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美术教育的模式探究论文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美术教育的模式探究

文/张立昆

摘要: 红色文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美术教育为载体可以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具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美术元素,转化为红色美术教育资源,构建红色美术学科体系和延安地域性红色美术校本课程,对创新红色文化实践教育育人模式,展现红色文化丰富内涵,促使学生直观感知获得红色文化价值观具有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美术教育 课程开发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红色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延安作为民族红色圣地,在十三年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并影响着价值观的确立,弘扬延安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美术教育的创新点

红色文化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基于美术教育的内涵、功能、特征,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和美术教育融合的创新点。

(一)提供美术学科素养以展现红色文化丰富内涵

美术学科素养包括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部分。将红色文化与美术教育融合,向学生渗透图像识图的思维模式,在鉴赏美术作品中发现红色符号;在教学中引导红色审美判断;在美术表现中突出红色思想;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感官唤起内心的情感;在体会作品文化内涵中构建红色文化精神世界。利用美术语言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感悟红色文化丰富内涵。

(二)发挥审美教育功能以获得红色文化价值观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就曾以“绘事后素”(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色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之美质,但亦须以礼成之。作为美育重要手段的美术所具有的难以抵御的巨大魅力也是道德观念绝好的载体。红色文化蕴含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又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深厚的德育价值。以美术教育为载体对红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借鉴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根本性的教养,将具有红色意义的革命思想有效地传承下去。

临床中的多层螺旋CT可以快速成像进行大范围的扫描,在胸外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但是临床中使用CT检查容易引起辐射,常规剂量CT扫描时90~180张胸部X线平片的剂量,CT的应用较广泛,因此辐射量也会增加。现在对于辐射的防护意识强,CT检查的辐射危害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此为了提升图像质量,放射科应该要想办法降低辐射剂量[6]。

(三)显现美术教育视觉性以直观感知红色文化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育元素和美学审美价值,采用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使红色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建立联系,赋予红色文化时代感从而替代传统的红色教学模式。使社会保障、学校主体、家庭支持的路径完成红色文化资源的转化。

4.红色文艺作品中主要提炼红色美术作为美术教育资源。美术是视觉艺术,传达的是文化,是将文化视觉化、艺术化。延安红色美术再现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蕴含着红色革命性和浪漫性的审美特点,在美术课程鉴赏模块中大量开发红色美术作品对鼓励学生建立红色文化价值观有独特的意义。

二、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美术教育元素挖掘

1.延安红色建筑包括伟人故居的土窑洞和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等。革命家张鼎丞指出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抗日斗争。土窑洞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依山而挖,通过提炼土窑洞造型、土窑洞窗户花纹、土窑洞空间为美术资源,在建筑美学上感悟窑洞中渗透着自然的和谐与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另有中央大礼堂,采用大跨度拱式结构,不用柱子却可容纳千人的大型礼堂。红色建筑既能作为美术教育的知识资源,又能提炼其中建筑结构、风格和内部空间陈设布置作为美术教育视觉元素。

(一)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分析

5.延安精神是延安红色文化孕育出来的最伟大的精神形态,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直接引入美术教育思想资源,通过美术教育的平台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二)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美术教育元素的整合

延安所蕴含的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也是构建美术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特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分为红色建筑、红色旧址、红色雕塑、红色文艺作品、延安精神五部分并在其中提炼美术教育元素进行整合。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深入挖掘时要注意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结合美术教育课程特点,分析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美术教育的利用价值,进行有意义的红色文化提炼,转化为具有美术意义的红色资源。

在安全设计阶段,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出发,将原料储罐液位、温度、压力、浓度、现场视频及事故预警功能远传至24 h值班室,确保值班室对现场实现无间断信息采集、记录和远程操控,提升气瓶充装站现场安全管理。

2.延安红色旧址集中了很多伟人在革命时期的故居。开发美术教育的红色实践基地,进行单元式教学让学生了解伟人的旧居陈设及居住环境,通过视觉欣赏形成文化记忆,指导学生表现和创作关于红色主题的作品感受斑驳的革命印记。除此之外还有南泥湾革命旧址,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把荆棘遍野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的陕北好江南,带领学生通过写生的方式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

