受民众欢迎和喜爱的《傩舞》重现于今天的舞台,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

二、《大傩》的创作实践与探求

1.《大傩》创作的两个步骤:

①我们在可能的条件下,广泛的收集了汉、唐、宋各代有关“傩舞”的史料(文字的,形象的,图片的,出土文物及其他有关材料等)并经过反复的学习,认真地分析研究,从而使我们对于古傩舞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艺术形象,表演风格,舞姿神韵,表达内容以及傩祭礼仪的活动形式和规模等有了一个初步的、系统的、广泛的了解和认识。

②与此同时,我们千里迢迢奔赴以“傩舞的之乡”著称的江西省学习、收集至今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傩舞的“活的资料”。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了民间傩舞在江西的流传历史及分布概况;收集了南丰、乐安、宜黄、婺源四个县区以及石邮、甘坊、郭背园、东湖、棠阴、长径等十七个乡镇的有关民间傩舞的风俗,传说,传统节目等文字资料;收集了部分打乐与曲谱资料以及廿余付面具表象资料;并观看了石邮乡老艺人表演的民间傩舞个人传统节目的彩色录像;学习了民间傩舞的基本素材。

大量的古今史料和活的形象素材,为我们研究、创作唐代“傩舞”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创作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2.《大傩》结构的产生及舞蹈的基本特点:

在史书大量的文字记载中,多于对傩祭活动形式的介绍和对傩舞里主要人物,“方相氏”,“十二神兽”及“侲子”扮象的详细描述,但对于傩舞的舞容全貌却毫无记述;我们虽获已被考证的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象石基中,一幅极珍贵的“大傩图”形象资料,但仅从一幅画中很难视其全貌。这对于我们创作傩舞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使傩舞创作工作顺利进行下去,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首先,我们确认古傩舞属祭祀舞蹈之类,它在宫廷、民间皆有。在我国古代祭祀舞蹈中有:“蜡祭”、“雩祭”、“傩祭”三种,而傩舞是其中之一,是“傩祭”之属。因此在创作、构思唐代“大傩”时,应当充分注意到它有其祭祀舞的特色。

·另外我们认为,傩祭是古人逐疫驱鬼以求吉祥平安的一种礼仪。因此,这正是傩舞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在创作、构思“大傩”时,应紧紧地抓住“逐疫驱鬼”这个内容和主题,充分的予以展现。

·其次,我们认为,在“大傩”中要体现“逐疫驱鬼”,而“逐”和“驱”这两个字,就异常明确的点破和反映了傩舞的舞蹈基本特点;显然,它不是一个轻盈柔美的抒情舞,而是一个激烈凶猛的祭祀舞。因此在创作、构思“大傩”时,应充分的体现傩舞这个激烈、凶猛的祭祀舞的基本特点。

为了使傩舞的创作更加符合史书记载,并保持傩舞的基本特点。我们充分注意了,并着力从:构思、音乐、打乐、服装、假面、舞具以及舞蹈基本形象、舞姿神韵、基本步法、独特的手型等方面尽力体现“傩舞”原始、古朴的风貌和艺术特色。以而把我国这个流传历史最久的古傩舞,重现于今天的舞台。

基于以上的探索和认识,经过反复地酝酿和研讨,便产生了现在所演出的“大傩”构思和舞蹈结构。它共分为三段:“傩仪”;“逐疫”;“驱鬼”。

在“傩仪”的舞段中,首先布局了“方相氏”祭祀四方的独舞;在吹鼓乐的伴奏下,增强了傩仪气氛和祭祀舞的特色。

在“逐疫”的舞段中,安排了“侲子”在“方相氏”的指挥下,手持鼗鼓的一段明快、活跃的逐疫双人舞。

在“驱鬼”的舞段中,展开了威严、庄重的“神威舞”和新颖的“麻鞭舞”。紧接着十二神兽在方相氏的率领下,疾呼傩傩之声,手挥阵阵响鞭,四方逐疫,八方驱鬼,展开了一段凶猛、激烈的驱鬼集体舞,使整个舞蹈推向高潮。

整个舞蹈布局合理,层层推进,有起有伏;结构完整、对比强烈,有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既沿用了傩舞中三类主要人物(方相氏、十二神兽、侲子),又紧紧抓住“逐疫驱鬼”,“凶猛激烈”的基本特点,充分予以展现,从而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大傩》结构产生后,在设计傩舞基本形象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是按祭祀舞来设计形象?还是以面具舞、动物舞来设计形象?怎样去搞更为妥当,更符合史料记载。经过反复研讨与分析,我们提出这样一种见解和认识。

