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视朗读是重视语文学习的表现,指导朗读和示范朗读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学生和老师这一对教学的矛盾体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朗读水平,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朗读中,首先应该正确对待课文的朗读,在正确的发音、正确的读音、良好的停顿的基础上,使朗读更具感情化、色彩化。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朗读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朗读中,首先应该正确对待课文的朗读,在正确的发音、正确的读音、良好的停顿的基础上,使朗读更具感情化、色彩化。
1 朗读在小语教学中的意义
1.1 朗读可以让学生自觉辨析字词的形音义。学生朗读首先要做到准确。朗读跟默读不一样,朗读时,必须眼、耳、口同时运用,要做到口读,眼看,耳听,发音响亮清楚,不读错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不丢字,在普通话读得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得顺畅而有感情,符合不同的朗读语调,读出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并且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倘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必须要停下来,认真查找这个字的读音,或询问同学,或询问教师,或在字典里找……弄明白正确的读音,才能接着读下去,只有认认真真逐字逐句用心去读,才能自觉辨析字词的形音义。
1.2 朗读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大部分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都会在头脑中利用想象力把书面语言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即把文章中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变成头脑里生动形象的图像。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脑子里形成“情景剧”,把文章的内容清晰而全面地呈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1.3 朗读可增强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表达方式。朗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国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不论传递信息的手段多高,有多少种科学仪器、科学手段,必要的工具还是语言,而朗读是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4 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掌握朗读技能的最主要的标志是理解。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是文字,其次才能够逐步理解这篇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记叙文为例,读者对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并从中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语言正处于发展初期,还不能依靠内部语言来思考而且注意力也不会集中,要依靠大声朗读来保持注意力稳定,通过思考来获得有效的识记。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把书面语言的形式与它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教育。特别是一些意思难以领会的词句,通过生动趣味地朗读,学生能理解这篇文章,这样做的效果比教师繁琐的讲解更好。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
2.1 把握课文的“基调”。基调是指课文的基本情调,它是一种整体感,是各个局部的有机综合。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只有把握住这种感情基调,才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比如,写景状物的文章要读得优美些,如《第一场雪》;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根据内容而定,反映人们悲痛心情的,语调要低沉,速度要缓慢赞美人物高尚品质的文章,语调要高昂,速度要快些,如《一夜的工作》;说明性的文章语调要平和,速度要适中,如《鲸》。当然,情感的基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朗读还要根据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如《凡卡》一文中,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对往事的回忆就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2.2 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不同的朗读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朗读目的,大声朗读重在体会感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需要齐读。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范读。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范读,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朗读能够体会、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带着这种体会、感受,回到课文当中读出来,让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2.3 注意文中的“提示语”。课文中有些语句,特别是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这些提示语,并体会其所蕴含的情感,然后再读。比如,《灰雀》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2.4 加强课外朗读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课堂上的朗读训练往往由于时间而受到限制,不能让每个学生达到朗读的标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课外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几年,我常常在班上举行朗读比赛。进行朗读比赛的内容很丰富,如朗读一首儿歌,朗读一段话,朗读一篇文章……形式多种多样,有个人的,有分组的,在课外几乎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教师在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5 注重朗读后的评价,使朗读教学的开展得到有力的推动。在朗读后进行评价,对小学朗读是尤为重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试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读后我都注重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方,我都给予肯定,对读错的音、感情不丰富的地方加以纠正并领读。对于朗读比赛,每次评出优胜者和进步者,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朗读教学的开展。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果你能语文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有效的朗读指导,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学生真的进步了,尤其是朗读功底和课文理解。
参考文献
1 李桂君.刍议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技巧[J].新课程(小学),2015(11)
2 李政辉等. 关于提高朗读能力有效方法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5(17)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大街乡大松小学
论文作者:周正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学生论文; 感情论文; 语言论文; 基调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