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 要】目的:对超声技术在乳腺肿块微钙化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将我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所接诊的82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成两组,即良性组与恶性组;对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检查,且对其钙化情况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恶性组患者微钙化检出率(89.5%)明显高于良性组(63.6%),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斑点状微钙化所占比重较高(65.5%);恶性组患者簇状微钙化所占比重较高(70.6%)。结论:对乳腺肿块患者予以超声检查,可较好的检查患者的微钙化情况,并明确其微钙化分布类型,以便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乳腺肿块;微钙化;超声技术
乳腺癌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已经发展为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1]。因此,强化对乳腺癌疾病的检查与诊断,至关重要;而此病检查过程中,乳腺肿块钙化已成为其发病的一个关键性特征。现为了解超声技术在乳腺肿块微钙化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本案将对我院所收治的82例乳腺肿块患者予以超声检查,以了解其微钙化情况,实际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案共有82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所接诊的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与影像学检查,均存在乳腺肿块。按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良性肿瘤组(简称良性组)、恶性肿瘤组(简称恶性组)。良性组44例,年龄区间为35~66岁,平均年龄为(48.6±3.9)岁;肿块位置:4例乳晕区、6例内上象限、9例内下象限、8例外上象限、17例外下象限。恶性组38例,年龄区间为33~69岁,平均年龄为(49.2±4.2)岁;肿块位置:2例乳晕区、3例内上象限、7例内下象限、8例外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对比上述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如年龄、肿块位置等,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选用飞利浦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中,探头频率设定为7.5~10MHz。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并充分暴露出两侧乳腺与腋窝处。将乳头作为中心点,对其实施放射状超声检查,并对其包块的相关信息进行密切观察,如包块所在位置、形态、边缘、有无钙化灶等,若扫描显示存在钙化灶,则对其予以多切面观察,从而细致掌握钙化灶的分布、大小和形态。
1.3观察指标
依据超声影像,对乳腺肿块患者钙化情况进行划分,其中直径低于1mm点状强回声,且后方无声影,即可判定为微钙化;若直径在1mm以上强回声,且后方伴有声影,即可判定为粗钙化[2]。
另外,依据钙化病灶的形状、分布等,可对钙化病灶进行分类,即由四个以上钙化颗粒积聚,且呈现出不规则团簇状,即为簇状微钙化;若为单个或多个零星分布的强回声钙化斑,则可判定为斑点状微钙化;若成分散状的钙化点,则可判定为细点状微钙化[3]。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钙化检出情况分析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无钙化、粗钙化检出率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微钙化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钙化检出情况比较[n(%)]
3.讨论
作为一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的主要发病群体为40~60岁女性人群;一旦患有此病,将对患者乃至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及早对此病进行诊断,意义重大。微钙化是乳腺恶性肿瘤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现今诊断乳腺肿块一项不可忽视的参考依据[4]。当前,临床上尚未明确乳腺肿块钙化的实际原因,通常认为和癌细胞代谢机制提升,继而诱发钙质饱和有一定的关系,亦或是与坏死/沉淀癌细胞出现矿化,继而形成磷酸钙相关。以往对于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查与诊断,一般是采取X线检查,但其诊断准确率不高,且很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继而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造成不小影响。因此,采取其他更为有效的手段检查乳腺肿块微钙化,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是十分有必要的。
研究表明:对乳腺肿块患者采取超声检查,有较高的微钙化检出率[5]。超声诊断指的是利用超声检测技术,对人体的相关部位进行测量,以掌握人体的组织结构形态,及时发现疾病,且给出一定提示的一种诊断技术。相较于传统X线检查而言,该诊断技术具有诸多优点,比如操作简单、便捷,无创,敏感度高,分辨率高,且可重复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可较好的显示出微钙化病灶,且和肿块内部的纤维化、脂肪加以识别,同时还能对钙化病灶的分布位置、类型、大小以及形态等加以明确[6]。该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上,优势明显。比如在本研究中,对8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有63例存在微钙化情况;并且,恶性组微钙化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即89.5%vs63.6%。这提示:恶性病灶内的微钙化与癌细胞代谢相关,在癌细胞代谢时,会形成二氧化碳与水,并且癌细胞中钙与磷的含量相对较高,极易在乳腺腺泡或导管中形成钙盐沉积,最终导致微钙化的发生。另外,研究发现恶性组簇状微钙化所占比例明显比良性组高,即70.6%vs10.3%,这可能是因为癌细胞一般源自终末导管上皮,其排列密、腔隙小,一旦出现钙盐沉积,经由超声检查则可发现其呈现簇状分布。
由此可见,对乳腺肿块患者予以超声检查,可较好的检查患者的微钙化情况,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可明确其微钙化分布类型,以便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0):210-211.
[2]柴卫云.探讨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6):15-16.
[3]糜晓瀛,范小明,宋则周,等.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内钙化性质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18,17(02):48-50.
[4]刘翠云,张皓东,陈烨.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8):133-134.
[5]包霞,程大伟,李宏斌.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7):12-13.
[6]郭秋红.超声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64.
论文作者:陈玉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肿块论文; 乳腺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象限论文; 检出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