3.延安红色雕塑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创作包括枣园旧址中的雕像、永坪会师广场上的纪念雕像、革命纪念馆雕塑《毛泽东在延安》、巨型青铜群雕《在陕北红色岁月里》、浮雕《宝塔山下军民情》等。将红色雕塑提炼为美术教育元素,在雕塑作品的质感和量感中获得审美感知,如青铜群雕《在陕北红色岁月里》是全国革命历史题材中最大的红色群雕作品,三十位人物,整体重量超过一吨,学生通过视觉触觉感知雕塑艺术形象生成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汽车产业供应链特别长,因此,汽车产业可以说是助力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能选手’:在研发制造环节,它涉及软件、材料、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等;在市场流通环节,它涉及物流、分销与媒体广告;在使用环节,它又涉及庞大的零部件及维修与保养行业;加之互联网对全产业链的赋能以及新兴的共享经济,汽车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相关联的行业就更广了。所以说,汽车全产业链对于整个国家经济来说,其作用至关重要。”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立志先生谈到。

延安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凤凰山革命旧址,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杨家岭中共中央旧址,王家坪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鲁迅艺术文学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陵园,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体现在延安精神和延安红色文艺作品。延安精神是延安红色文化孕育出来的最伟大的精神形态,延安红色文艺作品包括红色歌曲、红色美术、红色历史舞台剧。

三、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美术教育的路径思考

美术中最重要的当属视觉,就对人的视觉训练而言,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哪个学科更优于美术。将红色文化与美术教育相融合,对红色建筑、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等物质形态红色文化中提炼视觉元素,组织情景教学在具体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对事物进行视觉性的感悟和认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视觉性形成文化记忆,以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材进行视觉训练,不仅在学科意义上培养学生对细节的观察和整体的认知,还通过体会红色物质资源感知其承载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

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了扭转周期比T t/T1的限值,其目的是限制T t不要过大,达到适当控制扭转角不要过大效果,即控制结构的扭转刚度不要过弱。但在实际工程中通过调整控制周期比限制可能出现几种情况:(1)通过增大T1来满足扭转周期比,这样做实际并未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降低结构的T t,而是减弱了结构在平动方向的刚度;(2)同时增大T t与T1来满足扭转周期比限值,与控制目标并不一致;(3)第一平动周期不变,通过减小第一扭转周期来满足周期比的限值,这样与控制结构的扭转刚度不能太小的目标一致。

(一)社会提供保障拓展红色美术教育平台

一是创办延安红色资源图库及画册。延安红色资源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组织成图库和画册,使教师方便筛选梳理红色资源。二是举办延安红色画展。充分发挥社会的组织功能,将富有延安革命性审美价值的红色作品集中起来开办红色画展,使学生通过欣赏领会红色文化精髓。三是建立红色文化美术实践基地,加强校内外合作。红色美术实践基地为学生写生创作及美术教学提供重要的平台,校内外建立长远密切的合作并大力传播红色文化提高红色美术教学质量。四是提供红色文化美术活动的物质支持。政府部门对实施红色文化美术活动提供财政扶持及政策鼓励,加强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美术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占据主体构建红色美术学科体系

一是编写延安红色美术教材。学校成立红色文化美术课题研究小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坚持直观性、人文性、可开发性原则融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编写,成为美术教学中基本红色素材和红色资料。二是开发延安红色美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老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拟定红色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设计,把红色文化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确定美术形式,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进行跨学科探索拓展红色美术教学内容。三是建立红色文化美术作品展厅。内容包括学生创作的红色主题写生、陶艺、剪纸、版画、摄影、手工艺设计等,助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并在借鉴中激发对红色主题的艺术再创造。四是举办校园红色文化艺术节。在节日上邀请革命前辈讲述红色历史与革命故事并促进学生访谈式学习。现场创作红色文化主题设计进行创意比赛等,使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红色文化艺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三)家庭给予支持共建红色文化学习氛围

红色文化在教育形式上简单,手段上传统,很难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自然也缺乏思想上的感染。学生们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他们主动、具体、直接的学习,与感动融为一体的自然知识。家庭与孩子在生活中的关系最为亲密,对孩子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最为持久。父母通过对孩子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带领孩子参观红色革命旧址,观看红色历史舞台剧等给予孩子快乐的体验和创造美好的回忆,才能使孩子在创作美术作品中融入真实的感受。

教师开始质疑:满足以上六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那是不是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需要这六个条件同时成立呢?满足其中的一个、两个或者三个条件可以吗?(质疑1)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饶勇,邹小华.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中的审美渗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

[3]龙佳.湘潭初中美术课程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科技学院,2017.

(作者简介: 张立昆,延安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标签:;  ;  ;  ;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美术教育的模式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