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堂“背诵课”——“语文优越感”的培养及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优越感论文,语文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她能全文背诵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也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
就狭义的“学习成绩”而言,余颖属于“中等生”,但是她拥有的“背诵无敌”的称号却让她倍感振奋,她学习语文的热情,按照她的说法“一辈子都不会懈怠”。
其实,余颖所在班级的学生,除了“法定背诵”之外,都能至少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额外”背诵一整篇文章(写作本文时我刚教了两个单元)。我称他们为“语文特色班”,他们自诩是“全国背诵第一班”。
如果说上述“背景”是笔者值得自豪的成果,那么这成果的收获源于我的一堂“背诵课”:针对多数学生不能完成“法定”的背诵任务,我采取“加罚”的方式——必须背出其中一整篇文章——结果是出人意外地除了两位同学其余52位居然轻易“认罚”;其后经过我的“诱导”,他们又“向外扩张”……除了吃惊于他们的“潜能”,笔者更吃惊于他们时时流露出来的“语文优越感”。
“语文优越感”,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对语文学科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意识,它可以是学生对“整体语文”的一种完全的自我信任,也可以是对“局部语文”的一种独特的自身体验;它可以是恒久的优越感,也可以是瞬间的成就感。语文优越感的建立对学习语文的作用恐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笔者在此不作赘述。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语文优越感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也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语文教学得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一种情景:有效激励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可以“仿句”:学生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激励。热情、期望、可信任感,被称为“有效激励”的三个层面。教师的热情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兴致”,不是故意表现什么和表演什么;对学生而言,教师的热情隐含在教师的语音、语调和教师的身体语言中。课堂上,教师的亲和力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始终伴随着学生并且不以学生的情绪而“失控”;它最终通过传递激励和信任的信息而“征服”学生的心理,而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肖伯纳说过:“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教师的期望必须让学生感觉到,只有“心感”才能“行动”,它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渴望”,“实现可能”,从而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因热爱而使对象物具有生命,源自希腊神话)。在表述上,教师的期望应当是明确和乐观的,“明确”可以锁定目标,“乐观”能够预想成功。另一方面,教师的“期望”也只有在学生“值得信赖”的观念中才能存活;当教师相信学生会获得成功时,才能让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安全的心理环境,相应地也可以创造一种活跃的、默契的课堂氛围。当然,“可信任感”离不开教师的学识和人格。
通俗地说,是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期望、教师的信任为“有效激励”创设了一种情景。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学习动机激发”。“有效激励”是培养语文优越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有效激励”最终是通过语言——无论有声无声——传达出来的,教师课堂语言的“得体”不仅仅是科学、严密和深刻,还有灵活、机智和幽默,而后者更能激活学生“沉睡的灵魂”,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笔者自大地把自己的“背诵课”实录于下,以哂方家:
(面对学生背出《我的空中楼阁》全文后的明目张胆的挑衅神情)
“我太低估了你们的能力和实力,原来各位是不屑于背诵那些细枝末节的玩意儿,要玩,就玩真格,是不是?(学生笑并附有得意的赞和)
那好,我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就是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要全文背诵……”
不出意料地吃惊和炸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美文’,对美的吸收和占有是人之本能,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我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在《我的空中楼阁》之外,再拥有一份美丽。
你可以选择漫步荷塘,选择沉湎地坛,选择与花同眠(学生笑,气氛缓和);你可以采撷一朵,也可以手握一束。有同学能主动领受么?”
情绪有点被激活,但毕竟谁也不敢“冒险”。
“包德福,你选择哪一份美丽?”我开始点将。包同学是课堂上的“活跃分子”。“当然你可以选择拒绝。”我立马作了补充。
“那就‘漫步荷塘’吧。”包德福似乎没有退路。
“既然选择了,无论有多无奈,都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给你一周时间如何?”
