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庶传记中可疑年代的记载_陈书论文

陈庶传记中可疑年代的记载_陈书论文

《陈书》纪传疑年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陈书论文,纪传疑年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清钱大昕撰《疑年录》,二百年来,治疑年之学者虽前赴后继,代有其人,然检其著述之多寡,亦仅能不绝如缕而已,可见其用力之艰难也。余生也晚,不自量力,亦欲效之为《魏晋南北朝史传人物疑年录》,以这一历史时期的正史为主,旁及碑刻墓志、杂史、僧传,杂采诗文、笔记、小说等,自成一书。顾兹事体大,非一蹴可就,故先化整为零,分取诸种史籍中人物载有生卒年者,逐一检核,有疑则随手为之笺证,以备他年聚沙成塔之用。

今本《陈书》纪传人物生卒年月多误,盖有三因焉。一,姚思廉撰述草率,原即有误;二,后人传抄刊刻,不免又增新误;三,学者见其有误,亟起校勘,复有以不误为误者。而近出记载历史人物生卒年里之书籍,如姜亮夫先生《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吴海林李延沛《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二十六史大辞典》等,考校不精,往往照猫画虎,以讹传讹,沿袭其误。笔者素所留意,积年笺证已有数十则矣。因择其未经前贤考订,或虽考订而仍存留有种种问题者,依原书先后顺序排列,上引有疑文字,下列按语予以考证,计有本纪部分二人,列传部分二十一人,纂集为文,题之曰《〈陈书〉纪传疑年录》,以就正于学者通人焉。

一、陈茜(文帝、世祖)

《陈书》卷三《世祖纪》云:“天康元年……夏四月……癸酉,世祖疾甚。是日,崩于有觉殿。”

按:《南史》卷九《陈文帝纪》所载年月日俱同,兹不复录。据此,《陈书》、《南史》唯载陈茜去世于天康元年(公元566年),而不载其出生之年,亦不云其享年几何。陈茜是陈朝有作为的君主,若其生年、享年俱缺,岂非憾事?幸而《建康实录》卷一九《陈世祖文皇帝篇》明载:“(天康元年)夏四月癸酉,帝崩于有觉殿。……帝年四十即位,在位八年。”《建康实录》为唐许嵩所撰,虽非良史,然其时去陈朝未远,故此书中所载内容多可与《陈书》、《南史》相互补充、相互发明。据《陈书》、《南史》,陈茜即位称帝在永定三年(559年),至天康元年(566年)去世,首尾各以一年计,正好八年,可证《建康实录》“在位八年”之语不虚,则其“帝年四十即位”云云当别有所据。陈茜即位时年四十,以此推算应出生于梁普通元年(520年),至天康元年(566年)病死,享年当为四十七岁。

二、陈伯宗(废帝)

《陈书》卷四《废帝纪》云:“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生。……太建二年四月薨,时年十九。”

按:《南史》卷九《陈废帝纪》所载与上引文略同,不录。又《建康实录》卷一九《陈废皇帝篇》亦云:“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生。……薨年十九。”三书所载陈伯宗生年均为梁承圣三年(554年),得年则均为十九岁。看似众口一辞,其实大有问题。自梁承圣三年(554年)至陈太建二年(570年),首尾各以一年计,方才十有七年。这样便会有两种可能,一,陈伯宗生于承圣三年(554年),至太建二年(570年)死,得年当为十七岁,非十九岁。二,伯宗得年十九不误,而其出生之年则非承圣三年(554年),而应再向前逆推二年,即承圣元年(552年)。这两种可能哪一种对,就目前的史料来看,殊难判断。中华书局版《建康实录》(张忱石点校)校勘记云:“陈废帝生于梁承圣三年,薨于太建二年,则其年当为十七,此云‘十九’,恐误。”是只从一种可能出发而得到的结论,忽视了另一种可能的存在。姑志之,以俟后考。

三、柳敬言(宣帝柳皇后)

《陈书》卷七《高宗柳皇后传》云:“陈亡,入长安。(隋)大业十一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

