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猛增长,从而导致各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交通问题。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准点、运量大、舒适等特点。基于此,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设计实践,从乘客的角度来发现我们设计中仍存在的不足,关注乘客的生理、心理、人文等方面的需求。从地下环境空间心理学来分析乘客的行为特征,力求给乘客营造一个功能合理、接驳方便、流线便捷、环境良好、安全舒适的人性化交通空间环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交通接驳;公共区
1. 引言
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为各大,中城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将乘客需求放在首位,以乘客为中心,从乘客的角度来发现我们设计中仍存在的不足。为此,在对最能反映人性化设计的站内公共区平面布置、站内垂直交通组织、站内环境设计以及地铁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驳等方面的车站建筑设计中采取措施,实现让乘客出行更便捷、更舒心的目标。
2.1 与行人的换乘
步行是短距离出行最基本的方式,改善步行条件将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公共交通系统中,步行起到了短驳和换乘的作用,是地铁乘客进行换乘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设置行人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等设施,为乘客创造一个安全、便捷的步行环境。在与大型商业、公共建筑、大型枢纽连通的车站,还可以设置自动人行道等设施,为行人乘坐轨道交通提供方便,保证行人换乘的安全性、通畅性及舒适度。
2.2 与非机动车的换乘
非机动车在城市交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机动车的换乘客流来源一般在距车站 500m~2000m的范围内[1]。在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中,应考虑在车站附近设置一定规模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地或设施,以方便市民换乘城市轨道交通以到达目的地。其停车场地应结合车站出入口周围的用地和建筑物情况进行设置,这样方便乘客在较短距离内实现换乘,节省换乘时间。国内大部分较发达城市已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可在地铁车站出入口附近设置网点,方便市民及外地游客的出行。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有利于乘客利用非机动车进行二次换乘。
2.3 与机动车的换乘
机动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包括公交车、出租车以及私家小汽车。常规公交线路及站点,应尽最大可能与轨道交通线路衔接起来,以地铁线路为轴线形成“鱼骨”结构网络,并且调整与轨道交通线垂直的公交线路,使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紧密衔接,缩小换乘距离。在规划设计时,将公交车站设置成港湾式停车站,尽可能靠近地铁车站出入口,并分别留出一定的集散及缓冲空间。公交站场宜置于离地铁站点 200m 范围内[2],并应建立便捷的人行通道。在私家车与轨道交通衔接规划中考虑在城市外围区合理配置社会停车设施,形成“停车 + 换乘(P+R)”模式,为私家车提供方便的换乘条件,有利于轨道交通吸引大量原来使用私家车出行的客流,降低道路机动车交通量,缓解中心区道路压力。只有轨道交通与其他出行方式密切衔接,实现“无缝衔接和零换乘”,才能有效提高轨道交通的辐射吸引力及客运功能。
3 有效、便捷的站内交通组织地铁车站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地做好客流组织,使乘客能够安全、便捷、舒适地乘降和换乘。所以,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坚持将乘客需求放在首位。站内交通组织的人性化,主要包括站厅、站台公共区合理的交通流线,站内垂直交通设施、换乘流线等细节。1)公共区的布置尽可能使乘客使用便捷、顺畅。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客服中心、安检应结合客流流线及楼扶梯的方向合理布置,使车站公共区的功能分区明确,减少客流进、出站流线的交叉。2)对于换乘站而言,车站内的换乘设施(楼、扶梯及通道)的通过能力除应满足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通过能力,应尽可能的适当加大换乘楼梯、换乘通道的宽度,以确保换乘区域流线顺畅、便捷以及满足高峰时组织单、双向客流的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针对车站主导客流行为特征的差异化设计
针对不同的主导客流构成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需求,对车站设施配置标准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会对车站建筑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与长途客运站、火车站、机场形成换乘的枢纽站,乘客携带物品较多,对车站环境较为陌生,通行速率较低,对人工服务需求比例较高,对建筑空间环境有视觉通畅及空间尺度上的需求。另外,对于以上、下班通勤、休闲、商业为主导客流的一般车站,乘客行为特征却有着较大的差异,乘客对车站环境较为熟悉,能够较快适应局部设施故障,携带物品很少,通行速率较高,对车站辅助功能需求较低,对车站空间的文化氛围无特殊的要求。上述两类车站对车站通行服务设施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不同类型车站主导客流的不同行为特征,对自动扶梯、楼梯、检票机、人工客服中心和出入口通道等站内通行设施的配置标准应有差异化的设计。
