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应注意五个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注意论文,五个方面论文,物理实验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物理实验及其教学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学及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三年来,安徽省初中升学物理考纲规定的17个实验的课题虽未变,但中考实验题型已由单一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结论的考查走向条件、过程、设问、猜想、结论均开放的综合能力考查.这就要求学校、教师不仅要创造条件把教材中所规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齐开足,而且要努力开设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课外实验.
让学生掌握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固然重要,但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还必须注意以下的五个方面的研究.
一要注意“同一器材、多种用途”的研究
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实验器材的潜力,培养综合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对弹簧测力计可测得什么(重力、物重、质量、拉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等)的研究,如一块平面镜除可成像整容外,还有何作用?(改变光路、测大树的高度等);再如医用的注射器,不仅可演示大气压的存在性、方向性,还可以演示低压沸腾、潜水艇模型的浮沉、压缩气体做功实验等等.又如滑动变阻器既可以调节电压,改变电流,又可以保护电路、作定值电阻用,等等……
二要注意“一物包含多种知识”的研究
2002年中考物理第13题:“请指出电工常用的钢丝钳中所用的两种物理知识”,其实何止两种?(有“绝缘”、“杠杆”、“压强”、“摩擦”等知识,这就告示着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中了解装置、器材的结构、原理,在平时的生活中指导学生注意生活用品,了解其结构、原理,让他们感知物理就在身边,以培养他们热爱物理、热爱生活的情趣.如实验室中的继电器把弹性形变、杠杆原理、电磁现象等知识融为一体;如生活中内燃机将做功、能量转化、噪声与环境污染等知识融为一体;再如上学骑的自行车,将杠杆、轮轴、摩擦、声音等知识融为一体;又如生活中的打火机将能的转化、液化与汽化、增大有益摩擦、省力杠杆及减小压强等知识融为一体.
三要注意“一个问题、多种途径”的研究
一个物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不只一种,关键是我们的教师要善于点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要知道一固体的体积大小有几种途径?(直尺测量法、量筒排液法、公式V=m/ρ法、弹簧测力计称量法等);再如测一未知电阻有通过伏安法,在伏安法基础上用已知电阻代替电压表法,用已知电阻代替电流表法等,且每方法中又有多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请同学们课后解决同一问题,谁的方法又多又好,谁就是优胜者.
四要注意“一组器材、多种问题”的研究
2001年中考物理第29题:“给你一把直尺、一只弹簧秤、一支温度计和一块秒表,你能用这些测量工具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直接和间接测出哪些物理量(要求至少说出6个能被测的物理量)”.其实这题当然不止测出六个物理量,这类试题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多方面挖掘学生多向思维的潜质.如:给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灯泡、未知电阻各一只、电池若干节,你可测得哪些物理量(电流、电压、未知电阻、灯泡的功率、总功率及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等).
五要注意“类同问题、因质而异”的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中,往往在解决许多类同的问题时,所需的器材可能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其实验过程要符合科学性,往往不尽相同.通过这类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意义重大.如华东版的初二物理《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要解决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两个问题,所需器材除金属块、细线外其余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水)均相同,为了减小误差,前者应是先测金属块质量后测金属块体积.而后者应是先测出烧杯和所剩水的质量m[,1],再将杯内部分水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V[,O],最后测出烧杯和所剩水的质量m[,2],求出:ρ=;再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就应根据待测电阻大约的阻值,确定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为宜.
物理实验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的教师善于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心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研究水平就一定会提高.
标签:科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