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化学战的准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战论文,日本论文,世界大战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战一般来说,是指利用各种化学毒剂对人类或其它生物进行大规模杀伤的战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首次将化学武器大规模地应用于战争后,一些国家的战争狂人变本加厉地研制化学武器,除了最初的氯气外,还出现了光气、芥子气、路易氏气、“神经错乱性毒气”——塔崩和沙林等,在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化学武器的研制是在一战后国际舆论强烈谴责、国际公法一再禁止的背景下,采用极其隐密的方法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违背国际公约,在中国战场上大肆使用化学武器,给中国军民造成了严重伤害,而在战争结束时又将大量的化学武器丢弃在中国土地上,成为战争遗留的问题之一。
一、日本化学武器的研究
1.研究机构
1918年,首先在日本陆军军医学校内成立了“化学兵器研究室”,对外称“军阵卫生学教室”,这是日本最早进行化学武器研究的机构。1918年4月,在日本陆军省兵器局内成立了“临时毒气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就日军在出兵西伯利亚时可能遇到的化学战以及采取的对策提出建议。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委员会被撤消。然而就在当年,日本陆军在全世界和平呼声十分强烈的形势下,成立了以研究兵器和兵器材料为目的的“陆军科学研究所”。①
陆军科学研究所初设时没有固定的地点,仅下设物理、化学两课。化学课设在板桥的火药制作厂里,从事化学毒剂的研究。原“临时毒气调查委员会”的大部分专业人员都到了这里。他们派员考察了军事工业发达的欧洲和美国,呼吁加速发展化学武器。1922年,陆军省拨给这个所研究经费5万元,1923年又拨25万元设备费。1925年,在研究所内专门为化学武器的研究建造了一座研究楼和三座实验楼。同年5月,化学课扩大为陆军科学研究所的第三部,以少将岸本绫夫为部长,共有100余人,其中高等官20余人,分五个班进行各种研究。
1941年,日本陆军调整编制,陆军科学研究所改为陆军兵器本部第六到第九技术研究所。化学武器的研究由第六技术研究所主持。1942年,这个研究所改名为陆军兵器行政本部第六陆军技术研究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化学武器的研究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把许多大学教授都拉到军事性研究机构中。到日本战败时,陆军兵器行政本部第六陆军研究所的总人数已经达到700余人,其中有技师80多人,分布在总部和8个分部内。②
所在地 任务人数 负责
本部东部户山 全面研究250 所长 秋山金正
分部富山高冈 制造青酸200 主任 炮兵大佐桥木
米泽 研究扩散中毒100 主任 炮兵中佐今冈
新潟五泉 确定检测体系 40 主任 炮兵少佐小崎
群马赤城 管理实验材料 50 主任 炮兵少佐大西
神奈川吉浜
毒济管理治疗 60 主任 军医中佐奥村
兵库西宫 合成新毒剂4 主任 战时研究员赤崛四郎
埼玉与野 研究青酸合成 主任 战时研究员小竹无二雄
石川西海同上 主任 同上
2.研究过程
