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效益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效益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0)01-0068-03
近些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给予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但与之相反的是,社会和个人对高职教育信任度依然偏低,招生困难,招生率一般不超过70%。影响人们进行高职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就是投资人对高职教育成本和个人效益的判断不明确,对高等职业教育会对个人带来何种回报认识模糊。个人效益就是个人所付出的成本同所获得收益的比较,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职业教育的收益率较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大;反之,其需求就会下降,而选择其他投资或其他教育。目前,对高等教育个人效益的研究多是对个人未来收益的预期进行预测分析。本文将换一种视角,即通过实证方法从受教育者角度考察当下个人接受高职教育的成本和收益。因为,较近期的利益和成本对较远期的利益成本具有更强的鲜明性,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笔者希望通过该项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启示,为政府调整和改革高职教育相关政策和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理性决策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对近年我国高职教育个人效益实然状况进行分析,并考虑高职教育近些年的发展变化,本调查选取高等职业院校毕业2-3年,即2006年、2007年两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被调查人覆盖辽宁、黑龙江、山东三省,来自16所高职院校20多个专业。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并辅以访谈。问卷共有31个问题,内容包括直接成本、毕业收入及个人对成本与收益的评价。其中,客观性题12个,如“每学年住宿费是多少?”“毕业多长时间找到与职业对口的工作?”主观题19个,如“你认为职业教育对你的就业机会有怎样的影响”。共发放问卷781份,回收有效问卷723份。其中,辽宁383份、黑龙江151份、山东189份。
二、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成本分析
1.个人成本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成本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个人直接成本是指个人为接受高职教育直接支付的费用;个人机会成本是指个人为接受高职教育而必须放弃的收入部分所产生的费用。调查获知,高职学生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学费、学习资料用品费、交通费、食宿费。
调查结果见表1,在个人直接成本中,学费占主要部分,达75.9%,平均为5300元/年。宿费、学习资料用品费、交通费,分别占7.7%、6.2%、6.6%;实习费用仅部分学校有,平均比例最低,只有1.7%。高职学生的三年平均个人直接成本约为20950元。此数目与目前普通高校在校生的费用相当(每年大约为7540元)。
个人机会成本是高职生在校三年期间未参加高职学习而直接进入劳动市场的人的三年平均收入。本文要调查的是2006、2007年毕业的高职生三年的机会成本,也就是2003年、2004年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平均收入。为了使被调查人地域相同便于比较,我们随机抽取辽宁、黑龙江、山东三省的2003年、2004年高中毕业、未继续求学的人187名,对其进行访谈和电话咨询。这部分数据统计有一定难度,有78.7%被访者表示高中毕业就业困难,难有稳定的工作,年收益很难确定。我们只能获取三年的总体收入估值,2003、2004年高中毕业三年平均收入分别是33000元、39600元。其中,87.3%的人表示受就业影响,第一年收入偏低。根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统计,考虑到近些年的就业状况,这个比例是较为合理的。各抽取20%的人访谈进行估值信度检验,估值一致性百分比在0.756~0.924,说明具有较好的估值信度。
由此得出,2006、2007年毕业的高职学生三年平均个人机会成本约为33000元、39600元。高等职业教育个人的总成本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约为56950元。
2.受教育者对个人成本的评价
在对高职教育的成本主观评价上,有87.21%的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教育的费用可以接受,其中认为比普通高校低的人占7.3%,而认为过高、难以接受的仅占5.49%(见图1)。说明多数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教育成本适当,可以接受。
三、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效益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效益是高职教育获得的收益同个人所支付成本的比较。个人收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主要指通过高职教育带来的经济收入增加,又包括非经济收益,如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对家庭子女的良好影响。与一般计算个人教育收益采用个人预期收益统计不同,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即对受教育者本人调查,并结合访谈和相关统计资料考证近三年毕业的高职生的收益实然状况。
1.个人经济效益分析
表2是对高职个人经济收益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中看出,2006年、2007年毕业生总收入分别为61200元、40800元。工作三年的收益已超过高职教育所付出的全部成本。每年收益的年增长率是11%以上,去掉银行年利率(2003-2007年银行年利率为2.52%~3.33%),实际收益增长也是相当可观的。考虑教育效益的置后性,可以预计,高职教育个人收益将随着就业年限增加而增长。
从某种程度看,受教育者的教育收益主观评价对他人投资高职教育有更重要的影响。(美)Heath C,和Tversky A研究认为:人们对主观不确定性的排斥程度要超过对客观不确定性的排斥。[2]在本次对高职教育个人收益的主观评价中,82%的被访者认为高职教育对其个人收入增加产生了影响,其中认为影响明显的占53.7%。另外,有29.3%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收入有所提高,但目前尚不能弥补其所付出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只有17.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教育目前对其收入无影响,但这些学生对高职教育的个人非经济效益和外溢效益却给予肯定,因此,高职教育的经济效益从总体上说是值得肯定的。
2.个人非经济效益分析
高职教育除给个人带来经济收益之外,还会带来非经济收益,如工作适应能力增强、择业机会的增多、工作地位的提高、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福利的增加、工作条件的改善等。这些非经济收益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评价。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人对高职教育可以带来的择业机会的增多、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展、生活质量的改善等非经济收益做了肯定(见图1)。其中,就业机会增加明显率最高,达80.9%,即使排除非教育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这个数字也是相当高的。六类非经济指标中,明显率最低的是社会地位提升项,仅为19.6%。有42.7的人认为高职教育没有给其带来社会地位的提升。这说明我国高职教育带来就业机会增长、经济收益增加的同时,其社会声望并没有随之提高。
图1 高职教育个人非经济收益(%)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人效益。从成本分析,高职教育成本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当,这为不能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求学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从经济上没有增加负担。从收益角度看,高职教育也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个人收益:首先,在经济方面,接受高职教育的明显高于未接受高职教育的收益,以上调查仅是从06、07年毕业近3年的考察,从高职教育高就业率以及经济收益年增长率分析,可以预测,随着就业年限的增长,其经济效益会逐渐增加,这也是所有学历水平劳动者的共有特征。其次,在非经济方面,绝大多数受教育者给予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就业机会优势非常明显。许多受访者表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就业机会已大于某些普通高校,特别是近年高职采取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其就业没有后顾之忧。
此外,访谈调查中,也反映了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并影响教育效益的问题,比如管理不太规范,课程,特别是实践类课程开设质量不高,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等。有关职能部门和研究者应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我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个人接受高职教育的收益越大,其接受高职教育的激励也就越大。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薪酬待遇还有差别。在同一行业中,高职毕业生薪酬起点标准远远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这将构成高职教育发展的障碍。解决的方法是,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毕业生的政策倾斜,如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制定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发展的晋级政策。二是人们是否接受高职教育还取决于社会产业结构与劳动市场的配置效率。职业教育的就业趋向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因此,产业结构越合理,市场经济运行越完善,接受高职教育者和不接受高职教育者的收入差别就越明显,其个人接受高职教育的激励就越大。可见,发展高职教育并不仅仅是教育系统本身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其三,提高高职教育社会声望,改革现有的高校招生制度。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本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其招生不应是纵向高低层次的,而应当是并行并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选取接受普高教育还是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