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生实际自创教学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内容论文,自创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思品课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功能课。思品课老师应从远处设想、近处设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环境实际,加强行为引导和培训。但现行的思品课教材,不可能做到针对各地学生的实际,也无法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时补充进去,因而内容往往离学生的个体生活较远,这样势必影响教学的实效,根据这一实际,笔者在从事多年的思品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在目标不减的前提下,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养成教育的要求,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自编教材进行授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突出主题性教育,注重序列化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强化教育和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按照集中强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单元授课的方式。每学年设计六个单元,即“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良好习惯”“心理健康”“情感天地”“人格品格”,每单元一般编排3~6篇课文。低年级侧重前三单元,中高年级侧重后三单元。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不同阅历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编写不同的授课内容。例如,“遵纪守法”单元,低年级着重加强校规校纪教育,编写了《按时上学很重要》《课前准备谁最好》《课间休息不打闹》《放学路上纪律好》等;中年级着重加强环境和集体教育,编写了《美丽的校园我的家》《爱护公物人人夸》《集体活动我参加》《维护集体荣誉》等;高年级着重加强公共纪律教育,编写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做学法守法的小公民》等。“良好习惯”单元,低年级编写了《做事要细心》《讲究个人卫生》等,中年级编写了《爱劳动不懒惰》《勤学好问》《做事要有始有终》等;高年级编写了《严谨守时》《做事要负责任》《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所编教学内容,做到立足实际,步步深入,层层提高,既有阶段性、专题性,又有连续性、系统性。
二、重视灵活性教育,力求主体化
思品课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我灵活地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时事教育。如“五一”节、“六一”节、国庆节、香港、澳门回归等。另外,还及时抓住学生感知的社会现象,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免疫力”。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随时插入这方面的内容。如,我校学生家长有不少的是做小生意的,我发现有些学生也沾染一些生意人的不良意识和行为,便随时编写了《正确合理地获得和使用钱》《怎样对待“利”》。结合学校开展的“扶贫助学捐资”活动,倡导用正当的劳动获得钱,学会有计划,有意义的使用钱。又如: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家庭矛盾以致裂变现象相当严重,作为子女往往深受其害,极易产生消极思想,于是我编写了《帮助父母化解矛盾》《学会分清是非》,教育学生在父母之间学会调解,用亲情和爱心挽回幸福的家庭。
思品课必须和学校德育同步,与其他德育途径结合,发挥主导功能,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在思品课上,我注重强化学校的德育要求,指导学生实践德育目标,使思品课成为学校德育的龙头,学校德育成为思品课的延伸。例如根据学校的常规和目标要求,编写了《做文明的吉庆人》《严格遵守“一日常规”》等一系列篇目,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加强针对性教育,突出个性化
思品课教学要遵循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教育原则,平时注重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努力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思品状况,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晓之以理,促之以思,激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不断超越原有的道德水平。例如,现行教材中《我为家乡建设出份力》一课,就是全省范围编写的,其内容知道的不多,感受不深。我就把范围缩到本县、本乡镇,以周边的发展及突出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再由周边扩展到全县。
长期以来,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的各方面压力造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我结合学校“减负”工作,编授了《心里的话儿向老师说》《要看到自己的进步》等,使学生尽快消除心理压力进入乐学状态。再比如,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如何玩,学校和家庭往往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对此,我编写了《活泼开朗好处多》;针对学生爱买零食的不良习惯,编写了《爱吃零食害处多》;针对独生子女的弱点,编写了《同学都是亲兄妹》《不娇傲,要谦虚》等等。
四、着力实践性教育,实施主体化
学生是道德的主体,让学生实践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又在实践中表现出来。我在自编教材时,首先尽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用学生自身的典范,去矫正学生的不当行为,这种“现身说法”的教育,学生有真情实感,也易接受,大大增强了实践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自编教材将有关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变成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付诸实施。例如《维护班集体的荣誉》一课,让学生列出本班的“亮点”,指出荣誉的由来,摆出赢得和损害班级荣誉的一个个具体的表现,让学生充分讨论,并给自己的行为定位,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维护班级荣誉。
自编教材可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如把《讲文明懂礼貌》编课本剧;在《集体活动我参加》中精心安排了一次野炊;在《美丽的校园的家》中成立“校环境兴趣小组”,还可把有关的内容编成儿歌、故事等。
第三,自编教材还特别注意行为跟踪测评和反馈,在每课的行为要求后面,设计了“跟踪测评记录表”,明确规定了行为要求及达到的程度,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测评表”包括学生自测、家长评和教师评,学生每做到一点都记到卡上。孩子们的表现欲极强,“测评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规范行为,提高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