5 车站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还反映在舒适度和识别性方面满足乘客的需求。车站室内装修是车站设计的点睛之笔,可结合车站的结构型式、功能定位和周边环境进行装修设计。由于地下车站内部空间形体比较单一,站内空间环境设计更多依靠的是装修的变化。在有限的单一空间内,应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达到变化的目的,或者利用装饰材料的不同机理组合,显示其空间形态的变化。有些车站通过主体结构型式的变化使地铁车站内部空间显得更加丰富,例如车站公共区采用中庭的设置,将站厅站台空间有效地连通,使整个公共区空间更加的宽敞,乘客置身其中不会产生压抑感。对于一般形式的车站,车站空间布局确定之后,可结合既有空间进行因地制宜布置一些绿化、小品、灯光、文化墙及色彩变化等,营造人性化的室内微空间,使室内空间变得更加舒适宜人。如一些特殊车站,车站上部为广场或绿地,在车站顶板设置天窗,可结合周边的景观环境,将阳光、绿化等环境引入车站内部,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还大大改善了车站沉闷、压抑、单调的空间环境,为乘客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现如今,城市轨道交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它更多的折射出了一座城市背后的文化。地铁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地铁空间设计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含义和美学价值。目前,部分城市在进行地铁车站装修设计时,多结合本条线路在城市中的敷设路径,将车站的装修风格与各车站周边的人文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站内环境为外部环境的延续。
6 车站标识及导向设计
标识及导向系统是体现地铁车站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利用简单的文字、图形、色彩等措施组成指示标牌,设立在醒目重要的位置,把最全面、最清晰、最易懂的车站信息提供给各层次的乘客,使乘客能够有效、便捷、轻松的阅读信息,从而得到指引。为了更好地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地铁站内交通导向标识系统可以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行完善:站外导向标识、站内导向标识以及站内外导向系统的合理衔接。1)站外导向标识主要是起到指引、确认的作用,一般设置为地铁指示牌、与其他交通的衔接换乘指示牌等。建议在车站500m 左右至车站出入口增设连续的导向标志牌,将外部乘客有效的引导至地铁站进行乘车。2)站内导向标识主要是引导乘客上、下车,进、出站等一系列的行为,也是目前设计较为侧重的地方。站内标识要做到连续、间隔均匀、指向明确。导向的信息量要少而精、简洁而明确、重点突出,使行人在短时间内快速判断自己的行进路线,避免拥挤、盲目寻找以及从众行为的情况发生。3)站内、外导向系统的合理衔接是导向设计容易忽略的地方。乘客在地下空间内方向性较差,结合人的心理特点,乘客在陌生走行环境下心理是紧张、慌张的。例如在选择出站路径时最容易发生行走折返、重复询问等现象。如在付费区流线范围外的合理位置以及非付费区每个出入口通道口增设导向信息栏,尽可能全面的反应每个出入口地面周边的道路、建筑物、换乘接驳信息,乘客可以根据其信息选择最合理便捷的路径。一个人性化的标识导向设计可以大大方便乘客的出行,能够帮助乘客正确快速的识别并到达目的地,有助于形成地铁车站内良好的的客流秩序,同时也是消防灾害情况下乘客安全疏散的重要保证。
7 无障碍设计地铁车站的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更能体现现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无障碍设施,涵盖无障碍设计的全方位。主要包括无障碍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导盲道、客服中心柜台等,甚至车厢内的专用座椅和轮椅停放位等的合理设置。车站内部盲道的设置应保证其连续性并与外部市政盲道系统连接为完整的体系。另外,还应充分考虑车站出入口、楼梯、栏杆、扶手、休息区座椅、站台候车区以及其它配套服务设施等各个部位的细部设计。
参考文献
[1]周琦,汪坤,祝遵凌.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云南双江南勐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4):40-43,53.
[2]王景,秦志成.地域性植物景观在城市道路中的设计—以云南元谋县城特色规划研究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9(18):267-272.
[3]兰超,赵画.保护城市地域性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J].美术向导,2010(3):54-55.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车站论文; 乘客论文; 站内论文; 地铁论文; 客流论文; 导向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