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风险问题探究防范策略论文_赵树迅

就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风险问题探究防范策略论文_赵树迅

山东元真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76034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局势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我国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加剧了工程不达标、进度拖延、工程施工款项难回收等问题的出现。归根究底,导致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在造价审计方面的欠缺,不具备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除此之外,还有工程建设企业并没有充分认知工程审计风险。该文主要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风险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预防策略,希望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造价审计风险进行管理和规避。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审计风险;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一、工程造价审计与其风险类型分析

所谓工程造价审计实际上就是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及技术经济指标和审计要求,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和单位采用合理的审计技术对工程建设中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活动及事项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工程造价审计的目标主要包括检查工程价格结算与实际完成的投资额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检查是否存在虚列工程、套取资金、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的行为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未按照相关审计标准和真实资料而的得出错误工程造价结论的风险。工程造价的审计结果既决定了项目投资效益,也影响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的直接经济利益,因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投资运营的全过程。

二、造成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存在的因素分析

(一)基于客观层面分析导致的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原因

1)不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针对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多项,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使得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净化和规范,同时也提升了工程投资的效率,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是,有关于工程造价审计的法律法规上有待完善,工程造价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2)工程项目的特点导致的造价审计风险: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具有单件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审计人员一般较少有机会参与到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中,审计工作往往具有滞后性。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工程预决算书、现场签证和财务决算书等资料中可能隐藏有完整性、全面性、真实性的风险。3)专业特征导致的造价审计风险:一是工程造价涉及面广且具有技术经济综合性,所涵盖的专业多样化,如:安装、市政、园林、修缮等。二是造价审计与工程建设各阶段相对应,包括设计概算审计、施工图预算审计、合同价审计、工程量清单计价审计和工程结算审计等。三是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较为复杂,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并行,各种地方性政策和规定繁多,容易造成工程造价确定过程出现风险点。

(二)基于主观层面分析导致的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存在在原因

1)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促使工程审计风险加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工程项目接连不断的出现,让现如今的市场竞争越发白日化,部分承包商为了能够获取工程建设的机会,往往会将投标价格下压,在中标之后则投机取巧提高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进行实质性修改以实现其经营利润,同时在审计过程中也存在利益交换的道德风险。2)建设单位内控机制不健全导致风险存在。由于建设单位缺乏工程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投资控制意识淡漠,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流程不严密,工程资料不完整,甚至存在包庇承包商、徇私舞弊的现象,不仅影响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严重的风险。3)审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审计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工作流程中必要的调查、查证、审计记录要求不完整,没有执行三级审核制度;没有将审计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等,都将导致工程审计风险。4)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导致风险:工程造价审计涉及各方利益,需要审计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但近年来严重缺乏具备全面良好素质的审计人员,更存在极少数职业道德欠缺的工作人员,为一己私利对审计中发现问题不加辨识地予以确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和危害。5)过程管理缺失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目前相当多的项目采用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方式确定工程造价,倚重于事后管理而非事前、事中管理,忽视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和造价管理,使得工程造价控制的风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形成了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

三、防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对工程造价审计外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健全。只有具备了完善规范的法律法规,为工程开展造价审计工作时有章可依,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才能够保证造价审计工作不会出现风险因素。此外,还能够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减少不确定性因素,防范腐败现象,使审计单位掌握相对真实可靠的信息,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降低审计风险。

(二)加强高素质工程造价审计队伍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是以从业人员为主体,依据工程资料,在技术规范的框架内实施的经济鉴证活动。因此首当其冲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根据各个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要求,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规范,引导审计人员的自主学习性和创造性,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向审计人员宣贯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深刻了解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审计人员自身能力。

(三)加强工程造价审计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质量。通过执业资格管理、审计责任制度、三级复核制度、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以制度的严格控制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与专业性。

(四)审计工作中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先前,普遍存在工程事后对问题进行控制管理的行为,这无疑是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所以需要树立良好的投资控制及限额设计理念,重视事前及事中的控制,具体从以下两点着手进行:第一,从设计环节起实施去全过程造价控制,优化工程设计,采取动态及预防管理措施;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网上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通过提高审计方法的技术含量达到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项目质量,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

(五)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应提高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职责和权限,设置审批流程,参与到工程招投标、合同条款、工程款拨付、变更签证等工作环节里,以保证工程造价审计时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防御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创造良好基础。

(六)规范工程造价审计成果文件。工程造价审计成果文件不能仅表述审计结果,更要对工程投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规范审计报告的内容,不仅能促进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也能有效地防范审计工作的风险。总之,工程造价审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其工作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各方主体行为,提供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细化标准和规范,就能有效防范和避免风险,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确保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风险的发生率,需要工程建设、施工及审计单位的协同合作,不断强化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保证各个环节审计工作管控的科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伟. 浅析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城市经济,2011(9).

[2]吴武,邱正祥. 浅议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及防范[J]. 经济师,2010(1).

论文作者:赵树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  ;  ;  ;  ;  ;  ;  ;  

就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风险问题探究防范策略论文_赵树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