按:《南史》卷一二《陈宣帝柳皇后传》云:“隋大业十二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享年虽然相同,卒年却比《陈书》晚了一年。又《建康实录》卷二○《陈后主长城公篇》附有柳皇后小传,云:“隋大业十三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其卒年比《南史》又晚一年。据此,区区一柳皇后,其卒年已有大业十一年(615年)、十二年(616年)、十三年(617年)三种说法了,是各有所据,还是传抄致讹,已难确知。然而问题还不止此。三书均载柳皇后享年八十三岁,以此推算,则应生于梁中大通五年(533年),或中大通六年(534年),或大同元年(535年)。但根据其它史料分析研究,柳皇后实不可能出生如此之早。据《陈书》本传云:“父偃,……大宝中为鄱阳太守,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知柳皇后在其父柳偃去世时年方九岁,尚未成人。柳偃其人,《梁书》、《南史》均有传,而《梁书》卷二一《柳恽传附子偃传》明载:“拜……鄱阳内史,大宝元年卒。”柳偃死于大宝元年(550年),柳皇后以九岁未成人之身“干理家事,有若成人”,则当生于梁大同八年(542年)。至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或十二年(616年)、或十三年(617年),享年仅为七十四岁,或七十五岁,或七十六岁,要之不能高达八十三岁。

四、吴明彻

《陈书》卷九《吴明彻传》云:“(太建)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构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按:《陈书》本传唯载明彻享年六十七岁,至于卒年,则以“寻”一字带过。《南史》卷六六《吴明彻传》则享年、卒年均不载。又《资治通鉴》卷一七三《陈宣帝太建十年》二月条虽载明彻为北周所俘,送至长安,受封而卒,然有问题,今录其文字如下:“甲子,明彻决堰,乘水势退军,冀以入淮。至清口,……众溃,明彻为周人所执。……周主封吴明彻为怀德公,位大将军。明彻忧愤而卒。”似吴明彻死于太建十年(578年)二月。但甲子已是二月二十七日,明彻此日始被俘于清口(今江苏省清江市),自清口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二千五百余里,以当时交通条件而言,明彻必不能于当月即被送抵长安,故也不可能于此月即死。这是《资治通鉴》“连类及之”的记事笔法,因叙述清口之役而附带记及明彻之死,不能作为明彻死于太建十年(578年)二月的凭据。又检《建康实录》卷二○《陈高宗孝宣皇帝篇》云:“(太建)十年……夏六月……,是月,司空吴明彻薨。……卒于长安。”从明彻被俘时间、地点及当时交通条件来看,有此可能。但还有更可靠更准确的史料,检庾信《庾子山集》卷一五有《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内述明彻之卒年月日及享年甚详,与《陈书》、《建康实录》所载颇不同,而最可信从,今迻录其文字于下:“大象二年七月二十八日,气疾暴增,奄然宾馆,春秋七十七。”庾信本南朝人,曾与吴明彻同在东宫为官,后因出使,遂羁留于北朝,常有乡关之思。明彻被俘至长安,乃其昔日之故人,而遭遇亦颇相似。明彻死,庾信为撰墓志铭,迨由此故,也为后世留下了吴明彻最为翔实可靠的卒年、享年资料,今从之。明彻既死于周大象二年,即陈太建十二年(580年),享年七十七岁,推之则生于梁天监三年(504年)。

五、陈昌(衡阳献王)

《陈书》卷一四《衡阳献王昌传》云:“高祖第六子也。……及高祖东讨侯景,……昌……为景所囚。景平,拜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天嘉元年)三月……济江,于中流船坏,以溺毙。”

按:陈昌返国过江,为其堂兄文帝陈茜派人坏船溺死,《陈书》尚讳言其事,《南史》卷六五《陈宗室诸王·衡阳献王昌传》则直书:“(天嘉元年)三月……济江,于中流殒之,使以溺告。”然二书均未载陈昌死时得年几何。不过,根据上引“景平,拜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这一段文字,我们仍可准确地推算出他的生年及得年。上引文中之陈高祖,即陈朝开国君主陈霸先,其平定侯景之乱的时间是梁承圣元年(552年)。陈昌之拜长城国世子、出任吴兴太守必在此年,因同年稍后,昌即被梁元帝召往江陵矣。承圣元年时陈昌年十六岁,以此逆推,当生于梁大同三年(537年),至天嘉元年(560年)溺死,得年为二十四岁。

