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_政治论文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_政治论文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问卷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问卷调查论文,党员领导干部论文,状况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批准号04CKS005)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参考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相关调查研究的方案,结合课题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宗旨是为了掌握目前党员领导干部真实的思想状况,从中总结出他们对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现状的真实感受,同时为我们未来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参考。考虑到领导干部的时间比较紧张,这套问卷在设计时完全由单项和多项选择题组成,以期尽可能地节省答卷时间。

为了更好地反映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我们先后在2006年3月到5月间在广西南宁市委党校、中共中央党校的一些班次下发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对象是从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的领导同志,级别从厅局级到县处级。经过细心的统计,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

总共回收答卷249份,其中中央党校回收72份,地方党校回收177份,除去16份不符合要求的答卷(由于单项选择中备选答案设计得过多,许多人在实际答题过程中将其都作为多项选择来做),实际有效答卷233份。(中间有些学员没有按照顺序答完调查表,所以各题的统计数字和总人数并不完全吻合)

对调查所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一、对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大体看法

对于国际形势,我们主要设计了一道单项选择题,即提供了四个比较流行的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看法。在实际的回答中,有91人认为就是美国主宰的全球化,是无法抗拒的,占有效答题人数的39%;另有39人选择了有两种经济全球化的看法: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占16.7%;有33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就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占14.2%;还有60人表示说不清楚,占25.8%。

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将近七成的受调查者看到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抵挡的世界潮流,所以对于中国积极加入全球化的行列的基本国策还是相当认可的。但很多人对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为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所控制的现实感到担忧。对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性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认识不足的,对于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于国内形势的分析,我们主要设计了两道题目。一道单项选择题是问大家对目前社会的整体状况的评价。实际的问卷中,认为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的只有27人,占11.6%;认为“对立和失序现象比较严重”有14人,占6%; 而选择“比较有序,但有高速增长期难免的混乱”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很多”这样折中立场的分别有45人和142人,分别占19.3%和60.9%。

从这样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被调查的领导干部中对于国内形势的认识是比较实际的,认为当前形势“好得很”和“糟得很”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持的是审慎乐观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当前经济的高速增长而盲目的乐观,对于社会建设上诸多体制性的障碍和矛盾有着清醒的估计。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目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另一道是多项选择题,问大家对于目前影响中国发展最紧迫的问题的看法。从选择的人数多少来看,大家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依次是:“三农”问题,195 人次关注,占83.7%;收入两极分化问题,181人次关注,占77.7%;下岗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165人次关注,占70.8%;反腐败和政治改革问题,都是162人次关注,占69.5%;环境污染问题,161人次关注,占69.1%;医疗问题,159人次关注,占68.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53人次关注,占65.7%; 教育和科技发展落后的问题,150人次关注,占64.4%;信仰危机问题,134人次关注,占57.5%;台海问题,131人次关注,占56.2%。

从大家关注的兴奋点来看,基本上证明了目前全党上下的思想是比较一致的,位列前三位的问题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三农问题”、收入两极分化问题、下岗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反腐败和政治改革的问题,大家也十分关注,可见这一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干部认识都是比较清醒的,这也为我们从体制上遏制腐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这题的回答结果也可见,作为实际工作的领导者,各级领导干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关系社会公平的国计民生问题比较重视,对于离经济基础和实际工作较远的问题则不太关心。

二、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尝试,更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时刻注意学习,及时补充精神营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三个单项的选择题。

第1题是问受调查者阅读理论书籍的频率。有111人选择了“每年几本”的速度,占47.6%;选择“每月一本”频率的有77人,占33%;选择“每周一本”频率的有14人,占6%;选择“很少看的”选项的有29人,占12.4%。这和我们平时了解的情况也是比较吻合的,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还是比较重视理论的学习的。但是因为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他们真正能够抽出来看理论书籍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真正能够高速度、高质量经常读书的和从不读书的都是少数。

为了间接了解领导干部的知识面和理论水平,我们设计了两道单项选择题,一是对于目前思想界讨论热烈的两种西方学说,“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区别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有123人选择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是很清楚”,占52.8%;有75人选择了“不是很关心”,占32.2%;只有6人承认自己有一定的研究,占2.5%,有16人承认听过专家的讲解,所以比较清楚,占6.9%。

