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分析论文_顾守龙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分析论文_顾守龙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震动小、噪音低,尤其是能在复杂的地基上应用,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还受到房屋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条件的限制,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由此可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二是原材料方面的准备工作;三是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准备工作。

2.1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学习,并做好开工前图纸会审的相关准备工作;二是认真编制规范化、精细化的施工组织设计;三是制定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供需计划;四是钢筋放样,对水准点和坐标点进行验核,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测量控制网,且做好明确的标识。

2.2原材料方面的准备工作

对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商资质、出厂合格证书等进行严格考察和确认,再结合设计要求采购各种原材料,并严把原材料质量进场关,确保质量合格上报监理与设计方签证认可之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

2.3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例如钻机、吊车、翻斗车、挖掘机以及钢筋笼制作设备。并对所选用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摸底、清查以及试运行,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良好。

三、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技术

(1)清理场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特别是应把桩基表面杂物清除,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夯实,保证其密实度符合桩基施工要求。

(2)测放桩位高程。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按照桩基平面图和坐标点,利用经纬仪进行控制点与桩位的测放,偏差不能大于10mm,在测定地面高程时应确定成桩深度和桩顶的标高。

(3)埋设护筒。在护筒埋设之前,首先是采用厚度为三到五毫米的钢板制作护筒;其次为防止出现因刚度不足而变形,应分别在护筒的上端、下端和中端焊加劲肋,以保证其足够的刚度;最后在钻孔桩护筒埋设时,不仅要保证轴线与桩位中心之间的对称性,还应保证其底部和周围接触的紧密性,埋设深度应大于等于100cm小于等于150cm,顶面高层则应高出地面30cm。

(4)钻进施工。护筒埋设结束之后,应在预先设计孔位上垂直安放钻机,利用经纬仪和线锥双向控制钻机,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再用枕木把钻机底座垫牢,如发生位移、倾斜甚至沉陷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扶正,钻进施工过程中速度应从慢到快、力度应由小到大的钻进,且维持钢轨的稳固平直。并应用冲洗液循环系统,以正循环的方式进行钻孔,并在钻孔之前注入清水,不能使原土形成浆液,从而在保证孔壁稳定的同时保证不会塌孔。

(5)清孔。清孔应在钻机钻到预定的位置停钻之后,且钻头与孔底之间的距离在50mm到80mm之间进行连续性的空转,再采用换浆清孔的方式进行,并严格控制泥浆含沙量以及返浆比重,孔底沉渣的厚度应控制在100mm以内,并做好清孔记录,再对钻孔和清孔过程中冒出的泥浆进行及时合理的排除,尽可能地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制作并安装钢筋笼

(1)制作钢筋笼。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并严格控制钢筋笼,例如焊接质量、调直度、耐弯折度、除锈效果等。尽量选用整根钢筋作主筋,如需焊接则应严格控制末端的质量,尤其是不能弯曲,并将直径、顺直、间距的施工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

(2)安装钢筋笼。在安装之前,应采取用探孔器对所钻孔洞进行探测,按照所钻孔洞的直径确定合理的探孔器直径,重点监测孔壁是否有杂物、障碍物以及坍塌的情况,以保证安装过程顺利。一旦发现存在障碍物,应采用正反旋转、轻轻下落等方式使其自然下垂,如还是不能下放,则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并尽快解决。

3.3混凝土拌制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与施工图纸规定相符合,在同一场地进行砂石取样,并送至专业的机构检测。根据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混凝土强度表和施工坍落度进行混凝土配合的试配。

(2)严格控制进场的水泥质量,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之后,还应进行安定性复试。如果水泥出厂超过90天或对质量有所怀疑时,应进行复查和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其如何使用或不用。砂石含泥量应控制在3%以内,且中粗砂即可,石子则用粒径为2到4mm的卵石,拌制用水最好选用饮用水。

(3)对于混凝土的各种配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过磅并记录,重量误差应分别控制在:水泥和外加剂应在设计的±2%之间,粗细骨料则在设计的±3%之间。四是均匀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必须均匀且颜色一致,并控制好从所有材料装进搅拌桶开始到搅拌桶开始卸料为止的延续最短时间,低标号的砼,自落式搅拌机不得超过1.5min;强制式搅拌机不得超过1.0min;对于C30以上高标号砼,自落式搅拌机不得超过2.0min,强制式搅拌机不得超过2.0min,增加外加剂延长时间1.5倍。

(4)混凝土灌注

灌注混凝土时,为确保初灌砼质量,应在初灌之前使用球胆止水。第一批砼配置应足量,禁止初灌量不足就把砼灌入孔内,就会给后续工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灌注时间通常根据初盘砼凝结时间来确定,且灌注时不能将导管拔出砼面。此外,在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在灌注前应该严格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并在灌注时严格控制好时间间隔和灌注速度。

(5)后续工作

砼灌注结束之后且桩上部砼开始初凝,即可拆除钢筋笼的固定装置,以确保钢筋笼与混凝土一起收缩,有效避免粘结力造成的损失。当桩头砼强度约为设计值的1/4时,应马上拆除护筒,并将桩头多余的混凝土凿除。

四、施工过程中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4.1钢筋笼上浮问题及应对策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常发生钢筋笼上浮的现象,为避免上浮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导管埋设不宜过深。导管埋入的越深,孔壁四周的混凝土上升的距离越长,钢筋上浮得越厉害。这就需要在施工中,不断检测埋管的深度,控制拔管的速度;二是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过小。因为混凝土坍落度小,流动性差,混凝土流动时靠近孔壁上升,对钢筋笼的摩擦力越大,经过现场多次试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22cm时较为合适。

4.2导管堵塞问题及应对策略。在漏斗中的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者内壁混凝土品质质量差等都可能会出现导管堵塞质量问题。出现这种质量问题,应该采用提升导管后猛然下插导管的动作来解决,但是抖动后的导管下口不得低于原来的位置,之后人工凿除桩头混凝土。

总结语:

总之,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项较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确保房屋建筑地基质量和进度以及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祁宏军,殷琨,熊青山.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处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2(S1)

[2]王志杰.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2(11)

论文作者:顾守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分析论文_顾守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