六、王通

《陈书》卷一七《王通传》云:“(太建)六年,加特进,侍中、光禄、佐史并如故。未拜卒,时年七十二。”

按:《南史》卷二三《王彧传附王通传》所载略同,唯缺享年,兹不录。据上引文,王通卒于太建六年(574年),享年七十二岁,自当生于梁天监二年(503年)。然与其他史料对勘,则有疑窦生焉。据《南史·王彧传》,知王通兄弟共有九人,通排行第六,其第五兄为王佥,《梁书》卷二一有传,传云:“太清二年十二月卒,时年四十五。”王佥之死既在太清二年(548年),应生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如此,佥反小于其弟王通一岁。而《梁书》、《陈书》均为姚思廉所撰,王佥、王通兄弟各入一书,其年岁龃龉颠倒、不相照应如此。今亦未能定其是非,姑存疑,以俟后考。

七、韦载

《陈书》卷一八《韦载传》云:“太建中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按:《陈书》本传虽有韦载之享年,而于其卒年则泛云“太建中”,使人不得要领。《南史》卷五八《韦睿传附孙载传》既无“太建中”,也无享年,更是语焉不详。唯《建康实录》卷二○《陈高宗孝宣皇帝篇》云:“(太建)十年春正月……是月,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韦载卒。……年五十八,卒于家。”可补《陈书》本传之阙,今从之。韦载之卒既在太建十年(578年),享年五十八,应生于梁普通二年(521年)。

又,关于韦载之卒年及死因,别有一说,兹附于后。《太平广记》卷一二○韦戴条引《还冤记》云:“陈武帝霸先既害梁大司空(应作太尉)王僧辩,次讨诸将。义兴太守韦戴,黄门郎放(应作政)之第四子也,为王公固守。陈主频遣攻围,不克。后重征之,诱说戴曰:‘王公亲党,皆已殄灭。此一孤城,何所希冀,过尔相拒耶?若能见降,不失富贵。’……戴遂开门。陈主亦宽信还扬都。后陈主即位,遣戴从征,以小迟晚,因宿憾斩之。寻于大殿视事,便见戴来。惊走入内,移坐光严殿,戴又逐入。顾访左右,皆无所见,因此得病死。”从文中历官义兴太守及先拒后降陈霸先等事看,此韦戴当即韦载,戴、载形近而讹也。若依此文,则韦载并非善终,且早在陈霸先即位的永定年间(557—559年)即已被杀,与《陈书》、《南史》、《建康实录》所载大相径庭。《还冤记》为颜之推撰。之推本南朝人,后沦入北朝,与庾信遭遇相似,撰此书时,在北朝已久,于梁、陈间事,多系传闻之辞,非实录也,且小说家言,语涉荒诞,今不取。

八、韩子高

《陈书》卷二○《韩子高传》云:“光大元年八月,……与到仲举同赐死,时年三十。”

按:《南史》卷六八《韩子高传》所载略同,唯少子高得年,兹不复录。子高既死于光大元年(567年),得年三十岁,则当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年)。然《陈书》本传又云:“(侯)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南史》本传亦同。“出守吴兴”,谓出任吴兴太守也。检《陈书》卷三《世祖纪》,知陈文帝出任吴兴太守在梁承圣元年(552年)。盖侯景之乱平后,第一任吴兴太守为陈霸先子陈昌,然未几陈昌即赴江陵为官,继任者即陈文帝也。若此时韩子高年已十六,逆推其生年,当在梁大同三年(537年),至光大元年(567年)死,年已三十一岁矣。《陈书》本传云“时年三十”,盖举其大数也,实当是三十一。

九、张种

《陈书》卷二一《张种传》云:“太建五年卒,时年七十。”

