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跃
身份证号码:45010619751117XXXX;南宁市天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是体现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方式之一,它的建立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还加快了市政工程的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市政工程的一些通病也开始暴露出来,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及时分析并解决。本文主要对市政公用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给市政公用工程通病的解决提供借鉴,带动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引言:市政公用工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实际进展中由于施工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市政公用工程存在了很多质量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了满足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积极做好市政道路的管理,减少市政公用质量通病的出现,带动城市化发展。
1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分析
1.1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问题
施工技术是影响施工质量的直接因素,由于城市施工面积有限,而且很多市区的施工现场都不能进行封锁处理,不能控制施工现场的人流量和车流量,导致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经常存在施工面狭窄问题;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中的一些管道、路线、热力管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理、下水管交错铺设,对施工产生了严重影响,成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除此之外,很多市政公用工程在建立时,经常会划分为许多独立的施工路段,导致施工作业比较分散,增加了施工难度。
1.2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很多偷工减料
市政公用工程是一项资金消耗较大的工程,而且很多施工的进展都是利用招标完成的,招标竞争市场非常激烈。很多参与招标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中标,经常采取降低施工价格的方式获取中标资格,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获得利益,经常在施工中使用劣质材料施工,同时还存在很多偷工减料现象,给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造成了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2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
2.1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质量与施工各个环节具有重要联系。在社会转型的影响下,传统的市场机制已经不能市政公用施工发展需求。现阶段,必须对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可以联合企业、社会等共同完成。但是现在很多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市场,采取的市场管理方法都不能满足施工需求,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理,存在明招暗定等行为,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阴阳合同、倒手转包等现象,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质量存在了很多质量问题。
2.2监控能力不强
由于很多监理人员存在技术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市政公用工程的监控不能全面进行。很多监理人员经常将监控重点停留在施工环节,对于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的监管比较松散。监控时通常采取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没有形成统一的现场监控和数据分析。而且此种监管方法经常应用于施工过程监管,对施工其他部分并不能进行监管。进行定期抽查时,经常进行一些常规检查,而且以委托检查为主,主要由施工企业自带样品进行检查,此种监控方法并不能保证样品的可靠性。
2.3施工队伍技术力量不足
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要求非常严格,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才能胜任,进而保证施工质量。但是从目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很多从事施工的人员都存在技术不过关等情况,进行技术抽查的时候,经常存在弄虚作假等现象,施工人员技术力量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必须及时进行监管并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法律法规不健全
市政公用施工的顺利进展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随着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发展,我国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政策法规还有一些地方不健全,依然不能形成统一的监控体系。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市政施工质量的全方位监管不全面,容易造成施工企业自控力差,施工敷衍等现象。
3提高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3.1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市政公用工程的起始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进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时候,必须利用管理方法对施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管;积极做好施工中的组织设计;按照施工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保证施工中制定的各项目标都要顺利完成,满足施工实际需求。制定施工质量管理计划后,还必须得到施工管理部门认可并批准后再进行施工。选择施工方案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市政管理部门和监理单位的图纸设计,最后深入到施工场地,对施工环境、施工细节等问题进行确定,及时检查施工机械和材料的质量,保证与市政公用工程相关的因素都可以得到控制。
3.2管理好进场材料的质量
只有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最终实现施工效果。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比较复杂,施工材料也比较多样,进行施工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时候,可以从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选择、厂家选择等方面进行实施,同时还要保证每项进场材料具有检测报告。完成材料选择后,还需要在施工中对施工材料进行随机检测,可以从材料规格、材料数量、材料生产日期等方面进行检查,进行检查的时候,与专业检查人员协同完成,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材料规定完成材料交底工作。
3.3提高施工技术控制
施工技术的保证,不仅可以减少施工不安全事故,还可以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如果要进行沟槽开挖等操作,需要对周围施工路段的建筑物和相关设施做好保护,减少建筑物和机械设备损害。为了防止施工中出现滑坡和坍塌等严重事故,还需要根据施工类型,做好施工支护防护工作,保证人员安全。进行沟槽开挖的时候,必须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电缆、管道复杂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混泥土施工的管理,合理控制混泥土的搅拌次数,按照施工混泥土配比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混泥土与原材料的混合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3.4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市政工程的发展体现了城市化进展水平。为了建设高质量的市政公用工程,必须加强人员技术的考核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对施工人员资质进行审核,保证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过关。第二,加强岗前培训。虽然很多施工 具有施工资质,但是由于缺乏施工经验,还不能直接进行施工。所以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施工设备使用、施工材料管理等内容。第三,进行施工模拟考核。模拟考核的实施,可以让施工人员认识施工常见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施工具有灵活性。
4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质量通病进了分析,阐述了施工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根据市政公用施工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了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管理好进场材料质量,施工技术控制,加强人员技术培训等措施。总而言之,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通病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只有及时分析并总结,才能提高市政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江南.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装饰,2015,(04).
[2]蒋志强.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5,(09).
[3]李海红.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
[4]韩杰浩.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5,(04).
[5]张晓光.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08).
论文作者:石海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