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成立后立即开始搜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和研究出来的各种化学毒剂的资料,引进了欧美各国的毒剂研究技术,并在自己的实验中加以改进。如引进的芥子气在低温环境下致毒性能大大降低,日本考虑到对苏作战的需要,多次在寒冷地区进行实验,1936年研究出防冻的芥子气,即黄1号丙。对氢氰酸进行了完全保存的研究,同时发现了提高在低温下毒剂效力的方法。
从毒剂的研究到制式化需要进行大量的毒剂性能和毒效的试验,尤其是要弄清其杀伤力,是离不开人体实验的。战后松村高夫等人发现的实验报告中,记述了1940年9月在中国东北地区对16个人进行人体受芥子气毒害的试验情况。在日本关东军化学部近藤的试验报告中,也有关于以人为对象的毒气(氢氰酸)实验的证明。该报告中记载,对人进行吸入氢氰酸的实验结果是:“5万浓度在5分钟之内使人昏迷;1万浓度在16分钟内使人昏迷,皮肤吸入影响更大”。经过精确的测定,只要0.04克的氢氰酸被人体吸入并进入血液,就会将人致死。
在经过了种种试验后,日本陆军省从1931年开始陆续将各种毒剂制式化,1941年,制式化并投入生产的毒剂共有9种。
陆军科学研究所在研制化学毒剂的同时,也着手研制使用化学毒剂进行攻击的化学武器。为测试这些化学武器的性能,每年都进行多次野外实验,一般是冬季在北海道进行寒地实验,夏季在台湾进行热地实验。大部分化学兵器也是在三十年代制式化的。
实验并制式化的化学兵器分以下几种类型:
(1)装入毒剂用于远距离发射的各种炮弹、炸弹以及火炮。这类炮弹的外部用不同颜色的漆涂上环状的标志带,如装有糜烂性毒剂(黄1号或黄2号)的炮弹涂黄色的标志带,装有呕吐性的二苯氰胂(红1号)毒剂的炮弹涂红色的标志带,等等。1931年,由迫击炮使用的红、黄弹以及由飞机空投的15公斤的红弹制式化,同时还研制了供毒气部队使用的毒剂补给管。1937年,装填氢氰酸毒剂的野山炮及榴弹炮用弹也制式化了。随着毒弹的制式化,各种用于发射毒弹的迫击炮也开始配备,其中在日本化学部队里使用最普遍的是“九四式”轻迫击炮。此外,在进攻性化学武器中,还有可用手投掷的炸弹,用于近战中,这种武器也根据内部毒剂的类型称“红弹”、“绿弹”、“茶瓶”等。
(2)大量撒布毒气、毒剂的发射筒、喷射器、撒毒车。毒瓦斯筒主要用来撒布二苯氰胂(即红筒)和催泪瓦斯(即绿筒),筒内分置毒剂和加热剂,使用时抽出加热剂隔板,加热剂发热,导致毒剂发烟。毒瓦斯筒在战争中使用的极为普遍,种类也很多。喷射器形状似喷雾器,由士兵背负着撒毒。1933年制式化的“九四式”毒气雨下器即属此类。1934年到1935年又研制出轻、重两种类型的毒瓦斯投射机。撒毒车有“九四式”被动牵引式撒毒车,该车重1.5吨,可携带400公斤毒剂,用轻型装甲车牵引,用圆盘式撒毒器播布。
(3)含有毒剂的各种武器如发烟筒、火焰弹等。
二、日本化学武器的生产
1.大久野岛的毒剂生产
生产被禁止的化学毒剂必须具备两个特殊条件:一、对外界绝对保密;二、生产中要排出大量有毒的气体和污水,要同居民区严格隔离。最终他们选中了位于日本濑户内海中,靠近广岛县竹原市忠海町的大久野岛。该岛面积只有约70公顷,长期以来小岛为军队所用,岛上居民很少,是秘密制造化学毒剂的理想地点。
1927年7月1日,日本陆军兵器工厂在忠海设立派出所,将岛上的农民全部迁出,开始在此进行基础建设。接着,军部下令所有通过该岛附近的外国船只改道;附近的市、町、村设立“防谍团”网络。岛的四周坚起了“禁止入内”的牌子。从此,大久野岛在日本地图上也消失了。
为保密起见,这个专门制造毒剂的工厂列在日本兵工厂里的火药工厂系统中,名为“陆军兵工厂火药工厂忠海兵器制造所”。在陆军的文件中,这个制造所生产的任务是“火药”。1929年5月19日,工厂正式开工,日产100公斤芥子气的设备开始运转,同时充填光气和芥子气炮弹的车间也开始工作。不久,毒气工厂开始扩充,建设了日产3吨法式芥子气和催泪瓦斯的生产装置。从1931年起,工厂先后设立了路易氏气、氢氰酸及二苯氰胂等毒剂的大批量生产车间,工厂用地扩展到全岛。
大久野岛毒气工厂制造的毒剂主要有装入“黄弹”中的芥子气、路易氏气,装入“茶瓶”中的氢氰酸,装入“红弹”及“红筒”中的二苯氰胂,装入催泪弹或催泪筒中的二苯基乙二酮等。