按:“时年七十”后当有脱文,或亦仅举其大数。否则张种太建五年(573年)卒,享年七十岁,应生于梁大监三年(504年)。然《陈书》本传又云:“侯景之乱,种举其母东奔,久之,得达乡里。俄而母卒,种时年五十,而毁瘠过甚,又迫以凶荒未葬,服制虽毕,居处饮食,恒若在丧。及景平,司徒王僧辩以状奏闻,起为贞威将军、治中从事史。”又同书同卷《孔奂传》云:“寻遭母忧,哀毁过礼。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之丧,唯奂及吴国张种在寇乱中守持法度,并以孝闻。”(上引二则文字,《南史》卷三一《张裕传附从曾孙种传》、卷二七《孔靖传附裔孙奂传》略同,不录)据此,知侯景之乱(548—552年)期间张种母死,种已年五十岁,又服三年之丧,服满则已五十二、三岁矣,而此时侯景之乱犹未平。故至承圣元年(552年)侯景之乱平定时,张种至少已有五十二、三岁。至太建五年(573年)种死,又已过去二十一年,则种之享年,至少亦当有七十三、四岁矣。

十、王固

《陈书》卷二一《王固传》云:“(太建)七年卒官,时年六十三。”

按:王固若如上引文中所云死于太建七年(575年),享年六十三岁,则其生年当为梁天监十二年(513年)。但也有难以圆通之处。王固即本文前面所考人物之一王通的弟弟。王通兄弟九人,通排行第六,固排行第九。其第五兄王佥,《梁书》卷二一有传,我们在上文王通条中已考得王佥当生于梁天监三年(504年)。而《梁书·王佥传》又云:“八岁丁父忧,哀毁过礼。”王佥若八岁丧父,则当在天监十年(511年)。王固与王佥同父,安能在父死两年后之天监十二年(513年)才出生?上文王通条已指出王佥、王通兄弟之间有年岁颠倒的问题,此处王固之生年又不可解喻。《梁书》、《陈书》记王氏兄弟年岁多有讹误,尚难找到合理解释,姑志于此以俟后考。

十一、周弘正

《陈书》卷二四《周弘正传》云:“(太建)六年,卒于官,时年七十九。”

按:《南史》卷三四《周朗传附周弘正传》所载之卒年、享年均同,兹不录。据此二书,周弘正卒于太建六年(574年),享年七十九,推之当生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年),乃一历经齐、梁、陈三代之老宿。然检《建康实录》卷二○《陈高宗孝宣皇帝篇》云:“(太建)六年,……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卒。……时年六十。”卒年虽同于《陈书》、《南史》,享年则缩短近二十岁。张忱石先生已先我指出这一问题,但未进一步探讨孰非孰是,见中华书局版《建康实录》卷二○《校勘记》。其实此案不难了结。据《陈书·周弘正传附弟弘直传》:“太建七年,遇疾且卒,乃遗疏勅其家云:‘吾今年已来,筋力减耗,可谓衰矣。……今时制云及,将同朝露,七十余年,颇经称足,启手告全,差无遗恨。……’卒于家,时年七十六。”可知周弘直之卒仅比弘正晚一年,享年已七十六岁;遗疏又自云已活了七十余年,则周弘正死时决不可能仅六十岁。《陈书》、《南史》本传所载不误。

十二、周确

《陈书》卷二四《周弘正传附弟子确传》云:“迁都官尚书,祯明初构疾,卒于官,时年五十九。”

按:《南史》卷二四《周朗传附周确传》亦云:“位都官尚书,祯明初卒。”二书都未明言卒于祯明何年。检《陈书》卷二六《徐陵传附弟孝克传》云:“祯明元年,入为都官尚书。自晋以来,尚书官僚皆携家属居省。省在台城内下舍门,中有阁道,东西跨路,通于朝堂。其第一即都官之省,西抵阁道,……居省者多死亡,尚书周确卒于此省,孝克代确,便即居之。”《南史》卷六二《徐摛传附子孝克传》略同,兹不录。徐孝克于祯明元年(587年)入为都官尚书,所代者即周确也。由此可知周确之死必在祯明元年(587年)矣;享年五十九岁,则其出生当在梁中大通元年(529年)。

十三、江总

《陈书》卷二七《江总传》云:“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入隋,为上开府。开皇十四年卒于江都,时年七十六。”

