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漫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教学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1995年10月7—12日,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组织的“1995年全国高考试卷总结暨试题评价工作会议”在厦门大学举行。杭州大学历史系赵世培教授在会上的一席讲话,引起共鸣。本刊莅会代表卢兴轩副主编聆后当即约请赵教授将此讲话整理成文。文成,题曰《高中历史教学漫谈》,现刊出以飨读者。相信这一立足实际、高屋建瓴的讲话,能对读者进一步深刻认识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尤其教学思想的改革)与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提供有力裨助。
在一次中学教研人员和高中历史教师的小型座谈会上,听到了不少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以及与历史高考相关的若干问题的议论,深受启发。当前,中学教学改革正在进行,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在调整和改进之中。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各地各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成效也就有些差异。有些带有共同性或普遍性的问题,大家的认识也不很一致。近几年来,历史科高考试卷也在改革,虽然每年都公开颁发《考试说明》,提供了较大的“透明度”,但高考要求与高中教学之间,似乎仍难紧密衔接。每年高考之后,往往会有种种议论,有些议论往往又是互相矛盾的。以上情况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能通过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来解决。但是,如果能在一些主要的问题上,尤其是在教学思想上,通过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共识,那就有可能使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进入一个比较顺畅的进程,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这里拟就几个问题,主要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谈些粗浅的想法。大多是些老生常谈,之所以还要谈,是因为有些基本的东西,还有进一步探讨和澄清的必要。
一
关于“中学实际”。
有些同志在谈到中学历史教学状况时,尤其是谈到高考试卷时,常常会提到某点某点、某题某题是否“符合中学实际”。所谓“中学实际”成了一个流行的笼统的概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普遍原则。中学教学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等等,是“实际”。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要升入各类高等学校,高中教学应注意到高校招生的需求,这也是“实际”。高中教学和高校招生,是有联系的。不能因为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就排斥“应试”,不能把关注高校需求就一概说是“应试教育”。事实上,只有基础好了、素质高了,才有利于应试;而高考所看重的,也正是考生的基础和素质,并非其他。
但是,不少同志对“中学实际”这个笼统概念的理解是很不一致的。比如对于历史高考试题,有人说:“超出课本了,考到语文、政治上去了,脱离实际!”有人说:“历史课内容多、学时少,考前复习来不及,试题难,脱离实际!”有人说:“文科考生的素质一般不如理科,基础差,试题脱离实际!”有人说:“历史教师的教学条件差,不安心,高考要求脱离实际!”也有人说“高考试卷改革步子太快,脱离中学实际!”等等。以上种种,的确在一些中学里不同程度地存在,也是一些实际情况。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实际”并非历史教学自身的内涵或产物,不能规定历史教学的质量要求;它们是可能影响历史教学过程的外在环境或条件。如果把这些五花八门的外在环境或条件当作历史教学的“实际”,那么,由此出发,历史教学就无可适从了,教学质量以及高校招生的质量只能降低、降低、再降低了。
所以,讲“中学实际”,要从高中历史教学自身应当达到的质量要求来考虑。只要是普通高中,执行的是同一教学大纲,就应有基本一致的质量要求,既要实现基础教育的任务,又要为高校输送新生。不同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所能达到的教学质量的程度是会有差异的,这只能是量的差异,而不能是质的不同。不能因为由于这样那样的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去改变教学质量本应具备的要求。因此,一定的教学质量要求,才是“中学教学实际”这个概念的最根本的内涵,才能为衡量教学实践的效果提供一个比较客观和比较恰当的尺度。严格地说,“中学教学实际”这个概念或提法,是很不明确、很不科学的。
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要求,如果进一步具体化,可以理解为:①学生能够掌握教材所提供的主要的知识内容,并与相关学科的知识相联系;②在前者基础上,懂得已知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性,形成理性认识;③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和相关知识,去认识和解释有关的新问题。这三点,是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也是可能达到的质量要求,也是与历年《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相对应的。
二
关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在教学大纲中早有清楚的规定,似乎不应成为什么问题了。但在有些中学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仍习惯于或热衷于单打一,把搬运课本知识当作根本的或唯一的任务。这也许是事出有因,有旧时书塾教学传统的遗留,有对大纲和课本“权威”的迷信,有对所谓“敏感”问题的戒惧,有因循旧章敷衍塞责的惰性,也有过去一个时期中高考试卷过分强调知识点、覆盖面以及评卷采点计分的副作用,等等。结果导致教师教得死,学生学得死,考试考得死,评分评得死,把一门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学科弄得死气沉沉。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中,都不能没有历史学科,因为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包容或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它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否则就会消亡。历史学科的功能和作用,不在于让学生们熟知和牢记那些残垣断壁与僵尸枯骸,以供消闲怀旧,而在于通过利用历史知识这个庞大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以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育他们作为一代新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道理,其实也是许多前人反复申说过的“陈词滥调”了,诸如“以史为鉴”、“鉴古而知今”、“读史使人聪明”等等之类,都是人们所耳熟的。