二是对于迄今为止大家仍在不断摸索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有65人选择了“市场经济不分姓社姓资”,占27.9%;有78 人认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占33.5%;有6人选择了“说不清楚”,占2.5%;还有6人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有更多的优越性”,占2.5%。

从这两道题的回答来看,我们的干部在理论学习上的时间还是比较有限的,面对现实中的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老师,三是没有资料,很难静下心来,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实际工作是很重要,但如果理论上不搞清楚,一遇到实际的困难,思想上就容易产生模糊认识。所以建议有关部门针对干部的实际需要,更新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使我们的各级干部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

三、对于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现状的评价

意识形态是个相对比较“虚”的概念,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果也只有通过其它的物质载体才能为大家发现和认可。我们主要从社会整体思想状况、基层或者所在党支部的工作实绩、新闻宣传文化工作这三个方面来了解领导干部的看法。

首先是对我们社会的整体思想状况的认识,在这道单项选择题中,有86人选择了“比较多元化,不同思想之间的斗争和对立很明显”,占36.9%;有70人选择了“比较稳定且主流是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的”,占30%;有45人认为目前已经“出现了信仰的真空”,占19.3%;有29人认为“各种宗教和西方思潮影响不断加大,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强势地位”,占12.4%。可见大多数人都认为目前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比较激烈的,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外来思想的影响和社会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已经受到了真正的挑战。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完全失去其强势地位,这说明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从总体上看是有很大成绩的。

其次是对于基层或者所在党支部的评价,有90人选择了“能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经常开展活动”,占38.6%;有24人选择了“能够出色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发挥坚强的堡垒作用”,占10.3%;有76人选择了“基本完成上级任务,但组织比较松散”,占32.6%;另有36人认为“离合格的党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占15.5%。如果将前三种答案看成是优、良、及格三种标准来看,有81.3%的被调查者认为基层或者所在党支部活动是合格的。但要是从优秀与否的角度看,几乎是一半对一半的。可见,基层党支部的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尤其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顺利地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的水平上,真正做出创造性工作的不多。

再次是对我们的舆论宣传和文化工作的评价。我们设计了两道题,一是对于电视栏目的喜好,我们选择了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的一些名牌栏目作为备选答案。由于是单项选择题,答案有些过于集中了。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领导干部中最关注的还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名牌的新闻、政治、法律类的专业栏目,有143 人选择了《新闻联播》,占61.3%;24人选择了《焦点访谈》,占10.3%;17人选择了《今日说法》,占7.3%,远远超过其它选项。另有30人选择了《探索·发现》,占12.9%;8人选择了《杨锦麟读报》占3.4%,5人选择了《实话实说》占2%。而对于《小莉看世界》、《财富故事会》、《综艺大观》选择的人都很少。由此可见,我们的新闻宣传的主渠道是畅通的,在干部群众中还是有很强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的。但也可以看出,两类节目比较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一是新闻性、知识性的节目,这样可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二是知识性、专业性的节目,这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最喜欢看的。

另一道题是对电视连续剧的选择。主要是考察主旋律的影视作品的市场认可程度。有104人选择了《亮剑》,占44.6%;35人选择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占15%。对于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选择也不少,《雍正皇帝》有23人选择,占9.9%;《宰相刘罗锅》有25人选择,占10.7%;《大宅门》有14人选择,占6%。而对来自国外、弘扬儒家文化的《大长今》有14人选择,占6%,对于反映现实群众生活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有7人选择,占3%,最少的是完全娱乐化的《还珠格格》,有4人选择,占1.7%。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家对于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主义、奉献主义精神的电视剧还是情有独钟的。尤其是对《亮剑》的喜爱,其中的英雄形象是一个另类的、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英雄。这也反映了我们在文学艺术创作上的不断创新是主旋律作品为人接受和喜爱的前提。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对于现实题材的创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发掘更加深入,这才是我们的主旋律作品的真正生命力所在。

