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贯彻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贯彻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贯彻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道德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体系论文,理论论文,建立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是他一贯强调的基本方针。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战线的工作,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从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中,从20多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得到如下重要启示: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物质文明建设是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五,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第六,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始终注意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增强全面性,克服片面性,防止顾此失彼,防止从一种偏向走到另一种偏向。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遵照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说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了坚实的道德理论与实践基础。

2000年6月,中央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紧密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也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使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就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在2000年11月2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又提出:要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高度,进一步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意义。他说:我还要提请同志们注意一个问题。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2001年9月,党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的通知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代表大会完整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003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做了更加全面的阐述。他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作用,始终是党在宣传思想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增强群众性、实践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着力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综上所述,“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战略决策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二、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把握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要求

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任务,给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从经济上,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任务非常繁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观念变革,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我们始终强调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思想道德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效果。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受拜金主义影响,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社会上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猖獗的问题;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风险和突发事件。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凝聚力量的任务很重,维护稳定的任务很重。如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从政治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中国正在不断发展、日益富强。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这种政治图谋是绝不会改变的。阶级斗争在我国一定范围内仍然并将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与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在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要十分注意警惕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这是我们在新时期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了,任务更繁重了,工作更艰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决不是可有可无、无所作为,而是必不可少、大有可为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做好了,我们的事业就能更好地发展。反之,如果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软弱,抓得不紧,错误思潮泛滥,人们的思想乱了,人心散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际国内的复杂因素,我们在思想道德领域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是十分尖锐的。因此,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不能变,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在这个意义上,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从文化上,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我们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将有助于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我们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核心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任务,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将有效保证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任务更加紧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随着这一目标的逐步推进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高要求的特点,这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简言之,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决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标签:;  ;  ;  ;  ;  ;  ;  ;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贯彻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