可惜正是这些烂熟的东西,在历史教学中却缺少深入研究和充分体现。教和学,往往把精力消耗在一大堆散碎的年月、名称、过程上,但并不清楚历史现象间的各种联系,不理解历史进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不懂得历史陈迹给予后人哪些经验和教训,不知道为何运用已有知识去认识新问题。遇到考试,除非死题死答,若稍一变通,就难于措手。如果历史教学年复一年地只是重复课本提供的知识内容(由编者选编的)和贯串其中的史学观点(经编者认同的),学生也只是限于再认再现,照背不误,那么,这只是完成了一种复印机的功能。但是,历史进程不可能是课本的复印件,何况,现行课本的某些内容和观点已经陈旧了。
历史教学既要凭借课本这个载体,又要跳出它的形体。凭借它,是要以课本提供的知识和观点作为教学的基本原料,有了原料才能加工。跳出它,是要在课本基础上深化和升华,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两者不可偏废,没有前者就谈不上后者,这个加工过程就是教学过程的主题所在,也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不在于时时处处都去把加工后的结果交给学生,而在于把加工的方法教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也不是只要会依着葫芦画瓢,而要学会靠自己充分运用知识和发挥潜在能力,去探求结果。
高考测试的着重点,就在于考生自身的这种能力。高校选拔新生的要求,就智力方面而言,不但注重考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注重考生在今后学习深造和工作实践中可能发挥的潜在能力。即使对于未能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总比只有“背功”的要胜过一筹。这当然不是说课本知识不重要,“背功”也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能力。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较高层次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强调着重考查能力,就是为了扭转被称为“高分低能”的顽疾,为了促进历史教学从死气沉沉中清醒过来。
三
关于历史教学的特点。
高中历史教学有其因学科个性而带来的某些特点。在教学中认清和把握了这些特点,有助于较好地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至于有哪些特点,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比如,历史学科的内容,除一般理解的历史现象、历史过程外,还关涉到其他方方面面。它虽属“小三门”之一,其知识网络却拉扯得特别广大。这个特点,姑且简称为“综合性”。中外、古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要涉及;文字、图像、表格、实物……,都是材料。所以,历来有所谓“政史不分家”、“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之说,其实尚不止此,这只是说历史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尤其密切而已。
因此,历史教师在知识上应当是个“博士”,在教学中应有“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等能力,并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不能只是株守课文的表述形式来作茧自缚。说明一些(至少是重要的)历史现象或历史过程,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的相关知识,而不是孤立僵直地了解,才能达到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和“豁然贯通”。近年历史高考后,常听有人批评说,某题是“考政治”,某题是“典型的语文题”等,这些批评是不正确的。当然,不是说什么历史问题都要东拉西扯地牵连九族,那种离题千里的广征博引是另一种形式的“不知其所以然”。
又如,一切历史现象和过程都是已逝的确实存在,不能更改,不能复原,不能实验,也不能杜撰,由此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完全尊重史实。这个特点,姑且简称为“既定性”。这是历史教学的优点,事事有据,与虚假为敌。这又是历史教学的难点,它制约了思维活动的范围,弄不好就易陷入死记硬背。
历史教学不是不要创造性,而是十分需要创造性,但不是在史实之外飞翔驰骋去发明创造不曾存在过的历史,而是在尊重既定史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探幽索隐”,弄清以往的人们是怎样推动历史进程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得失利弊、兴衰趋向和经验教训,引出足资今人鉴戒的有益启示并为预测未来提供信息。或者说,是要凭借和透过真实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探索和阐明被掩盖着的内层实质和客观规律,清除历史迷雾和陈见积习,发现和揭示更为科学合理的新途径、新认识。
再如,历史学科的知识范围,初中和高中是大体一致的,都包含中外古今,都是那些重要的国家、朝代、人物和事件,在某些情况下,还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特点,姑且简称为“重叠性”。表面上看,似乎是平面上的循环重复,不过量的多少繁简有所区别而已;实际上,则是螺旋式的叠合,有着层次上的差异。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只有温故而无知新,师生都会兴味索然。
高中教学要超越那种平面循环,要显示出高于初中的质量层次。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使比初中生增长了三岁的高中生,能够获得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潜能的用武之地。当然,高中三个不同年级的教学,也要有适当的梯度。
四
