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产业的特点、问题及发展机制_人力资本论文

资源型产业的特征、问题及其发展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机制论文,产业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率10%左右的奇迹。但是,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为代价,与许多发达国家一样,中国的环境问题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剧,“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使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稀缺性的日益突出、环境问题的加剧以及潜在的环境威胁都将制约着中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在解决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时,国外学者多是从外部性、资源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荷兰病”和“资源诅咒”等方面入手的。一是利用外部性来解释资源型产业面临的生态难题。庇古(1920)主张通过税收政策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科斯(1960)在庇古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外部性理论,提出了在产权清晰界定的前提下的市场交易机制。为了确保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还必须通过制定政策与构建相关机制。二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研究资源型产业开发。过快的资源耗竭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哈威克(Hartwick)(1978)提出基于财富补偿的资源环境价值向物质资本价值转换的哈威克法则,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资源生态补偿政策设计的研究。迪森和泰勒(Deason and Taylor)(1998)研究了资源环境补偿的政治与法律体系。科西格利瑞等(Consiglieri et al.)(2004)探讨了资源产权的收益分配问题。特纳和戴利(Turner and Daily)(2008)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保护的关系。鲍德威和福来特(Boadway and Flatters)(1993)则认为,对获取资源产权的成本要进行支付。四是“荷兰病”与“资源诅咒”的相关研究。戈登和莱瑞(Godren & Neary)(1982)建立了“荷兰病”的三部门模型,解释“荷兰病”现象及其发达国家经历的“反工业化”的问题。本杰明(Benjamin)(1989)和法门师(Fardmanesh)(1990)对“荷兰病”三部门模型提出了挑战,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源富集型地区也面临着“荷兰病”的问题。奥迪(Auty)(1993)提出“资源诅咒”,认为是指丰富的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萨斯和温勒(Sachs & Wanner)(1997)(1999)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从较长时间段来看,资源丰裕带来经济增长缓慢,还涉及人力资本投入减少、储蓄率降低、体制不健全、寻租与腐败等问题。

与发达国家资源型产业不同,当前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正处于大规模开发的阶段,在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现实性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资源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在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利益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一是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研究。赵海东(2007)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及其特点研究,结合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地位。陈振(2011)对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强调了政府在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张伟(2012)、张连业(2007)、张会新(2009)分别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了资源产业集群的主体、资源环境等方面因素,对资源型产业集群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了资源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及路径。二是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资源型产业相关研究。谢家平、孔令丞(2005)、王兆华(2007)、冯薇(2008)、费文博(2009)以循环经济理论为研究背景,对资源产业的污染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蔡绍洪(2012)研究了循环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并对西部资源型地区经济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三是资源型产业利益分配的研究。张世秋(2007)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存在着自然资本富集现象,需要对环境资源权益主体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进行有效界定。张复明(2009)基于矿产开发的负效应、初步构建了矿产资源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框架。景普秋(2010)从矿产资源开发特殊性出发,对经济增长波动、反工业化、寻租等“资源诅咒”现象进行解释,通过构建收益分配机制来实现矿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邵帅(2008)、魏国学(2010)、方颖(2011)、李国平(2011)基于对“资源诅咒”假说验证,认为在目前中国资源型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保持经济协调发展,资源型产业开发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利益相一致。

可见,对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外部性研究。认为资源产业发展带来了短时期的财富快速聚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了空气、水等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也出现了对人力资本和制造业的挤出以及铺张浪费等现象。二是对资源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性研究。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生态节约型经济,可以降低资源型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发挥资源型产业集群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型产业间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形成资源型产业良性发展的局面;强调环境规制在资源型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拟在环境规制的背景下,强调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厘清资源型产业发展中各相关利益主体行为选择,研究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机制。从资源的稀缺性、负外部性、高风险性、资产强专用性和产业低关联性等特征出发,分析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现实性问题,通过构建利益共享、生态价值补偿、财富转化、民生创新激励等机制,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型产业的特征