按:《南史》卷三六《江夷传附江总传》所载略同,不录。二书俱云江总开皇十四年(594年)卒,享年七十六,推之生年当在梁天监十八年(519年)。然二书又都记江总七岁而孤,则其父当死于梁普通六年(525年)。又据《梁书》、《南史》,知江总祖父江茜、父江紑,均死于梁大通元年(527年),并非普通六年(525年)。《梁书》卷二一《江茜传》云:“大通元年卒,时年五十三。”又同书卷四七《孝行·江紑传》云:“父茜,光禄大夫。……及父卒,紑庐于墓,终日号恸不绝声,月余卒。”若江总在大通元年(527年)时七岁,则当生于梁普通二年(521年),至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死,享年仅七十有四岁,又与《陈书》、《南史》本传享年七十六之言不合,未知孰是,姑志之以俟后考。

十四、陈伯茂(始兴王)

《陈书》卷二八《世祖九王·始兴王伯茂传》云:“世祖第二子也。……(光大)二年十一月,……于路遇盗,殒于车中,时年十八。”

按:陈伯茂为废帝陈伯宗诸弟中最年长者,因不满其叔父陈顼(即陈宣帝,时尚未即位)专政,遂为陈顼害死。《陈书》本传犹闪烁其辞,《南史》卷六五《陈宗室诸王·始兴王伯茂传》则直书:“光大二年……宣帝遣盗殒之于车中,年十八。”兹不详论,然二书均载伯茂死时年十八岁,仍有疑问焉。伯茂为废帝陈伯宗之弟,其年岁应小于废帝。废帝有生于梁承圣元年(552年)、承圣三年(554年)两种可能,已见上文。陈伯茂之生年,当在其后。据《陈书》、《南史》本传,伯茂死于光大二年(568年),得年十八岁,当生于梁大宝二年(551年),早于承圣元年(552年),更早于承圣三年(554年),是年长于其兄废帝矣。寻绎文义,“时年十八”当误,伯茂之年必小于此。

十五、陈伯山(鄱阳山)

《陈书》卷二八《世祖九王·鄱阳王伯山传》云:“世祖第三子也。……(祯明)三年正月薨,时年四十。”

按:《南史》卷六五《陈宗室诸王·鄱阳王伯山传》所载略同,唯得年则缺载。如依上引文“时年四十”推算,伯山当生于梁大宝元年(550年)。伯山为陈文帝第三子,废帝伯宗、始兴王伯茂之弟,而其生年却早于废弟、亦早于伯茂,此为不可能之事,故伯山得年必不能达四十岁。言四十者,盖亦举其大数,实际年龄要小一些。

十六、陈叔达(义阳王)

《陈书》卷二八《高祖二十九王·义阳王叔达传》云:“高宗第十七子也。太建十四年立为义阳王。……祯明元年除丹阳尹,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内史,至绛郡通守。”

按:《南史》卷六五《陈宗室诸王·义阳王叔达传》所载略同,唯增入唐后事迹,云:“武德中,位侍中,封江国公,历礼部尚书,卒。”陈叔达入唐后位至宰相,为世名臣,其行事自当具详于唐初国史,故《陈书》、《南史》本传特简,略述官爵而已,亦不载生卒年。然据现有史料排比考证,则其年岁不难大体明了:据《旧唐书》卷六一《陈叔达传》,知叔达于贞观九年(635年)卒;又同书同卷同传云:“在陈封义阳王,年十余岁,尝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就,仆射徐陵甚奇之。”又《陈书》卷二六《徐陵传》载陵卒于至德元年(583年),陈叔达之为徐陵赏识,必在此年之前,最迟也不得过此年。又《陈书》、《南史》本传并云叔达为宣帝(《陈书》称其庙号高宗)第十七子,其年岁自应略小于宣帝第十六子岳阳王陈叔慎;又据《陈书》卷二八《高宗二十九王·岳阳王叔慎传》,陈叔慎太建十四年(582年)受封王爵,时年十一;祯明三年(589年)死,时年十八,依此推算,当生于太建四年(572年)。综上所述,陈叔达既应生于太建四年(572年)后,又须在至德元年(583年)前“年十余岁”,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生于太建四年(572年)当年,这样到至德元年(583年)便有十二岁;二是生于太建五年(572年),到至德元年(583年)正好是十一岁。到贞观九年(635年)叔达卒,享年应是六十五岁,或是六十四岁。

