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辩证思维训练_辩证思维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辩证思维训练_辩证思维论文

在语言教学中加强辩证思维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论文,思维训练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既然是“启蒙教育”就应力避理论化、成人化,而要根据课文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引导小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初步领悟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而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训练去灌输名词术语,进行空洞说教。

低年级语文教材虽然内容较简单,语言结构也不复杂,但许多课文都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富有深刻意义的内涵进行语言训练,发展儿童语言,有意识有计划加强辩证思维的训练。如《骆驼和羊》一课的中心句是老牛说的话:“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这句话体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后,可提出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骆驼很高,能很容易吃到伸出墙外的树叶,却钻不进又窄又矮的门,这说明了什么?(2)羊很矮,能大模大样地走进又窄又矮的门,但吃不到伸出墙外的树叶,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在训练中,进一步理解老牛的话的真正意义。

在训练中,充分发挥教材具体形象的内容,可启发学生回过头来,熟读课文,透过语言文字的表现,以骆驼和羊做的两件事印证老牛的话。知道“吃树叶”这件事中,因为树叶长得高,骆驼长得高有了用场,便成为“长处”;羊长得矮,便成为“短处”。“进矮门”这件事中,因为门又窄又矮,羊长得矮,就成了“长处”;骆驼长得高,便成为“短处”。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层层深化认识,明白一个简单的辩证观点:骆驼和羊在不同的事情中,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一特点在不同事情中,可能是长处,也可能是短处。离开具体事情,不能断定高或矮是长处、还是短处。使学生把已感知到的具体事情,归纳提炼升华为理论认识。这样,学生懂得了骆驼和羊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为了强化学生对“全面”观点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中心句(老牛说的话)句式的变换训练,拓宽对中心句的理解。如:(1)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是正确的。(2)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是不对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才是正确的。(3)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要看到别人的(短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才是正确的。这几个句式,看似简单,内容重复,其实不然,它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飞跃,从而让学生自觉地受到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启蒙教育。

低年级的儿童非常喜欢形象化的语言,特别是寓言、童话中小动物的语言,最易于在他们的心里引起共鸣。对这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运用语感效应,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如《美丽的公鸡》一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朗读训练,可以听录音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所表现的角色的不同感情,特别是公鸡思想情感的变化。在朗读训练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公鸡比美前、比美时、谁也不与比美以及听了老马的话后神态的变化,体会其不同神态应采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并认识到美丽的公鸡从骄傲→伤心→惭愧的转变原因。这是因为,(1)公鸡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都在帮助人们做事;(2)他听了老马的话后,内心反省觉得“很惭愧”,内驱力促成了他的转变。这说明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化的,美与丑、好与坏都会互相转化。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运用课文的语句,透过形象化语言说出公鸡的优点:(1)有美丽羽毛的外表;(2)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勇于改正缺点的作风;(3)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严于律己的品质。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把学生思维范围加以扩大。

标签:;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辩证思维训练_辩证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