目前,国际上对资源型产业的划分比较广泛,包括农业、能源、林业、渔业、休闲业和采矿业。①从广义上讲,资源型产业是以矿产、生物、气候、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勘探、保护、开发、更新、利用为基础,而形成的对自然资源极度依赖的产业。从狭义上讲,资源型产业是与矿产资源开发和初步加工有关的产业,包括采矿业、与采矿业密切相关的原材料产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产业领域。②本文所研究的资源型产业是狭义上的依赖矿产资源形成的产业。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几种显著特征:

第一,稀缺性与可耗竭性。从资源型产业的生产原材料上讲,资源型产业所依赖的生产原材料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大多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稀缺性与可耗竭性。矿产资源稀缺性是指资源具有很强使用价值且储藏量有限,在使用矿产资源的时候应该为其合理定价。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强调资源是可耗竭的,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再生,当代居民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导致后代居民发展机会的减少,甚至失去对资源的利用的机会。矿产资源的稀缺性与可耗竭性也就导致资源型产业发展中会存在着一些瓶颈性问题,例如由资源稀缺性带来的成本上升、资源的枯竭带来发展的缓慢或停滞等问题。

第二,负外部性。从资源型产业发展对外部环境影响来讲,资源型产业最初阶段必然是依赖于矿产资源开发,而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矿产开发带来的土地资源的占有、植被破坏、地面塌陷、地下水层破坏以及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对环境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随着资源型产业链升级延伸,矿产资源的利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还主要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主,依然改变不了资源依赖性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局面,负外部性问题依然突出。这种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产业生产过程中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

第三,高风险性。从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的安全性来讲,无论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还是矿产资源转化成其他能源的化工行业,都存在着很高的风险性。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开发到深加工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高风险性、危险性,其主要表现为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劳动生活环境安全系数较低等。一般来讲,资源型产业中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会把安全生产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此资源型产业在安全设施上的投入也要远远高于其他一般行业。如何降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风险,是现阶段国家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第四,价格波动性。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性来讲,作为资源型产业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生产资料,也可以视为商品。把矿产资源看作商品时,矿产资源的价格应当是资源型产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的垄断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较低的供给弹性,使得资源价格具有较强的波动性。资源收益(税收、采矿权及其他收益)大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资源产业往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发展对资源价格波动十分敏感,资源型产业也会随着矿产价格波动而发生产业的周期性波动。所以说,平抑资源价格的波动可以减少资源型产业周期性波动,实现资源型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五,资产强专用性。从资源型产业的资产用途来讲,资源型产业具有资产强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在资源开发中资产用途的特殊限定,即只能用于资源开采活动,无法用于其他用途。资源型产业依托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会倾向于把大量的投资集中在资源领域,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具有严重依赖性,前期的勘探、采掘成本较高,设备投资比例大,特别是采掘业,工作复杂且大量投入是一次性投入,无法持续发挥投资效益。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巨大,对技术、管理以及人力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偏低。随着资源的枯竭或者资源产业的衰退,将会面临着巨额的沉淀成本,这种沉淀成本将是无法挽回的。

三、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型产业作为生产部门的基础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源型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环境约束条件下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来说,资源型产业面临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从我国资源分布来看,我国的资源多分布于生态条件脆弱的地区,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当地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可以形成一些资源型产业集群,但这些资源型产业群多是以增加投入要素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大规模开采后,开始面临资源耗竭及环境恶化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双赢状态,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资源密集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