十七、蔡徵

《陈书》卷二九《蔡徵传》云:“祯明三年,隋军济江,……城陷,随例入关。……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郎,卒,时年六十七。”

按:《陈书》本传唯云蔡徵享年六十七岁,而不言其卒于何年,然又云:“年六岁,诣梁吏部尚书褚翔,翔叹其颖悟。”《南史》卷六八《蔡景历传附子徵传》略同,不录。据此,知蔡徵年六岁时褚翔正为吏部尚书。检《梁书》卷四一《褚翔传》云:“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南史》卷二八《褚裕之传附褚翔传》略同,不录。由此可知褚翔为吏部尚书在梁太清二年(548年),且当年即死。故蔡徵之诣褚翔,必在此年。以此推之,蔡徵当生于梁大同九年(543年),享年六十七,则当卒于隋大业五年(609年)。

十八、萧摩诃

《陈书》卷三一《萧摩诃传》云:“侯景之乱,高祖赴援京师,(蔡)路养起兵拒高祖。摩诃时年十三,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寻从汉王(杨)谅诣并州,同谅作逆,伏诛,时年七十三。”

按:《南史》卷六七《萧摩诃传》略同,不录。然细绎上引文字,则内中藏有矛盾。据《陈书》卷一《高祖纪》,知陈霸先赴援京师及与蔡路养交战均在梁大宝元年(550年)。若此时萧摩诃年十三,则应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年)。又据《隋书》卷四五《文帝四子传》,知汉王杨谅起兵作乱及败死均在隋仁寿四年(604年),萧摩诃之从乱被杀,亦当在此年。若摩诃死时年七十三,则当生于梁中大通四年(532年)。二说相差六年之久,而竟同出一传,前后龃龉如此。萧摩诃一代名将,活跃于南朝后期数十年,其生卒年、享年自当弄清。笔者自《陈书》本传又揆得一证,可解此惑,传云:“年未弱冠,随侯安都在京口,性好射猎,无日不畋游。”又《南史》本传亦同,不录。又检《陈书》卷八《侯安都传》,知安都屯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在侯景之乱平定后至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前,即自梁承圣元年(552年)至四年(555年)之间。若萧摩诃生于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那么他随侯安都在京口时,已是自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之间,与“年未弱冠”之语显然不合。但若摩诃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年),则在京口时年方十五至十八岁,与“年未弱冠”之语正合。由此可断萧摩诃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年),死于隋仁寿四年(604年),得年为六十七岁。

十九、谢贞

《陈书》卷三二《孝行·谢贞传》云:“(年)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哀毁羸瘠,……卒。”

按:《南史》卷七四《孝义·谢蔺传附子贞传》所载略同,不录。二书本传均言谢贞卒于至德三年(585年),而均不载其享年多少。然实不难考知,今试证如下:二书本传均言谢贞“(年)十四,丁父艰”,又《陈书》本传载有谢贞临终遗疏,云:“吾少罹酷罚,十四倾外荫,十六钟太清之祸,流离绝国。”由此可知,其一,谢贞十四岁时其父谢蔺亡故。又据《梁书》卷四七《孝行·谢蔺传》,知谢蔺亡故于梁太清元年(547年)。其二,谢贞十六岁时遇侯景之乱,所谓“十六钟太清之祸”,乃是指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陷台城,梁武帝遭幽禁饿死的事情。依此推算,谢贞当生于梁中大通六年(534年);至陈至德三年(585年)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二十、顾越

《陈书》卷三三《儒林·顾越传》云:“太建元年卒于家,时年七十八。”

按:《南史》卷七一《儒林·顾越传》亦云:“太建元年卒于家,年七十七。”二书所载顾越卒年均在太建元年(569年),而得年则相差一岁。未知孰是。然仔细对校二书本传,则《陈书》简略而《南史》详赡。《陈书》本传敷衍成篇,字数不足二百,而《南史》本传则洋洋洒洒将近千言,至其叙述家世仕宦及与当世通人周弘正兄弟、徐勉、沈文阿、沈炯、张种、孔奂等交往之情形,上疏陈文帝之内容,皆《陈书》本传所无,盖皆别有所据,非空穴来风者可比,与《南史》多数列传仅节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诸相应列传者大不相同。由此观之,《南史·顾越传》当更可信,今从之。顾越既卒于太建元年(569年),享年七十七岁,则当生于南齐永明十一年(493年)。