“试试吧。”
“没有‘尝试’的余地,要做就做最好!(有学生顺口喊出“步步高”)现在你还有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
“我背出就是了!”包德福涨红了脸,跟我较劲。
接下去,很顺利地落实了《花未眠》的任务,麻烦的是《我与地坛》。我作了“分割”:
“咱把‘地坛’分成两部分,谁来完成‘我进地坛’一章?”
王栋主动应战。“我与母亲”一章则由徐官阳接招。
然而,我不满足。
“把地坛分成两块,终究有些遗憾,那种理性的感悟和深沉的母爱都是史铁生沉浸于地坛的心血啊……”
“老师,我来!”沈林玲终于按捺不住。学生“啊”声一片,继而掌声一片。
“好!给你两周时间。”
“一周!”
“掌声伺候!”我不失时机鼓动,学生开心着呢。
“其实班长同志也很愿意带个头挑个重担什么的是不是?”我又开始“物色”目标。学生起哄——“是的……”
“你在三篇文章中任意组合两篇,配套拿去吧。”学生乐了,我自己也乐了。班长挠挠头,不好意思回绝,单说:
“那就‘荷塘月色——花未眠’吧。(妙语!)能否给我两周时间?”
“你看着办吧,哪怕三周。但你除了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全班同学负责啊。”
“两周吧。”班长很较真。
当我把目光扫到语文课代表余颖时,她很自觉地站了起来。
“好——整单元通吃!”学生极其自然地暴露了我的计划。
“既然同学们都已经这么要求了,你也已经站了起来,就这么办,时间你定。”
“15天。”
“那就是两周。”我很奇怪她的“变数”。
“比两周多一天。”她竟也玩起文字游戏。
“我为你的勇气骄傲,也将为你的能力自豪!”我真诚地说。
“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班拥有这样的语文课代表感到骄傲和自豪,同学们?”
经久的掌声。是钦佩,是感动,是沉醉……
二、搭建一个平台:体验成功
许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履历表“特长”一栏内留着空白或者填写“没有”,除去谦虚的成分,他们确实没有值得炫耀的资本。所以,“特长”的背后,更多的是他们自卑的阴影……久之,他们渐渐地由“自感平庸”发展到“自甘平庸”。套用现成的断语,叫做“素质教育的悲哀”。
普遍意义上的“特长”往往是指在文体音美上的出彩。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界定过于狭窄,但就学生个体而言,仍是失之公允:“特长”更多的是先天所赐或是后天家庭背景所得,普通的学生别说“成功”,连“体验”的时机都难以寻觅。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与潜能,如果给他们以机会,给一个人人都能展示的舞台,必能出演“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成功体验往往不是学生“主动所得”,而是教师“有心所赐”。我们可以从细小处搭建“成功”的平台,学生同样能在细小处感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教学中,时时处处尝试着给学生“小成功”的真体验,譬如每堂课前由学生轮流讲评诗词两周诞生一位“最佳”(可以变通为男女各一名),譬如成语掌握谁最富有评出“甲天下”,譬如诗文背诵哪一位“无敌天下”从而誉称“独孤求败”,譬如硬笔书写何人更有“书圣气息”推举出“王后(王羲之之后)”……诸法种种,桂冠多多;天下奖项,人人有份。
也许笔者做法为诸多人士所不屑不耻,毕竟,此法更适合小学低年级“折腾”;但目今语文教学的现实是:教学理念铺天盖地,教学改革翻江倒海,教学模式争先恐后,教学成效哭爹喊娘……学校整体语文素质的下降和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或者可以这么说,语文教学表面的热热闹闹和轰轰烈烈恰恰反证着语文教学的失败。笔者“返老还童”的做法也许真有那么一点“归真反璞”的味道,至少,让我的学生还有一丝语文的童真。
“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语文学习成功的体验!”于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语文特长生”。余颖同学是一个实例,她所在班级的同学何尝不是如此?至少,他们在背诵中建立了自信:如此“繁冗”的文章都背出来了,在背诵甚至语文学习上我们还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循着线的轨迹我搭建面的平台,在“成功”中建立自信,在成功中体验进步,在成功中感受优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将形成相对长久的“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
