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妇产科 1013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5 例,进行心理评估,通过调查问卷明确护理需求,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45 例产妇术后出现出血1 例、尿潴留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护理服务满意25 例、基本满意18 例、不满意2 例,满意率为95.6%。经护理后产妇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明确围手术期护理需求并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需求【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27-02
数据调查表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病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在产科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如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成为产科医护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护理需求和护理措施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5 例,纳入时间段为2014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依据《妇产科学》[2],产妇满足剖宫产手术指征;同时排除精神疾病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产妇、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产妇。其中初产妇40 例、经产妇5 例;年龄处于22—35 岁阶段内,平均(28.4±1.6)岁;孕周29—40 周,平均(35.2±1.0)周。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1.2 研究方法1.2.1 心理评估 采用分娩期妇女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对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共计包括23 项内容。分析综合得分可知:第一,产妇评分在25—75 分之间,且分值越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越强;第二,由于产妇对剖宫产认知不足,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等。
1.2.2 明确护理需求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产妇进行护理需求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情况、经济收入、教育水平、手术了解、疼痛程度、护理配合、注意事项等。分析可知,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集中在病情进展、护理服务态度、家庭支持、并发症、出院指导上。
1.3 护理方法1.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产妇对剖宫产认知不足,加上疼痛影响,容易产生过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和产妇的沟通,了解产妇的内心想法,采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手术流程,增强疾病认知。另外要获得家属支持,通过听音乐、看视频等转移疼痛注意力,从而疏导负面情绪。(2)手术准备。协助产妇完成各项检查,包括血尿常规、B 超、心电图等,关注产程进展和阴道流血情况,做好备皮、导尿工作。还要叮嘱产妇术前严格禁食禁饮,遵医嘱科学用药,准备好新生儿用品等。
1.3.2 术中护理 术中娴熟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的工作,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出血量、尿量,促使产妇保持平稳的情绪。胎儿娩出后及时剪断脐带、吸痰处理,将胎儿抱到产妇面前,让产妇安心。
1.3.3 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创建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让胎儿和产妇尽早接触,观察产妇的切口、尿量、肛门排气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2)疼痛护理。
在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影响下,产妇会存在疼痛感,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解疼痛原因和处理方法,从而做好心理准备,家属对产妇进行安慰和鼓励,尽量分散注意力,如有必要使用镇痛药物。(3)饮食护理。产妇正常排气后才能恢复进食,选择蛋白高、热量高的食物,多吃肝脏、奶制品、水果、蔬菜,既满足自身营养需求,也有利于切口愈合。(4)出院指导。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适当坚持每日运动。可以发放随访卡,留下医师和护理人员的联系方式,定期通过电话随访了解产妇近况,解决实际问题。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产妇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护理满意程度,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定。(2)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3],分别采用SAS 量表、SDS 量表在护理前后评估产妇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表明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 版本,文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当P < 0.05 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效果分析 45 例产妇术后住院时间在5—14 天不等,平均(7.6±1.5)天。术后出现出血1 例、尿潴留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2.2 护理满意程度分析 45 例产妇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25 例、基本满意18 例、不满意2 例,共计满意率为95.6%。
2.3 心理状态变化 由数据可知,经护理后产妇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见表1。
表1 产妇在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上的比较 (分, )
3 讨论分娩是孕产妇生理和心理共同变化的过程,剖宫产手术的技术性并不复杂,但会对产妇的身心产生较大影响[4]。其中,麻醉、开腹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损伤,手术操作、疼痛则容易使产妇产生负面心理,一旦术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不利于产妇的预后恢复。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异常重要。
文中以我院剖宫产产妇45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评估明确护理需求,将护理工作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其中,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两个方面,旨在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术中护理重在配合手术操作,同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疼痛、饮食、出院指导四个方面,目的在于为产妇提供有利条件,积极防治并发症,做好生活指导等[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5 例产妇手术时间平均为(46.8±7.2)min,术后在并发症上出现出血1 例、尿潴留2 例,发生率为6.7%,护理满意率为95.6%。经护理后,产妇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和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和陈远露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
综上,针对剖宫产产妇,明确围手术期护理需求并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1] 邱慧. 剖宫产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与护理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0):63-65.[2]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M]. 第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01):211-220.[3] 周静霄, 张楠莹. 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03):457-458.[4] 张秀梅.88 例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90-1991.[5] 卢建飞.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2,18(02):126-127.[6] 陈远露. 探讨26 例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04):329.
论文作者:陈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产妇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论文; 需求论文; 满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