四、对今后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思路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类选择题,一类是显形的,就是直接询问学员对于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观点和看法;另一类是隐形的,就是通过询问学员自身接受外界信息和对于新闻传媒的看法,折射出对于今后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路。

显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多项选择题中,在回答当前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时,有193人次选择了“虚事实做, 通过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帮助和教育”,占82.8%;184人次选择了“广大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占79%;180人次选择了“面对面的谈心和深入交流”,占77.3%。而对于“典型宣传和正面报道”,只有144人次选择,占61.8%;对于“由党中央发动的全党范围内的大规模党员教育活动”,有132人次选择,占56.7%,对于“正常的集体例会和学习制度”,只有12.9人次选择,占55.4%。可见尽管这些方法总体上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前三项和后四项之间还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分。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都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有实效,就一定要说实话、办实事、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实实在在地了解群众的疾苦,实实在在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实际困难和思想矛盾。同时重视领导干部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充分反映了受调查的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的清醒认识。而对于后几种方式的认可程度有所下降,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今天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有流于形式主义之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不能满足党员和群众的实际需要。

在问到对于部分群众中出现的信仰危机的原因的分析时,最多的答案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腐败现象的屡禁不绝”,都是170人次,占73%; 其次是“对于人民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教育放松和削弱了”,153人次,占65.7%;紧接着是“政工队伍的缺位和方法的陈旧”,147人次,占63.1%;“社会快速发展中的自然现象”,146人次,占62.7%;“改革开放中西方思潮的侵袭”,143人次,占61.4%;最少的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没有与时俱进”,119人次,占51.1%。由此可见,大家认为信仰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因来说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观念冲击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内因来说是我们自身政工队伍的组织建设和方法建设上的薄弱,尤其是我们的反腐败工作没有真正做到标本兼治。社会高速发展中的自然现象、来自于西方思想侵蚀的、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没有与时俱进的,这些都是次要的因素,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的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这是把到了问题的命脉。

对于隐性问题,主要是设计了三道题:当今领导干部接受信息的主渠道、当今领导干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眼中最可宝贵的素质。

首先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只有搞清楚了信息的渠道,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其产生影响。在接受信息主渠道的单项选择题中,有118人选择了报纸,占50.6%;58人选择了因特网,占24.9%;50人选择了电视,占21.5%。这是三种最主要的接受渠道。选择书籍、广播、收集短信和朋友聊天的都很少。这和我们平时的观察是相吻合的。报纸作为传统的平面媒体,在领导干部的信息来源中还是占据了绝对主力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电视,位居第二。这既反映了我们的领导干部本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对于新兴媒体接受程度很高,也要求我们在舆论引导的时候要加强对于新兴媒体的建设,在网络上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舆论高地。

其次是对这些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察。这是一个比较内化的问题,很难让人直接回答,所以我们就提供了一些谚语和名言,让他们选择最符合自己人生理想的,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来折射他们自己的理想。结果发现选择最多的是三类,一是将自己的个人奋斗和国家、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有41人选择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占17.6%,40人选择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占17.2%;二类是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抱着一个平和务实的心态,如有61人选择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占26.2%;20人选择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占8.9%;三类是选择在现实中积极进取,有41人选择了“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占17.6%;有9人选择了“时势造英雄”,占3.9%。而对于利己主义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有2人选择,对于得过且过的“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也只有8人选择。占3.4%。从总体上看,当代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和精神境界总体上看还是比较高的,既积极进取,又平和务实是他们的最大特点。真正抱着利己主义和完全不思进取的人都很少,选择积极进取,同时将自己的个人奋斗和党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的还是主流。

最后,在对于今天领导干部最宝贵素质的单项选择题中,有98人选择了“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占42%;78人选择了“群众观点和奉献意识”,占33.5%。这是选择人数最多的。其次有18人选择了“领导艺术和人际沟通能力”,占7.7%;10人选择了“大局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占4.3%;9人选择了“执行能力”,占3.9%。几乎没有人选择“外语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可见,我们在被调查的领导干部中,最重视的一是创新意识,二是群众观点,这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的。但对专业技术素质和外语水平的漠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们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今后的努力方向。

标签:;  ;  ;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