芥子气是这里最早制造的毒剂之一。这是一种强烈的糜烂性毒剂,因有类似芥子油的气味,被称为芥子气(mustardgao),同时它又以使用毒气最早的地点——伊普雷命名,称为Yperite。芥子气是黑褐色的液体,人的皮肤沾染上就会出现溃疡、糜烂。吸入这种毒剂的气体后,呼吸和消化系统会出血或溃疡。对人体的致死浓度为0.10PPM,30分钟,被称为“毒气之王”。
路易氏气是一种毒性更强的糜烂性毒剂,是颜色微黄、有臭味的粘性液体,沾到人的皮肤人会疼痛、糜烂,进而影响呼吸系统使人死亡。它的致死浓度是芥子气的20倍,被称为“死亡之露”。
氢氰酸属于窒息性毒剂,呈微褐色液体,对人或动物的呼吸、消化系统危害最大。接触到极少量这种毒剂,人或动物的运动神经就会被麻痹,呼吸与心跳停止,发生窒息、死亡。氢氰酸的化学性质十分活跃,生产出来后装入容量为410CC的玻璃容器中,称为“茶瓶”,使用时只要打碎外壳即可。这种毒剂用蓝色作标志。
二苯氰胂属于喷嚏性毒剂,对防毒面具的渗透力很强。制成品是淡绿色结晶体,用于充填“红筒”、“红弹”。它发出的烟为苦杏仁味,对人算、眼的粘膜刺激极大,进而影响人的肺部,使人呼吸困难。
二苯基乙二酮是催泪毒剂,制成品是淡黄色结晶体。这种毒剂可装在各种发射弹或发射筒里,外部有绿色标志。
从事毒剂和化学武器制造的工人,都是小岛附近的居民,他们最初对在这里建立工厂带来就业机会非常高兴,对工厂的性质一无所知。工厂在建立之初有工人80人,到1937年前也不过150人。芦沟桥事变后,对毒气武器的需求陡然增大,工厂“实施了军需生产的动员,生产量猛增,工人达到1045名(其中职员58名、服务人员48名、技术工人609人、力工330人)。”③
工厂的安全和保健条件极差,各车间的毒气贮罐和管道都不是密封的,空气中弥漫着有毒的气体和粉尘。工人进入车间前必须戴上防毒面具,穿上橡胶的防毒衣裤,套上长筒胶靴和手套。即使这样,工人的毒剂伤亡事故仍不断发生。曾在芥子气车间工作过的服部忠因毒液从长筒橡胶靴子的靴口渗透到里面,造成右脚皮肤起泡、糜烂,后来大面积坏死。1933年7月16日,氢氰酸车间的幸见龟吉在用橡胶管向氢氰酸槽内注酸时,溅起的毒液粘到防毒面具和围裙上,由于酸的腐蚀,防毒面具吸收罐的中和层失效,毒剂被吸入肌体,很快就停止了呼吸。随着战争的扩大,对化学武器的需求越来越多,这里的事故发生的也越多。岛上的医院“平时一个上午光内科就要接待约100多人。”④
关于这个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情况,日本学者吉见义明先生根据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的缴获日军的档案资料进行了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8月,该工厂生产的各种毒剂为6616吨。在日本投降时,留在日本本土上的毒剂还有3647吨,因此,至少有3000吨以上的毒剂被用到了侵略战争的各个战场。
2.日本化学武器的生产
大久野岛上的“陆军造兵厂火药工厂忠海兵器制造所”不但生产化学毒剂,还有将工厂生产的毒剂装填到毒气筒、炮弹或炸弹中的任务。据统计,在大久野岛的兵工厂中,共制造了装有绿2号毒剂的毒气筒287902支、毒气弹33700发;制造了装有红1号的毒气筒1597094支;制造了“茶瓶”208000个。
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化学武器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大久野岛承担不了全部生产任务。这时三吴铁路建成,交通较为方便,于是制定了在曾根装填毒剂炮弹的方针。
福冈县企救郡的日本陆军造兵厂火药工厂曾根兵器制造所建立于1937年,主要是利用大久野岛生产出来的毒剂装填炮弹和炸弹,直接用于战争。据美国军队太平洋陆军参谋第二部的档案资料,这个工厂的建筑物有87座之多,附近的山里还开凿了40座山洞,以储备毒剂和毒弹。在曾根兵工厂中实际制造的毒气炮弹有1612626发,另外还有装填发烟剂、燃烧剂的化学炮弹213万发左右。如果扣除战后留在工厂仓库中的毒气炮弹,装备日本军队的毒气炮弹也有155万发以上。⑤尽管由于资料不充分,统计数字并不十分精确,但也可以看出日本生产化学武器的规模。
