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建筑领域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1)一旦建筑施工现场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最为显著,轻则会出现身体方面的损伤,重则会出现死亡事故。只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等事故的出现,才是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性因素。2)为了保证在短时间内更好的用电,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高速度、高质量。若是出现了安全事故,在延误工期的同时,还会阻碍社会各个领域的正常运转。而加强安全管理,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安全事件出现,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积极作用。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提升经济效益、企业信誉和形象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若是施工现场出现事故,将会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对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处理善后事项的过程中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投入。若是施工人员数量锐减,也会造成工期延误,不利于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也是提高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维护信誉和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首先,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企业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构建有效的安全体系,或者仅仅形成了制度体系但没有落到实处,人员安全责任不明确,导致施工过程安全隐患突出。一旦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互相之间采取“踢皮球”的方式,逃避安全责任。其次,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差异较大。施工人员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掌握的专业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相对较差,在进行施工前和进行施工过程中都不能够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正确、有效地利用,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最后,建筑日趋复杂,安全教育未及时跟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进行施工的现场也就越来越复杂,但是现在的建筑施工工人普遍存在着安全意识不足的情况。在施工操作方面难以与当前高要求的安全管理相适应,因此在工程队伍方面应该组织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在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使其安全意识得到提升,以避免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3.1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安全施工的意义深远,对工程的质量和人员都有重要影响,而施工人员也应该注重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安全施工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应该从内心深处理解安全生产的影响力,并且全面建成安全建设理念。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在项目建设当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且能够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而在工程施工时,完善的监督制度能够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两者相互优化,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应该注意对建筑材料的管理,根据相关的规定和操作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不合格的材料,防止因为“三无”材料而造成安全事故,而一旦发生材料的质量有问题,就应该禁止使用,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重视安全生产是施工单位必须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安全培训
想要全面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必须要成立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并加大对该部门的支持力度,实现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必须要维护安全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进行处理。企业还需要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当安全事故出现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去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企业还必须开展安全培训,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践行安全文明管理的各项要求,杜绝施工中的违规作业,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3完善工程施工安全体系
3.3.1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现场通常面积宽广、环境复杂且施工人员众多,施工现场存放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五花八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它需要长期的观察,日复一日地采取排查工作,万万不能敷衍了事,要全程记录检查情况,为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做足准备,将安全问题的萌芽铲除。
3.3.2构建施工现场准入制度
因为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许多专业的施工人员都无法绝对防范风险的存在,更何况是不具备专业技能的普通人。所以要构建起施工现场的准入制度,对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限制,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起防护栏,在入口设置拦截装置,防止闲杂人等入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3.4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因为现代化工程大多有着较大的体量,所以为了保障与跟进工程进度就需要用到很多机械设施。选用机械设施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项目需求,绝不能浪费机械设备,也不可出现浪费与限制资源的情况。对于机械保养来说,负责管理的部门与个人需要实时跟进设备使用情况与工程进度情况,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根据工期条件,使用现代化科技安排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解决装备危机。企业有必要及时淘汰老旧的设备,选用积极的设施,做好工作量的控制。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大多都会长时间运行设备,这所带来的结果便是这些机械设备寿命变得非常短,此时就需要及时更新,保障工程进度。在淘汰的时候需要按照我国规定要求,对于已经寿命到期的设备,如果能力与折旧水平无法满足国家规定需要淘汰。当然对于存在事故隐患以及设备如果主体零件有问题,设备磨损非常严重,甚至已经缺少了一些部件、部位则同样需要更换,这里还包括污染重、耗损好的设备。
3.5强化技术保证
在对施工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通过整理、分析、评估,建立起适应保证措施,以便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及时控制或消除。在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过程中,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按施工要求在施工方案基础上,进行补充、细化施工方案;其次是对于操作者的安全事项要明确,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完成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后,参加交底的人员还要履行签字手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能够保障现场施工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企业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51+154.
[2]田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氛围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3]张洁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论文作者:孔令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