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论文_李红伟 邢晓笛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论文_李红伟 邢晓笛

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中心幼儿园 261303

摘 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幼儿玩耍,而是让他们玩耍的过程中,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让幼儿学会各种机能。我在幼儿园教学中,用游戏来营造活动氛围,让幼儿遵循作息时间,培养幼儿时间观念;通过游戏鼓励学生多交流,打好语言基础;通过游戏优化环境布局,使孩子有亲切感,让他们逐渐长大,懂道理,明规则。

关键词:游戏 氛围 遵循 观念 交流 基础 环境 亲切 事理 规则

我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游戏来组织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在玩耍中学习各种能力,提高各种机能,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一、幼儿园教学中用游戏来营造活动氛围,让幼儿遵循作息时间,培养幼儿时间观念

幼儿的年龄小,各种“小毛病”经常发生。为了改变“小懒猫们”的生活作息,仅仅凭借教师权威的发号施令,或是外界的简单激励都不够,真正能产生影响的做法是使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从内心体验到时间观念,知道要遵循幼儿园作息时间表。

1.通过游戏让幼儿遵循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开展主题活动,让孩子和同伴在思维的碰撞中自主地获取一些有关于为人做事的规则,并萌发遵守规则意识,杜绝单一乏味的说教。我们的主题活动形式多样,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收集了孩子的很多问题,最后经过了筛选和梳理,确定了几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供幼儿辩论,并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如在学习《关心我自己》中,如何关心我自己?如何与新来的小朋友相处?我的一天应该如何渡过?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应该跟陌生人走吗?走失了怎么办?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的辩论,教师模拟各种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各抒己见,在争论中达成共识,接受了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正确的生活观,与人相处、与陌生人交往等相关的认知经验。

2.通过游戏让遵循生活习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模拟成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养。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做游戏,在游戏中相互学习、交流和监督,逐步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游戏中,如何培养自己穿衣穿鞋的能力,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行为与优良的生活能力为主;好玩的玩具游戏教学中,通过孩子在园内通过各种游戏,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玩具等游动,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且也增强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通过游戏活动也潜移默化地认识了很多字,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隐性基础。

二、幼儿园教学中通过游戏鼓励学生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打好幼儿的语言基础

这个时期课堂、课外、家庭中教师或者家长应尽量多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听,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倾听;多讲,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幼儿园教学中利用“班级QQ群”开展了“我讲故事给你听”活动,每天一则小故事发在网上,让家长回家讲给孩子听,第二天到园后,再让孩子讲给小朋友听。 “我和孩子拉家常”活动,要求家长每天必须腾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什么事情都可以谈,可以讲一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可以让孩子说一说幼儿园里的故事,可以讲个小笑话,可以做个小游戏,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三、幼儿园教学中通过游戏优化环境布局,使孩子有亲切感,为优化幼儿的学习环境创造条件

幼儿由小班升入中班或者大班后,面对的班级环境跟原来在小班阶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中班或者大班,班级布置局部可以借鉴一下小班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幼儿园在班级中设立了“四区一角”衣帽存放区、实践活动区、洗擦生活区、作品展示区和图书阅读角。这些班级环境的设置,基本顺接了幼儿园小班的布局,既实用又让孩子增加了亲切感。到了中班或者大班后,一个班级中许多的孩子相互都不认识,没有朋友他们会感到孤单,尤其一些内向的孩子,我们更应该教给他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认识、相互玩耍,从而可以一起交流。如我班开展的“摩卡认朋友”的游戏,老师在每个新生的桌上放置了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张颜色形状各异的“朋友卡”。“这是一张有魔力的卡片哦,它能帮你找到新朋友。”上课后,老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拆开信封拿出卡片,看看哪两位同学的卡片是一样的。而后老师让大家上台,介绍我是谁、我最喜欢什么、让我们交个朋友吧。一时间,原本不认识的学生们熟络起来。让他们结识了新朋友,让他们觉得不孤单。

另外,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让小班、中班、大班顺利交接,我们就开始了“小、中、大班衔接”课程探索,从最初的一周不上课,到去年推出一套系统的“小、中、大班衔接九月课程”:第一周课程,除了交新朋友,学校还会组织孩子开展趣味运动会、讲学校史、唱校歌等活动,让孩子适应新环境;第二周课程,以“儿歌里的数字”、“有趣的形状”、“好玩的游戏”等主题开展全学科整合教学,注重学习兴趣开发;第三周则渐渐向课程靠拢,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第四周会设置难度系数低的项目,让学生感受当学生的成功与喜悦,学生的表现也为老师后续常规教育提供了参考。

论文作者:李红伟 邢晓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论文_李红伟 邢晓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