此外,日本为了保证侵华战争中的化学武器供应,在中国各地建立了一些毒弹制造所。据日本的资料记载,当时有在中国的东北“南满洲陆军造兵厂辽阳制造所”制造糜烂性芥子气的计划,而根据美国方面的调查,在当时中国几处日本管理的兵工厂中都可以将毒剂装填到炮弹或炸弹中去。
三、日本化学武器专业人员的培训
为适应化学战的需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化学武器的专业人员,1933年在日本东京附近的千叶县津田町建立了一所军事学校——陆军习志野学校。根据当时日本陆军参谋总长与教育总监之间的照会文书,规定该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化学部队骨干力量及各部队化学战军官”。考虑到国际法对化学战的禁止,这所学校属于秘密的军事机构,因此连学校的名字也只冠以地名,隐去了专业性质。
习志野学校最初的校长是少将中岛今朝吾,此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又到法国陆军大学培训过。学校的教官都是从各个部队选拔出来的有专长的军人。学校在本部下设教育部、研究部,开始共有军官23人,另有一支由170-180人组成的练习队。这支练习队是为了配合日本军队进行化学战而建立的,队员是从全日本军队各师团抽调来的。练习队下设一个迫击炮队;一个撤毒车中队(车撒中队);一个撒毒中队(手撒中队)。一个中队一般为120人。⑥
练习队开始以防毒和消毒为主要任务,后来逐渐加大了迫击炮队伍的比重,以发射和撒毒为主要的任务了。随着日本军队对化学战的需求的增加,练习队规模也不断扩大。1940年练习队扩展为教导队,从三个中队扩大到五个中队。1942年又改为教导联队,建制和数量都相当于一个团。
在陆军习志野学校中,进行使用化学武器的实验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要求学员必须遵循“实地、实物、亲身体验”的原则。几乎每个月都进行一次使用毒瓦斯的实战演习。1934年5月在日本相马原演习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演习:
将练习队的150人分成3个小队,第一小队穿厚橡胶防毒衣,戴防毒面具,作完全防护;第二小队穿薄橡胶防毒衣,戴防毒面具,呈半防护状态;第三小队仅带防毒面具与防毒手套,作简易防护。指挥演习的今村均和教官新妻雄、明石泰三郎穿普通军服,只对一条腿加以保护,参加了演习。由轻型装甲车牵引着撒毒车,在宽度为200-300米的条形地带,以每平方米50克的剂量撒播糜烂性的芥子气和路易氏气。在撒毒半小时后,各小队每5人一组通过有毒地带,在有毒地带活动15分钟。结果却因在这次演习中有33人受毒气伤害,取得了一项意外的“收获”:糜烂性的毒瓦斯不仅在液态时对人体有严重的伤害,在呈气状或雾状时对人体也有明显的伤害。
在日本进行化学武器实验受到区域狭窄、人口密集的限制,加之日本军队要使化学武器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以开展对苏作战,因此习志野学校的实战毒气实验更多是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习志野学校刚成立不久,就派员到关东军司令部任职,还负责在关东军部队中进行化学战的训练。以后,中国东北便成了日本陆军习志野学校进行化学战演习的理想场所。
1934年11月,习志野学校制定了在中国东北北部地区进行化学武器演习的计划,并报告给当时的陆军教育总监真崎甚三郎和陆军大臣林铣十郎。报告提出要在“北满”进行毒瓦斯的使用演习,以检验在极寒期间毒瓦斯队的战斗能力。演习包括6项具体内容:(1)毒瓦斯的发射;(2)毒烟的施放和使用;(3)撒毒队的运用;(4)消毒队的运用;(5)强行通过有毒地带;(6)检查各种防护器材的性能。实验地点预定在当时黑龙江省克山县东北50公里的北安镇,演习预算为29500日元。日本陆军首脑很快就批准了这个计划。⑦
