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马金忠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马金忠

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相关要求以及能源危机的加剧,社会各界都在不断加大供热改造和能源节约的步伐,以此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电厂供热工程节能改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厂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需要相关人员给予充分重视。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运用分析

引言

就目前的热控装置的运行模式而言,多数操作模式均采用了自动化设备,结合自动化的操作模式,提高了中心的控制效率。而自动化热控系统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报警系统问题、关联母线管道问题以及相应的维护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热控系统失衡的现象。因此,需针对各类故障问题进行功能优化,结合参数控制的方法,促使热控保护装置的问题能得到实践优化,从而降低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

1热电厂发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热电厂中的发电工作拥有十分严谨的工作流程,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应该小心对待,避免打破其中任意一个流程顺序,假如其中任意一种流程顺序遭到破坏,就会产生极大的损失。首先通过锅炉制造出一定压力条件下的蒸汽,随后利用主体阀门进行综合调控,将产生的蒸汽运输到汽轮内部,随后通过汽轮的运转将所产生的蒸汽能量转化成一种动力机械。随后就是发电流程,正常的发电形式都是火力发电方式,包含主接线和电机班等内容,其中天然气与煤炭等燃料是进行发电工作中所使用的基础能源。热能动力工程主要是一种将工程物理学作为核心基础的工程种类,这种课程研究的重点就在新型动力机械研究上,注重在新技术研发推广基础上,促进化学能朝着动能方面进行高效转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话题,从而导致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可再生能源与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新时期的发展重点。通过分析热能动力工程相关原理可以发现,其中的影响因素除了内部进行能量转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稳定性问题外,还包括热电厂整体运行状态的影响。

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运用要点

2.1 PLC技术的应用

(1)可编程控制器PLC在电厂热工保护系统的构成。在热工保护系统中应用PLC技术转变了传统的结构模式。PLC控制器与上位计算机是系统的重要内容。上位计算机通过电缆与控制器链接,不同的型号中应用不同的电缆。整体上来说,PLC热工保护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以及生产车间中都会影响可编程开工至系统。在电厂热工保护系统的改造中应用PLC技术,主要就是通过CPU机架以及扩展机架共同构成。

(2)功能实现方式。PLC在电厂热工系统的改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其改造之后结构简单,沟通便捷,提升了整体的及时性与稳定性。PLC与电厂热工系统在实践中将PLC控制器作为主要的核心,通过上位计算机传达启动以及停止等信息内容,在信息达到控制器之后,根据具体的要求编制梯形图逻辑回路。而上位计算机以及PLC控制器的信号具有对应的规律特征。在电厂运行中要通过热工保护系统执行系统的RD控制操作,通过输入信号,对信号进行编码处理,进而对应操作处理。在PLC控制器中主要通过串行通讯格式实现信号的有效传递,可以进行奇偶校验位、停止位以及数据位等不同的功能。

(3)基于PLC技术为支持的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为了有效控制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热工保护系统的不足,要综合实际状况为基础,合理应用PLC技术手段。

2.2优化接地控制技术

对于接地控制技术的优化方案,需采用可视化的模型分析出区域内的最大磁通量,以确保感应电流在额定的功率范围之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需采用严谨的技术分析出组件的地理位置情况,运用综合物探技术进行故障审查,从而确保设备功能的稳定性价值。特别需要注意拓展一套稳定的地面组套防护装置,基于系统的监管流程和可编制的管理方案进行技术优化,从而降低地面阻值方面的影响。同时,接地操作模型务必结合对应的逻辑差异功能进行整改分析,对不科学的部位进行操作与整改,降低由于技术性问题而导致开关设备的负面影响。特别需要注意接地操作中需采用严谨的技术分析DCS的技术功能,综合上述DCS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与优化,从提高中心控制的实践效率。另外,技术人员需针对L、N、E三线的接线模型进行技术分析,结合信息源结构形式与信息获取技术进行整改操作,保证接地网络能够与控制系统相互协调,这对于降低由于地面干扰问题而引发的接地网络问题有积极意义。特别需要注意对接地绝缘因子系统和热控装置中心的线路连接章程进行技术分析,这对于降低感应磁场异常现象对线路功能破坏的出现概率有积极的意义。最后,对于后期检修技术的优化操作,务必依据设备的元件模型和工程设计方案内容进行实践优化,针对中心设备的运作进行功能维护和技术保护,完善DCS的后期自我保护、自我预警、自我检修技术,针对软件、硬件、保护设备的问题畸形屏显预警,从而提高中心防范的意义。

2.3低真空的供热改造

低真空供热改造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实际的运行价值大,使用的效率也很高。其优点包括改造中无需过多的投资,改造方案也比较容易实施,并具有成熟的理论系统和技术水平。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点,使得适用的范围有限。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电热负荷的差异性会很大程度影响到供热方案运用中的新气量,所以在供热负荷比较稳定的环境中才可以实现良好的运用。

2.4应用重热

多级汽轮机是当前电厂动力生产的常用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多余热量。在节能降耗理念下,如何收集这部分多余热量并加以利用,成为一大难点。就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来看,尽可能将多余热能进行转化,提高动力的转化效率,将对整个电厂的生产效率产生积极作用。落实到具体实践上,合理利用重热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热能的转化效率,确保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效果。基于多级汽轮机每一级都会产生热量这一特性,将上一级热能转化过程中的剩余热能进行收集,并在下一级转化过程中加以合理应用,是重热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此外,结合实践经验,对汽轮机的重热系数进行控制,确保其在最佳范围内,还可进一步提高重热利用的效果。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当下重热的比例仅为6%-10%,由此可见,对于重热的比例,还有很大挖掘的空间,对此必须要加强对重热现象的重视,降低在传输之中的热能损耗,提高热能的应用效率,进而实现节约能源,降低供热成本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热电厂领域快速发展下,热能动力工程在电能生产环节应用重要性更加凸显,需要行业认识到这一功能运用优势,借助新的管理手段,建立起智能化企业。利用热能动力工程,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促使热电厂走上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作用,加快热电厂技术创新速度,通过合理选择重热系数、科学选择调配方式等措施的实行,能进一步提高热点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佳亮,丰鹏海.浅析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民营科技,2018(09):58.

[2]徐乐生.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7):145.

[3]屈小亮,李亚军.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146.

[4]梁朋雲.电厂供热工程节能改造方案探讨[J].门窗,2018,15(5):22-23.

[5]朱斌帅,张赟.电厂供热节能改造方案探讨[J].发电与空调,2016,35(1):12-15.

[6]刘聪.山西漳山电厂机组供热改造工程分析[D].2016,15(5):112-113.

论文作者:马金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马金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