考试焦虑或者考试失败必定也会体现在“成功者”身上,但那是“既成事实”的客观,与只属于个体的“独特优势”无法混同。“优越感”一旦扎根,灵魂里便有了“底线”:当我们只剩下失败时,我还有值得骄傲的东西……
三、打造一个品牌:团队创新
在团队活动中,学生的优越感不仅仅是个体的成功体验,也来自于团队整体的的成功和荣誉。个体成功固然可以激发活力和自信,但缺少的是“共同分享”和“互动喜悦”,它是单向的,封闭的;而团队成功带给每一位成员的是“放肆的自豪”和“夸张的宣泄”,它是辐射的,开放的。团队的成功,是培养整体“优越感”的最佳途径。
“合作目标结构”是“课堂目标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若团体中有一人不能达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必定会与同伴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寻求一种既有利于同伴又有利于自己成功的活动方式。和谐,合作,共同的目标,构成了“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既是团队成功的保证,必然也是提升“整体意识”进而达至“优越感”的保证。
团队的成功固然是以整体的“实力”为保障,但整体“实力不济”却是通常的现象。往往是,一次全校运动会会让许多班级感觉矮人一等,一场文艺演出会令很多人自叹不如。从某种角度看,甚至产生这样的怪圈:学校组织的活动愈丰富,个体或团队的自信心愈下降……当团队不能达至“人有我优”的境地时,其“同病相怜”的自卑其实更容易形成合力,也更能激发、膨胀、宣泄他们求生的欲望,“人无我有”就成为其追寻的几乎唯一的“优越”目标。推及到语文课堂上,“人无我有”情境的建立既是学习所需,更是树立自信的必要。我的学生都有诗词“手抄本”,都有成语“锦囊”,都有统一的语文“文件夹”,都有一位“个性化”的语文老师……在日常中看特别,于细微处见优越,细小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以成为一份珍藏,也同样是“优越感”养成的重要元素。
如果说课堂内的“团队意识”只是让每一位成员享受心灵独语的温馨,那么,团队的外在亮相更是唯我独尊式的“集体美妙”:他们无愧地接受来自本团体之外的羡慕、赞誉甚至嫉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新鲜”是兴趣最“原始”的母体。语文课,其实更容易发挥团队的优势,它本身就可以编织无数的让学生感觉新鲜的“故事”,这些故事是跟广义的语文学科有紧密关联的语文活动。我曾经实现过和预想过的活动是:他们可以在我的怂恿下到操场上感受初雪的美丽和魅力;他们可以跟着我亲赴兰亭,陶醉于曲水流觞共话《兰亭集序》;他们能够在我“领衔”下在校园文艺演出中共同喊出“我有一个梦想”……教师的组织和参与让团队成员淡化了曾经向往又曾经自卑的所谓“荣誉”,他们甘愿沉浸于“重在参与”的集体喜悦里。不重成绩,不计功利,但他们获得的心理优势却是“常人”无法企及。在这里,创新不仅是一种意识,而且更是实实在在的活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不是理论,也不是宏观,而是细节。是的,细节决定成败!
组织团队活动,树立团队意识,教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通过“新鲜”、“出格”、“人性”又不失语文“本真”的活动内容打造令人羡慕的团队品牌,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意识和语文优越感,客观上也成就了教师的自我风格和人格力量,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自觉”和“自主”。
团队由“整体觉醒”发展到“整体自信”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的每一步却都是向前挺进的,一个成熟的团队必然是一个团结的、自信的集体,也一定是好学习、会学习的集体。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今朝,它甚至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终身自豪。
毋庸置疑,“语文优越感”的培养是语文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从根本上突破了学生的“心理防线”,突出了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是语文学习挖掘不尽的原动力。有效激励、成功体验、团队创新——笔者大言之“三个一工程”。也非“全新观念”,只是“传统模式”的“有心整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