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1
摘要:随当前全身麻醉的技术在腹部手术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手术之后的康复问题也备受关注,这些年以来,普外科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将以往全麻的腹部手术,常规去枕平卧六小时法进行了改变,采取了以后的办法让手术之后的患者康复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本文具体分析腹部全麻术之后早期卧位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腹部全麻;术后;早期卧位;现状;护理难点;提高对策
1 腹部全麻术后卧位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护士对全麻术后卧位护理知识缺乏
护士对全麻术后体位护理的正确认知能有效改善体位护理现状的不足,减轻患者术后的不舒适感,促进患者的住院体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而如何判断术后患者的意识恢复及格率仅为20.5%,85.5%的护士认为全麻术后应常规采取去枕平卧6h,15.0%的护士认为全麻术后要去枕平卧至清醒后采取半卧位。这说明护士对于全麻术后卧位的认知更新不足。
1.2 患者被动体位时间长
全麻手术患者在机体完全处于松弛的情况下经历手术,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有可能使身体受压面受压支点部分伸展肌束的疲劳和血供障碍,术后回病房后若常规采取去枕平卧、头偏一侧6h,长时间的强迫体位会使得患者这种损伤积累,甚至发生局部损伤区域微血管反应,积聚疼痛物质,加剧疼痛的产生。另外,大部分患者在返回病房后6h之内意识已清醒,不必采取长达6h的被动体位,长时间的被动卧位会增加患者紧张感,机体在焦虑紧张的情况下会造成疼痛敏感性提高、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
1.3 患者不舒适度高
通过查询相应的文献,可以发现手术之后继续通过去枕平卧位,可能会造成潮气量的减少,对通气的情况是非常不利的,去枕平卧位会对手术患者伤口的张力进行加强,让患者的疼痛感增加,与此同时,去枕平卧位还有可能造成患者的颈部肌肉一直处于一种僵硬的状态,如果长时间的进行,就可能造成颈部出现酸痛的情况与刺痛,头偏向一侧就会造成回流情况减少,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导致面部出现水肿。
2 腹部全麻术后卧位护理难点
2.1 麻醉恢复判定标准不统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对去枕平卧到自由体位进行转换来进行规范,这就造成全麻手术之后为护理在进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备受限制。相关专家在对85个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体位方面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全身麻醉术后的卧位护理,探讨术后不同部位和患者在并发症和舒适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判断对患者的意识是否产生影响。
2.2 体位选择纷杂
在全身麻醉术后卧位的研究中,不同研究者比较了不同的改良卧位,各不相同。张静、魏艳楠等的研究中其卧位选择是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低半卧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英在研究中采取的是垫枕平卧,苏桂芳比较的是不完全侧卧位(30°~45°侧卧位)和去枕平卧位的优劣。吴爱新、张烨选择的是半卧位,张丽青等研究的是自由体位,即根据患者的需求选取不同的体位,包括软枕平卧、侧卧、低半卧位等。究竟在全麻腹部手术后最适宜采取何种卧位仍是我们需要考虑和研究的课题。
3 提高腹部全麻术后早期卧位效果的对策
3.1早期采取半卧位
半卧位是预防误吸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强有力的措施。可见,改良体位能缓解腹部术后患者的肌肉酸痛、增加肺活量及改善呼吸状态促进患者舒适。因此,全麻术后应根据患者意识清醒程度,酌情考虑术后体位的摆放,不应完全采取去枕平卧6h,应将改良体位纳入全麻腹部术后的早期卧位护理中。早期采取半卧位的几点注意事项:
3.1.1 科学选择床头摇高
手术之后,早期半卧位一定要选择床头摇高的范围,一般情况下,手术之后的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内,床头需要摇高20度,第二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之内,床头需要摇高30度左右,在40个小时之后,需要摇高达到45度以上,由于早期情条件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如果把床头一次性摇的特别高,可能会造成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导致生命体征产生一定的波动,而导致呕吐、大汗淋漓、头昏等症状,与此所以,一定要通过逐步摇高的方法,让患者既安全,又能够感觉到舒适,通过半卧位的过程中,也可以把床脚摇高或者在双膝下进行软垫的设置,这样的手段可以让患者的重心处于下移的状态。
3.1.2 在患者头颈部下垫软枕
患者头颈部可以定一个软垫,这是为了让他们的肩部肌肉紧张度得到缓解,让他们感觉更为舒适,还可以通过一个小软垫的设置,让患者的疲劳度进一步得到缓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非常大的活动频率和幅度,由于受麻醉之后,会有一个一定的抑制作用,患者的生理调节功能还没有达到正常人的水平,所以无法过度的受到刺激。
3.1.3 密切关注患者呼吸情况
从当前的角度分析,很多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后都是通过镇痛泵的使用,患者在感觉方面和应急反应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半卧位的时候,要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确保它们的肠胃减压通畅,避免出现窒息和呕吐的情况,如果具有呕吐的倾向,一定要把头侧向一侧,一些特大手术和高龄患者一定要注意在床边备有吸痰器,并且,积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做出适当的处理。
3.2 更换体位前引入量表进行麻醉恢复评估
在体位更换前引入量表进行意识评估,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有研究显示,突然更换体位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一系列不舒适症状。故而体位变换应该轻柔缓慢,应该在保证患者意识状态清醒的程度上进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围手术期患者转运专家共识(2015)中提出的改良Aldrete评分标准,分别从麻醉前、后患者的活动、呼吸、循环、意识和氧合等5个维度18个条目来评估患者麻醉的恢复情况,在麻醉恢复良好的情况下进行转运,以此确保转运安全。另外同样有研究显示,全麻患者返回病房前意识已经清醒。
3.3 推进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henrik kehlet提出,通过优选术前、术中、术后的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快速康复理念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快速康复理念从多个方面促进患者快扶康复,如优化麻醉方式以及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长,这使得发达国家对围手术期护理程序更加完善。有MetA分析表明,硬膜外麻醉与全麻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30%,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术后患者的排气、恶心呕吐等舒适度。研究显示,快速康复的开展使得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日大幅缩短。随着麻醉方式的改进和住院日的缩短,会逐渐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卧位的选择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体位护理在临床护理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注意加强腹部全麻患者的并发症预防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更为舒适的接受手术之后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静,赵琦,陆蓓娜,等.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两种体位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83-84.
[2]李艳,熊瑞锦.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19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58-5059.
[3]王晓莉,于海荣,张燕楠,等.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早期低半卧位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8):55-56.
[4]曾定芬,李晓霞,邱有波,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全麻术后早期体位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22):18-21.
[5]张丽青,谷迪丹,许多,等.自主复苏体位对PACU全麻清醒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4):50-52.
[6]魏艳楠.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后不同体位选择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5(11):2418.
论文作者:孙海帆,申贤姬,吴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患者论文; 全麻论文; 术后论文; 体位论文; 平卧论文; 手术论文; 腹部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