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实论文,群众利益论文,作风论文,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进干部作风、维护群众利益,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十五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力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在审议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了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效,有些地区、有些领域的成效还比较明显。
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和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中,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往往一些老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出现了。有些矛盾和问题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来解决;有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引发的,要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干部作风来解决。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一、想问题作决策都要立足于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生是执政之要。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之所以丢掉政权,从根本上讲,就是忽视甚至背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权,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把它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人民群众从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各地搞建设、谋发展的积极性都很高,这就更需要我们既要重视群众长远和整体的利益,又要切实维护群众当前和具体的利益。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执政为民的要求体现到每一项政策措施中,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上。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制定政策、出台措施,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兼顾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决不能因决策不当而造成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要运用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和权力观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不关心群众疾苦就是失职,侵害群众利益就是背叛。要把改进干部作风体现到为群众办实事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注意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成。工作不要拖拉,办事不要推诿,矛盾不要积累。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敢抓敢管,慎终如始,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对群众提出的正当要求,有条件的要认真予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并创造条件积极解决,努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广大基层干部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他们作风的好坏,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我们要十分重视基层工作,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体谅他们的难处,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促使他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帮助基层的同志增强法制意识和政策观念,促使他们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协商调解等方法,及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的发生。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要增强为社会、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提高从业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积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人民群众对损害自身利益的问题,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在端正干部作风、纠正不正之风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些年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了更多实现的渠道。要继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深化政务、厂务、村务公开,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认真落实信访条例,积极运用领导下访、网上举报等方法,拓宽群众信访渠道。建立健全社会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和规范群众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发挥新闻舆论弘扬正气、鞭挞腐恶的积极作用。
四、健全和完善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体系
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是从源头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根本途径。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纠而复生,既有教育不扎实、监督不得力的原因,也同制度不健全、改革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推进政府决策机制、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要善于结合实际,选准改革的突破口,创新各项具体制度。比如,对教育乱收费问题,既要坚决治理,也要注意通过改革收费办法、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来解决;对医药费用虚高问题,既要认真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坚决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也要注意通过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来解决。
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注意分析研究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进行专项整治。有关部门和行业要各司其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纠正不正之风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抓紧抓好。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严肃查处,特别要注意查处可能隐藏在重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
* 本文是吴官正同志2006年2月4日在天津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