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分析论文_傅骏俊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分析论文_傅骏俊

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 杭州市 310011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找出其专业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低碳经济的建设,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而轨道交通的发展就日益迫切,建设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对节能减排,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发挥等具有重要作用。 而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就将面临者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已经为其发展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将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我国扶持项目中,以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人才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才数量与质量欠缺。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下,也拉动了建筑施工、特殊机械等方面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产品质量、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市场竞争的格局比较稳定。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较快,相关的建筑企业、设备公司也因此受益,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其运营管理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四类:工程技术类;运营管理类;安全保障类;商务拓展类,这些职位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城市轨道交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会应用到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工作人员就需要具备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就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来讲,这并不是传统的企业管理,而是需要具备轨道交通行业组织、运输、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而且人才的工作能力、技能水平和企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的分类

(1)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业的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车站的运营管理工作,比如,安全管理、站务管理、票务管理等工作,要求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以及基本专业的知识。

(2)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的技能型人才。主要负责车辆、车站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

(3)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工作的人才主要复杂列车驾驶的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机车车辆的系统构成和基本的维护技能。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进行教学的依据,而人才规格则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和其他教育的区别所在。根据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理念,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专业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满足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从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文修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需要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人才搭建实训基地,进行订单式培养,和企业加强合作,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招生、培养。加强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对接。

1、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本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敬业爱岗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能够掌握轨道交通专业的客运组织、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票务管理等实用型专业知识,具备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的操作技能,具备综合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服务面向。就业单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地铁运营公司等。就业岗位:客运、行车值班员,售票检票人员、乘务人员、安全运行监督员、维修人员、值班站长、车站站长、安检人员、车站管理等。

四、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1、缺少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城市轨道交通是当前的新型行业,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少。而当前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院校,主要有这三类:交通、非交通类院校、传统铁路院校。由于这是一个新兴行业,各院校教学体系的建设、专业课程的设备、职业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另外,在专业中存在缺乏整体性规划指导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和相关企业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没有做到校企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对接。

2、就业单位比较单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人才的就业面向,主要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周期较长、投资较大,所以对于人才的需求就具有周期性特点,而且有属地化特征,也就导致就业对口率不高,市外、省外就业难的问题出现。

3、单打独斗,无法形成社会效益和规模效应。当前,除了传统铁路院校,为了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构建的城市轨道及传统专业之外,其他院校设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都比较单一,而且城市轨道交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多方面、多专业的人才,所以人才培养无法包含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就难以树立品牌,无法形成社会效益。

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对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而言,是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设计的,以提升学生们的文化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促使学生们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工作技能和能力。但是部分课程内容只是普通课程内容简化,其中的理论知识较多,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就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的不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力度,没有全面实施职业素质的培养。

2、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当前的新兴行业,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缺口较大,高校中即使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但又缺乏专业教师。根据当前的教师队伍来看,缺乏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教师,大多数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训的能力不够。所以鼓励广大教师去企业任职,学习专业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或者凭请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校开展讲座,互相交流提高。

3、开拓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专业。比如,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维修、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等专业,促使高校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形成品牌,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宛平,吴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9(2)。

[2]陈志澜,泮红,吴维彪。高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3] 李健艺,李亚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作者简介

傅骏俊(1990-10-25),男,汉族,籍贯:浙江省杭州市,当前职务:行车控制主任,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论文作者:傅骏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分析论文_傅骏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