《傩舞》是祭礼舞、面具舞、动物舞三者溶为一体的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它既不同于一般的祭祀舞;(如“雩祭”中的《皇舞》,它是一种单纯的求雨专祭。也不同于一般的面具舞;(载和尚面具跳和尚舞,戴胖官面具跳胖官舞);更不同于一般的物舞;(装龙舞龙,扮凤舞凤的那种单纯模拟动物形态的动物舞。)

而《傩舞》却不同。它是在每年岁终,傩祭时,扮作“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十二神兽”(刻木为面,兽头人身),“侲子(中黄门弟子)的形象,拿着特有的舞具(戈与盾,方相氏用;鼗鼓,侲子拿;麻鞭,神兽执)疾呼傩傩之声,四方逐疫,八方驱鬼,追、扑、赶、杀,开展了凶猛激烈的《方相舞》与《十二神兽舞》。这就形成了古傩舞不同于一般单纯的“祭祀舞”、“面具舞”、“动物舞”的一种新颖的舞蹈表演形式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唐代的《大傩》是沿习了周、汉两代傩舞的基本特征,这是有史料可考的。我们有设计“大傩”基本形象时,是以汉代画像石的那幅唯一留下来的“大傩图”珍贵舞姿形象和江西民间傩舞活的舞蹈素材为基础而进行设计和编创的。

汉代那幅“大傩图”留下的唯一舞姿形象,“深蹲马步舞姿和凶神扑杀、追赶的造型舞态,应作为设计《大傩》的基本形象并于以贯穿。

对于我们所学的江西民间傩舞,经过剖析,我们发现它和古傩舞有着十分明显的沿袭和缘源关系。如:

古傩舞:有傩祭之礼仪;

民傩舞:有起傩,收傩之风俗。(江西)

古傩舞:举行傩祭在除夕,岁终;

民傩舞:举行傩仪在腊月,12月里进行。古今傩祭时,在仪式上,时间上是十分相似的。

从古今傩舞所表演的节目看,充分展现了“逐疫驱鬼”以求“吉祥平安”的基本特征。

另外,对江西民间傩舞的素材,我们认为它:古朴、原始、动作新颖别致、舞姿造型给人以神韵之感;它有“虎口诀”、“剑诀”、“卧虎诀”、“五台山诀”等独特的手型;它有微妙的、手轻动和撩后腿的新颖动律;它有古老、原始的脚跟转圈的别致旋转;这些完全符合我们设计《大傩》舞蹈形象的需要和要求。

在傩舞的基本法上,为了保持傩舞古朴、原始的风貌和有其祭祀舞的特色。我们吸收了古代的“踏步”和祭祀舞中的“禹步”以及“虚步”、“点丁步”等;在舞姿方面,我们也参考了出土的古代各种舞人的造型以及古崖画舞人的舞姿形态。

根据以上看法和各种史料与素材,我们结合傩舞中特有的人物形象,加以吸收、运用、发展和变化。先后设计了以“踏步”、“熊掌”及各种舞姿造型为贯穿的“方相氏”祭祀四方的独摆;设计了“侲子”手持鼗鼓明快活跃的“连击鼓”、“间断击”及各种动作变化的逐疫双人舞;设计了以“禹步跳”、“马步腾跳”为贯穿的十二神兽的“神威之舞。”在组合中充分沿用了“虎口诀”这个特有的手型;头手轻动的新颖动律;脚跟转圈的别致旋转。在舞姿、图案的不断变化中,突出了“神韵之感”,使“威舞”显得古朴别致,特色突出而鲜明。

同时我们结合神兽手持麻鞭,设计了“麻鞭舞”、“响鞭驱鬼舞”并用“左右响鞭”和“腾跳响鞭”等各种不同的舞姿组合,图案变化,展开了四方逐疫,八方驱鬼的凶猛激烈的舞蹈,在傩傩疾呼,鞭声阵阵、音乐快速、气氛强烈的情况下,把整个舞蹈推向高潮。

经过反复的排练和多年舞台演出的实践,《大傩》这个唐代的乐舞作品,达到了创作的预期目的,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受到了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标签:;  ;  ;  ;  

从传统与民间汲取艺术营养--论唐代乐舞“大诺”的创作经验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