参加演习的部队共135人,其中军官13人、准士官2人、士兵120人。这些人于12月4日离开日本下关,乘船前往中国,28日到达演习地点,住在当地驻屯军提供的兵营里,演习从1935年1月4日起到10日结束。
1940年进行了大规模施放芥子气的实验,关东军调第三军的野战山炮的两个大队和十五厘米榴弹炮一个大队参加演习,关东军司令官率各部首脑及来自日本各方面的军官现场观摩。在这次演习中,一共发射黄弹9800发,其结果由习志野学校进行了总结:⑧
1.被雾状或气态芥子气伤害后,其症状随时间的迁延有不同的情况:几小时后,眼睑肿胀,见光亮不由自主地闭上;过一段时间后,分泌物增多,难以张开;继而完全失去活动功能;
2.吸入较多雾状或气态芥子气后,反应强烈以至死亡;
3.主要的伤害是引起皮肤的溃烂,破坏战斗力,以至完全丧失抵抗能力;
4.发现被伤害需要一段时间。
更多的化学武器使用演习是以中国人受伤害为代价的。有时毒气流向一些村落,造成农民被伤害,或在布毒区劳动、行走时被染毒受伤。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随着化学武器的大量生产和专业人员的产生,日本在军队的各个部门进行了化学武器的装备,而从习志野学校培养出来的军人,除部分留在化学武器研究部门外,大多数被派到日军的各个战斗部队里,担任毒气战的军官。
值得提出的是,在日本加紧从事化学武器的研制、生产、培训专业人员的时候,日本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却摆出了一副“正义”面孔。1925年在日内瓦签定包括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在内的议定书时,日本的陆军、海军及外务省都表示了积极的态度;1932年日内瓦裁军会议上,就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细菌武器以及燃烧弹问题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日本代表即宣布同意禁止一切类型的毒气,声明对化学武器应以最严格的手段,无一例外地禁止,而且还应禁止一切与毒气性质相类似的液体物质。10月份,日本方面又对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一再表示同意和支持,还提出“不能不禁止平时对化学、细菌、燃烧武器的训练和教育”,“禁止平时对化学武器的准备”,“要对平、战均能使用的与上述武器有关的物质予以限制”。⑨
然而,就是在这种“禁止”的烟幕下,日本的化学战准备在快速发展,完成了化学武器从“研究——实验——制式化——生产——训练专门人员——装备军队”的全过程。到1937年,日本军队就已经可以将它的化学武器大规模地应用于侵略中国的战争了。
注释:
①(日)木下健藏:《消失了的秘密研究所》,信浓每日新闻社1994年1月出版。
②(日)秋山金正:《陆军科学研究所及第六陆军技术研究所化学兵器研究概要》打字稿,存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
③(日)辰己知司:《被掩盖的“广岛”》日本评论社1993年8月出版。
④(日)村上初一:《毒瓦斯的历史》。
(日)通口健二:《毒瓦斯岛》照片集,三一书房1983年出版。
⑤(日)吉见义明:《日军生产了多少毒瓦斯》,载《战争责任研究季刊》1994年5号。
⑥⑦(日)《陆军习志野学校史》,陆军习志野学校史编纂委员会1987年1月发行。
⑧中国学者1993年12月采访日本关东军化学部原队员记录。
⑨(日)粟屋宪太郎、吉见义明:《毒瓦斯战资料》第一集,1989年不二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