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16例临床分析讨论论文_牟新东

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16例临床分析讨论论文_牟新东

牟新东

(山东省烟台市业达医院普外科 山东 烟台 264006)

【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16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16例,患者均进行中西医非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参与本次调查16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疗结果为显著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14(87.5%)。结论:在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常规保守治疗、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肠梗阻;早期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193-01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本症多发于手术结束后两个星期左右,本症治疗方式为灌肠以及静脉输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白蛋白、生长抑制素等[1],如果患者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引发重症感染、短肠综合征、肠瘘等严重病症,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直接的影响[2]。现如今我国大部分文献认为术后早期肠梗阻属于传统腹部手术并发症,根据大多数国外文献证实,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相似,而且这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引发肠瘘等并发症[3]。我院为了提高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效果,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16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16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为20~65岁,平均(42.5±1.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4例、初中6例、高中4例、大学1例、大学以上1例,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经对比不存在对比价值,不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中西医非手术治疗,采用静脉输注方式给予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白蛋白、生长抑制素等,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利尿剂治疗,同时叮嘱患者禁止食用任何食物,使肠道得到充分的减压,患者腹痛有明显缓解后,给予患者清洁灌肠,与此同时应依照中医辨证对患者实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的治疗方法,采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将粗胃管置入到患者肛门中,插入长度为40cm之上,将患者臀部垫高,轻柔缓慢的滴入或注入,每日2剂,患者胃液清晰以后,取20g~30g生大黄,用文火煎汁100ml左右,过滤以后通过胃管注入2~3h,每天1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参与本次调查患者的治疗效果 显著为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为临床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为改善或出现加重现象。

1.3.2观察患者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16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其中患者基本计量资料,如年龄等应采用x-±s形式,以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继续表示,以卡方进行检验,当对比检查数据,结果以P<0.05差异表现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参与本次调查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与本次调查16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疗结果为显著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14(87.5%)。

2.2 参与本次调查患者治疗时间

患者治疗最短时间为2d、最长为10d,平均6.23±1.21d。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性手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体系的完善,手术方式的成熟,现如今腹腔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腹腔镜手术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虽然腹腔镜手术优点很多,但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二氧化碳建立气腹以及术中的操作手法会给患者肠道带来一定程度的刺激,可能引发肠液外漏、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术后早期肠梗阻现象[5]。术后早期肠梗阻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症发病机制和麻醉、手术、炎症、神经有关,根据有关资料证实,胞质分裂、中性粒细胞浸润、巨噬细胞以及其他炎性反应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纤维蛋白渗出、肠壁充血水肿现象,从而致使患者出现肠粘连、肠动力障碍现象,上述现象是引发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病理基础。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但常用治疗方式为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即为保守治疗,通过实施禁水、禁食的方式降低患者肠道压力,从而达到预防胃肠道痉挛的目的;对患者应用生长抑制素可降低肠腔内容潴留,可有效缓解患者肠壁水肿现象,从而达到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以及促进炎症消退的目的;通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消退炎症的目的;肠梗阻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致使患者出现蛋白血症现象,从而导致患者肠壁发生水肿现象,对肠道蠕动功能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给予患者白蛋白,可缓解低蛋白现象,改善肠道情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根据药理结果证实,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等中药材具备增强肠蠕动、抗菌等作用,通过胃管注入单味大黄,具备攻下独行的功效,而且注入液体较少,不会增加患者肠道负担,而且还具备洗胃、预防胃黏膜病变的作用,而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具备强理气、消胀气的作用,两者联用,可有效的保护胃肠道。综上所述,在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常规保守治疗、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侯开庆,彭勃.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4):637-638.

[2]尹克宁,韩建军.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5):52-55.

[3]王健,刘静,李成刚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22):24-26.

[4]李永超,王德秀.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5):608-609.

[5]吕培标,李柳芳,李俊,等.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7(3):419-420.

论文作者:牟新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16例临床分析讨论论文_牟新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