二十一、许亨

《陈书》卷三四《文学·许亨传》云:“太建二年卒,时年五十四。”

按:许亨卒年,以笔者所考见,实有三说,《陈书》本传其一焉。今先据《陈书》本传推算,而后胪列另二说。其一,《陈书》本传既云许亨太建二年(570年)卒,享年五十四,则应生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其二,《建康实录》卷二○《陈高宗孝宣皇帝篇》云:“太建四年……十二月,卫尉卿许亨卒。……时年六十四。”据此,许亨太建四年(572年)卒,享年六十四,应生于梁天监八年(509年)。其三,许亨有子许善心,《隋书》、《北史》均有传,可据此推出许亨卒年。《隋书》卷五八《许善心传》云:“善心九岁而孤,……(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杀逆之日,……因遂害之,时年六十一。”许善心大业十四年(618年)死,得年六十一,当生于陈永定二年(558年),九岁丧父,正值陈天康元年(566年)。以此推之,许亨之卒当在天康元年(566年)。三说各有所据,然第三说难以成立,今试驳正之。据《陈书》本传:“光大初,高宗入辅,以亨贞正,有古人之风,甚相钦重,常以师礼事之。及到仲举之谋出高宗也,……高宗问亨,亨劝勿奉诏。”又《南史》卷六○《许懋传附子亨传》所载略同,不录。这段史实似非伪造。光大为废帝年号,其元年为567年,已在天康元年(566年)之后,而许亨仍旧健在。至于第一、第二两说则殊难定其是非,俟后考。

二十二、陆瑜

《陈书》卷三四《文学·陆琰传附弟瑜传》云:“兼东宫管记,……时皇太子好学,欲博览群书,以子、集繁多,命瑜钞撰,未就而卒,时年四十四。太子为之流涕,手令举哀,官给丧事。”

按:上文中之皇太子,即后主陈叔宝,时未即位也。《陈书》本传载陆瑜卒时,“年四十四”,恐有误。瑜之卒,《陈书》本传未明言是何年,然不能晚于太建十四年(582年)。因此年正月陈宣帝病死,后主即位,则不复称皇太子矣。今姑假设陆瑜卒于太建十四年(582年),享年四十四,当生于梁大同五年(539年)。据《陈书》、《南史》本传,知陆瑜有兄陆琰,又有从兄陆玠。然据《陈书·文学·陆琰传》云:“(太建)五年卒,时年三十四。”太建五年(573)陆琰死时年三十四,当生于梁大同六年(540年),年龄反小于其弟陆瑜矣。又《陈书·文学·陆玠传》云:“(太建)八年卒,时年三十七。”陆玠死于太建八年(576年),享年三十七,则亦生于梁大同六年(540年),是其年岁亦小于从弟陆瑜也。此二事均证明陆瑜之享年必不能至四十四岁。笔者颇疑“时年四十四”,衍后“四”字,当作“时年四十”,然无确证,姑志于此,俟后考。

二十三、陈叔陵(始兴王)

《陈书》卷三六《始兴王叔陵传》云:“高宗之第二子也。梁承圣中,高宗在江陵为直阁将军,而叔陵生焉。……太建元年,封始兴郡王,奉昭烈王祀,进授使持节、都督江郢晋三州诸军事、军师将军,刺史如故,叔陵时年十六。”

按:《南史》卷六五《陈宗室诸王·始兴王叔陵传》略同,不录。二书均述叔陵于太建十四年(582年)谋乱被杀事甚详,然均不载叔陵死时得年几何。据上引文,则此问题可迎刃而解。叔陵既在太建元年(569年)时年十六,则当生于梁承圣三年(554年),至太建十四年(582年)死,得年凡二十九岁。

标签:;  ;  ;  ;  ;  ;  ;  

陈庶传记中可疑年代的记载_陈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