关于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这也是老生常谈。但有些同志在教学实践中似乎并不很清楚。平时人们讲到教师,就说是“教书的”、“教书先生”,于是就把“育人”淡忘了。尤其是历史教师,既不能像教语文那样写作文、编故事,也不能像教理科那样做实验、搞设计,于是“教书”就成了历史教学的单一业务,只要能把课本内容讲完,让学生从头到尾记住,就算基本完成了任务。有的学校里,历史课成了瞌睡课,历史教师成了滥竽教师。有的学校里,历史课是调剂教学工作量或安排富余人员的筹码,可以没有一位专职历史教师,而把各年级的历史课切碎了,由校长、书记、主任或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等各兼几个课时;至于临时性的教课,更加简单,只要是识字断名、略通文理者,都可随时接手兼教,照本宣科,据说某校有请炊事员教课的,因为他能说会道、善讲故事。历史教学落到了这种地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此类情况的出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何在?其中有一点是值得深思的,为什么语文、英语、数学以及理、化、音、体等课的教师难于随意兼教,唯独历史课却是人尽可教的呢?是否应当寻找历史教学自身的原因呢?
相对而言,历史教学本身背着一个相当沉重的“历史包袱”。一套陈旧的、传统的、习惯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束缚着许多历史教师,难以突破,即使在当前大力进行教改的时候,历史教学似乎也是举步维艰。从80年代末起,历史高考逐步着重考查学科能力,经过多年,现在初步得到高中教师的认同,但多少仍处于被动状态,对平时的教学活动尚未起到有效的点拨作用。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还是教学思想的转变与改进的问题。有的同志还不明确教书和育人的关系,还不明确历史教学的特点,还不明确历史特点,还不明确历史学科是培养造就年轻一代社会栋梁的不可忽视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教学虽从教书着手,但首先必须从育人着眼,否则,迟早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这种惩罚,事实上已经可以在某方面看到了。
教书的实质是教人。教书育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把它拆成两橛,两头都落空。教书,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都要从对象出发。所谓“对牛弹琴”者,不是误在牛不入耳,而是误在不看对象乱弹琴。关于师生之间,也有很多说法,如“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相长”、“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等,各有各的道理。这些无非都是说了两头,一头是教的,一头是学的,少了一头,就不是完整的教学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个是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受到教学对象和教育目标的严格制约的,是要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因此,①要努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应是引导而不是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是一种呼应谐调的关系,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衡量教学质量如何,最终还是落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②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尽可能地让学生们自己去分黑白、辨是非。高中生的求知要求和思维能力比初中生高,高中生较多地追求通过具体现象达到理性认识,以开发奥秘、获取真知。《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是与此基本相符的。③承认学生之间的智能水平和学习态度是有差别的,就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固然要力求全部或大部学生达到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但对部分智能优长的学生也应给予积极鼓励和帮助,进一步发展其潜力。在历年高考中,都有一些考生的答卷较好地达到了或局部超过考题所要求的水平,他们正是高校招生优选的对象。在教学中,为了满足某种统计指标而追求一拉平是不可取的,一拉平的结果只能是教学质量的全面降低。
另一个是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问题。“名师出高徒”,关键在于教学质量。要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看教师的素质。这里不谈其他,只谈业务素质,包括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等。业务素质不是终身制的,它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而发展、进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业务素质,①要具备应有的思想、理论修养,这是端正、明确教学思想的根本。对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对历史教学的特点等等,都要有真切的理解,不是拿来贴标签,而是真心实意地用于指导教学。②要有广博坚实的历史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十分重视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容和学科能力结合起来。教师不论学历多高、教龄多长,都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文物考古有了新发现,学术研究有了新成果,现实生活提出新课题,必然会影响或推动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对此不应熟视无睹。对大纲、课本的正确态度,是尊重它的科学性、规范性,而不是每字每句奉为神明,要在尊重它的前提下驾驭它、运用它。③要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首先要适应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是几把万能钥匙。随着教学重视培养能力和高考着重考查能力,亟需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本文原是在座谈会上的几段插话,是分别就某些具体情况而言的,既无系统,也不全面。未经充分考虑,必多不妥之处,敬请读者鉴察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