第二,资源产业的超额利润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矛盾。我国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多是依附于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通过大规模、强有力的开发,形成以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资源型产业,逐步成为专业化部门和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初期,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产业是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必需的,是工业化资本积累的有效基础,但是如果过分依赖这些资源优势和产业,会导致资源型产业形成正反馈要素吸纳机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以装备制造业为例,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低供给弹性、价格强波动性特征,矿产行业随着价格波动而发生周期性波动,其波动幅度高于装备制造业,导致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快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资源型产业开发的超额利润分解为生产性投入中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高额报酬,会导致资源型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之间的要素价格出现差距,生产要素从装备制造业向资源型产业转移,引起“反工业化”等现象。解决好资源价格强波动性与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仍是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第三,资产强专用性与产业低关联性的矛盾。资源型产业是依赖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在资源型产业投入时,往往会倾向于把大量的投资集中在资源的开发上,资源型产业的前期固定资产投入比重大,尤其是一次性投入比重高,用途也较为单一,资产的沉没成本较大,交易过程中任何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都将给交易双方带来重大损失。加之资源型产业自身发展的锁定效应,资源型产业发展只能沿着自身产业深化、高级化发展方向。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资源富集地区除资源型产业开始迅速繁荣外,必然会出现与资源产业相关配套产业、生产性服务产业以及满足资源性消费的服务性产业,但这些产业都与主导产业的发展共命运、同兴衰的。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低,对其他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导致了资源型区域的产业结构单一。解决好资源型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问题,是促进资源型产业区域能力提升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四,资源型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的问题。资源型产业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型产业中存在自然资本对人力资本明显的挤出效应,资源型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吸纳。另外,资源型产业对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着挤出效应,削弱了对人力资本的需求,降低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二是资源型产业对劳动力具有一定锁定效应。许多劳动力被锁定在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不愿意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或者下一代的教育水平和生存能力,导致对自然资本的重视,却忽视了对自身教育的投入。三是人力资本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繁荣往往可能带来反工业化,制约先进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制造业部门是被公认具有“干中学”特征的部门,制造业部门的萎缩会导致人力资本的积累的减少,并且减弱学习效应,抑制创新活动。总之,人力资本无法得到额外的收入补偿,人们接受教育的意愿降低,大量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劳动力流出,知识创新缺乏机会,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如何解决资源型产业中的人才挤出效应,尤其如何促进创新活动、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等问题,是目前资源型地区发展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也是关乎资源型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第五,资源型产业利益共享机制缺失问题。目前我国是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地方政府在这种政绩目标驱使下,往往热衷于追求GDP增长的速度。资源型地区的政府则往往倾向于通过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又在市场利益和资源价格上涨的双重驱使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也倾向于依靠不断扩大生产的规模,加快资源开发的速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资源开发者获取了巨额利润,但同时造成了当地居民生存的突出问题。资源开发带来的沉重代价与当地居民没有享受到资源开发的巨大成果,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性原因,就是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利益共享机制的严重缺失。如何设计出体现资源型产业发展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公平正义分配特点的利益共享机制,已逐渐成为当前资源型产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四、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机制

通过对资源型产业特征及其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源型产业发展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全方位、综合性发展机制或路径。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发展机制,我们将从利益共享、生态补偿、财富转化、产业升级、民生创新等方进行构建。

第一,利益共享机制。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在经济、环境及各地方利益集团之间权衡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平衡社会各方面利益集团的博弈力量,实现资源产业发展的利益共享,在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明确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策略选择及收益。在资源产业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博弈关系。中央政府在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时提出科学发展,走节约化、生态化的道路,地方政府却在GDP增长的政绩考核利益驱使下,选择了加快资源开发的速度,来增加财政收入。资源型企业为获取最大利益,扩大生产规模,也加剧了资源的开发。当地居民依靠变卖自然资源,迅速积累财富,忽视可持续发展,对自身生态环境没有更多诉求。二是引入环境规制,把环境投入视作资源型产业各利益主体所承担的共同成本。中央政府选择的是积极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力度。地方政府改变增长的激励方向,重视绿色环保产业的培育。企业争取做到产业链的清洁化生产,加强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当地居民应增强环保意识,自发形成民间环保组织,提高对生存环境的诉求力。三是科学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资源型产业分配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所占利益份额确定权重,并进行赋值,计算出四者所占分配比例、权重与成本的贡献计算。模型表达式为:

