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会出现不同性质的技术缺陷,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施工企业要不断完善施工工艺,规范施工操作,不断总结施工经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可靠性,确保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存在问题;控制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升,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企业要注重从整体上提升施工质量,才能打造高品质的住房,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尤为重要的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对房屋建筑质量影响很大,并影响着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对此要加强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将各方面措施做到位,确保施工质量与计划目标相符,这样才能推动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 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硬化前水泥浆在混凝土中起到润滑的作用。等到混凝土硬化之后,之前具有易和性的水泥浆又具有新的属性,其把混凝土中的骨料凝结在一起,此时,又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混凝上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时间最长的工作,会消耗大量的工程建设资金以及机械设备。建筑工程相比较其他工程有着很大的区别,需要的混凝上是多级混凝上,各项施工工作交叉展开,所以对施工者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是混凝土工程中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一定要不断加强,尽量控制裂缝的出现,不断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后期的养护工作也要做好养护,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
根据现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建筑施工单位主要采取的是已经制作好的商品混凝土运用到施工中去,这样就减少了材料的运输环节和混凝土的搅拌环节,缩短了建筑时间。但是拌和好的混凝土由于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环节就比较容易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例如水灰比增高、混凝土变稀等等。虽然混凝土变稀或是水灰比例增高,不能保证其质量,但是混凝土如果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的话,会因为使用到的粗、细集料中含泥量过大而导致清洗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这样也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
2.2 施工工艺造成的混凝土问题
2.2.1 模板工程问题
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需要安装十分精密和严格的模板组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但是根据现在我国的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十分缺乏有针对性的防护方案设计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卸,而我国对这方面的施工也没有严格的规范标准说明。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模板的制作环节、拼装环节及和模环节等的没有精确度的依据,这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变形及开缝,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出来的构件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例如,变形、麻面等情况,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发挥。
2.2.2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中的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搅拌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过短发挥不出充分的水化反应,对建筑后期成型的材料强度及性能不能提供保障。混凝土浇筑部位欠缺、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振捣不密实等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质量的关键问题,会造成建筑物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3 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3.1 加强采购质量控制
为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需要使用各项性能合格的建筑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质量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对此,在开展混凝土采购、验收、检测、配置等工作时,需要将国家相关标准落到实处,同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避免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在采购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选择有质量保证和国家认证资格证的厂家,同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必须符合设计方案中制定的标准。对于混凝土的采购,要根据建筑企业标准采购流程购进混凝土,如果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3.2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等影响很大,若是水泥土强度出现波动,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发生变化。各级石子超径颗粒含量的改变,会让混凝土级配发生变化,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带来变化。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水灰比,要想确保混凝土质量,生产时要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验,确保与技术性能指标相符。骨料若存在有害物质,超出规定范围,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对水泥水化造成妨碍,让骨料和水泥石粘结被削弱,和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害膨胀物质。砂子含水量在干炒法以后,按照测定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内集料用量、实际用水量等进行调整。若是相同标号水泥活性发生变异,在胶砂强度试验快速测定以后,按照水泥活性结果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水泥、砂、石子等性能指标要满足规范要求。
3.3 配合比质量控制
混凝土要按照实际运用的原材料作出配合比设计,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作出试验和试配,确保与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要求相符,避免出现经验配合比情况,必须经济合理原则。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砂、石实际含水率与配合比设计相比,经常出现一定的差异。对此在混凝土拌制之前,要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同时结合测试结果,对材料用量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只有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符合房屋建筑工程各项要求以后,才能开展混凝土搅拌与浇筑等施工。
3.4 搅拌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搅拌期间,应加大对原材料计量的控制力度。对砂石料而言,必须确保每次过磅称量,不能采取小车划线作记号的体积法。要将水表设置在搅拌机上,不能只根据经验、感觉等对用水量进行调整。对外加剂而言,要提前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不能使用铁锹等随意添加,并认真抽查各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有无离析现象等。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选择计算机计量搅拌站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为配合比提供可靠保障。
3.5 增强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
第一,增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对其质量管理行为进行规范,是提升混凝土质量控制效果的有效手段。对工程管理人员而言,其发挥着对施工人员的领导作用,保证质量管理行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能够确保真正将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此,建筑企业要定期开展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让他们掌握更加丰富的专业管理知识,帮助他们尽快树立起正确的管理思想,能够科学合理运用管理方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第二,施工人员对房屋建筑工程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也需要增强质量意识,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对施工单位而言,需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与混凝土技术,可以邀请专家举办培训讲座,或者是由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同时让施工人员作出试验性操作等。这样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才能得到增强,并提升混凝土技术水平,保证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人们对自己的住宅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各种项目中混凝土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丁保国.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3):8-9.
[2]徐瑞娟.探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14):119-120.
[3]田佳良.对农村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9):230.
论文作者:邵淑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