第二,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对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生态资源价值补偿的主体,解决由谁补偿和补偿给谁的问题。主要分为受偿主体和补偿主体两种,受偿主体即是应当接受补偿的群体,补偿主体是承担补偿的群体。二是清晰界定出生态资源价值补偿范围,把资源型价值补偿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即区域、群体和个体,区域补偿涵盖的范围最广,群体次之,个体最少。三是确定科学规范的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标准,严格按照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生态资源资产理论,来确定需要补偿的生态资产价值以及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标准,即确定应该补偿多少的问题。四是选择有效的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方式,针对不同的生态资源价值补偿要求提供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以便收到更好的生态补偿效果。例如针对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可修复性破坏,往往采取防范性补偿和即时性补偿等方式来进行生态资源价值的补偿。五是保证生态资源价值补偿制度的顺利实施,为了保障生态资源价值补偿的顺利实施,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令条例和政策措施等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以法律规范的方式保证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机制能够有效地运行。

第三,资源财富转化机制。伴随着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资源的利用使得大量的财富短时期内迅速增加,而这种财富短期迅速增加很可能会出现不合理利用的现象,会造成资源型产业中受益者出现一些生活奢侈甚至挥霍浪费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很有必要通过设计一个资源财富转化机制来实现财富有效转化,合理配置,发挥其更大的效用。在资源财富转化机制的设计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与资源型产业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职能,合理有序地引导资源财富向实体经济的转化,尤其是向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二是建立完善的区域财富监控账户,科学测度资源财富、人力资本财富、社会资本财富的动态变化,在清楚资源财富使用方向的同时,不断优化资源财富的使用结构,实现在保证资源总量不减少、最小自然资源财富消耗下,增加入力资本财富和其他社会财富形式,促进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建立可持续发展基金,合理分配由资源形成财富的投向,强化资源财富的长期效用,使资源带来的财富能够成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资源型产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第四,产业结构优化机制。资源型产业结构优化机制设计,是为了打破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锁定效应,实现资源型产业多元化经营,摆脱单纯依赖资源发展的道路。在资源产业机构优化机制设计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源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扩展,在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发挥整个资源型产业集群的集约化生产效应,并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来摆脱对资源的单纯依赖。二是积极引进或培育新兴产业、鼓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使资源型产业密集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避免出现“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应不断引进或培育新兴产业、接续产业,积极鼓励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引导资源型产业密集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积极发展服务于资源部门、制造业部门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产业和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使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从单一的、低技术含量的资源部门为主向多元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五,民生创新激励机制。资源型产业发展不仅对资源型产业密集区域的人力资本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且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会对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破坏。在资源型产业密集区域民生的创新激励机制的设计时,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民生创新方面入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创新免费义务教育模式,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吸引创新型人才,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对资源开采塌陷区治理工作,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对塌陷区的居民给予经济和物质的补偿,有序地选择移民搬迁,在搬迁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机制的构建,还要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一是重视环境规制。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资源型产业发展中加强环境规制,强调环境规制在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资源型产业的环境监测力度,加大对资源型产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断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设备,积极引进或更新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升级。二是加快制度创新。构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资源开发行为,矫正矿产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建立利益分配共享制度,调整矿产收益,确保当地居民与政府的权益;建立生态资源价值补偿制度,倡导和激励绿色开采模式,及时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建立衰退产业预警与援助制度,支持资源型产业改造升级,引导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体现资源生态价值,加快物质财富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财富转化。

①Department of Business and Economy,Maryland,Resource-Based Industries,http://www.choosemaryland.org/businessinmd/resourcebasedinddustry/resourcebaced.html.

②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第2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标签:;  ;  ;  ;  ;  ;  ;  

资源型产业的特点、问题及发展机制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