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形式与内容。以右江民族医学院近5年来的实践为例,查找不足,总结成效, 为推动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教学
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结合、交叉渗透的学科。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批评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和教育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并逐渐被医学界人士认可和实践。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1],高等医学教育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临床技能及富于人文关怀的医学人才是社会对医学教育的迫切需要。早期接触临床是自然科学基础和医学基础之间、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其实质是讨论如何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2]。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将临床能力初步应用过渡到临床实际,该课程的开设有效的改善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情况,弥补我国传统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不足及医学人文教育的缺陷。
1.新时期医学临床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段式”课程设置缺乏学科融合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仍采用基础、专业和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3],该模式强调各学科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存在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一、二年级在基础医学院学习公共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三、四年级进入临床医学院学习专业课程并进行适当的具有学科针对性的临床集中见习,五年级则进入各教学医院进行相应临床科室的轮转实习。采用 “三段式”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在三年级前缺少亲身接触临床的机会,对医疗管理的流程知之甚少,与患者沟通的方式一知半解,到医院实习后显得手足无措,无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4]。
(2) 临床医学本科生缺乏实践机会
我国医科院校多是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该专业的所有课程(包括选修课)近六十门,部分课程是跨学期才能修完,如内科学、外科学等。再加上医学课程临床见习多,实习时间长,与一般院校专业相比,医学院校存在课程多、课时多、自习时间少、总学制长的特点[5],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大与实习基地相对不足的矛盾、学生实习与考研的矛盾、临床教师带教与担心医患纠纷的矛盾日益明显,导致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陷入了“理论多,实践少,看得多,做得少”的尴尬局面,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面临挑战。
2. 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的研究与实践
为了打破传统“三段式”医学教育模式,我院通过课程设置、课时调整和见习模式革新等措施,积极开展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注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其它学科如人文艺术、沟通、社科哲学、信息科技以及心理学、伦理学、护理学等学科的融合,在教育教学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举报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及临床技能基本功。在临床能力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注重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职业素质教育。自开展早期接触临床课程至今,我院已形成一套较成熟且颇有成效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1) 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ICM)
这是很多开展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学校所采用的基本教学方式,我校也不例外。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自入学第1学期便设ICM课程,总45学时,其中实践课时占18学时,统一使用国家高等医学规划教材——《临床医学导论》,该教材在内容上涉及人文教育、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管理学、临床诊断学等多方面,做到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课程的整合。ICM课程作为一种临床前教育方式,该课程的开设让低年级医学生对临床医学有初步了解,包括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生的角色与责任、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以及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等。引导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医学实践,为之后的基础学科、临床课程及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对于弥补我国传统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以及医学人文教学存在的缺陷具有极大的意义。
(2)整合临床技能学课程
为了提高临床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我院以强化临床技能培训,坚持5年不断线培养,建立以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编印了7册《临床基本技能》教材供学生学习。大幅度增加《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的总课时数,总170学时,全部为实践课。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分别安排第2、3、4、5、6、7、10学期,进行五年不间断教学。实现“早期接触临床、多次接触临床、反复接触临床”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层次上,分为初级训练、中级训练阶段和高级训练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内容的训练安排在2和3学期,包括认知临床基本技能的范畴与分类,护理基本礼仪与技术,急救基本技术与外科操作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级阶段内容安排在3、4、5、6、7学期完成,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外科技术、骨骼、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系统诊疗技术。高级阶段内容安排在7、10学期,包括医患沟通、临床思维和循证医学、执业医师考前培训等。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和教学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3)整合临床医学类课程体系
2013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以“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为主线,对生物医学课程、临床课程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建立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整合体系,包括骨骼运动系统基础与临床、呼吸系统基础与临床、循环系统基础与临床、消化系统基础与临床、泌尿系统基础与临床、血液系统基础与临床、内分泌系统基础与临床、风湿免疫系统基础与临床、神经系统基础与临床、生殖系统基础与临床。打破学科界限及“三段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模式建构专业课程体系,编制印刷了10本器官系统整合的教材,着力解决学科式课程模式存在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内容脱节或重复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临床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确定所开设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团队编写课程标准等教学基本文件,并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或选用优质教材。选择2013级、2014级设立3个教改班为试点实施,采取小班、小组等形式,运用PBL、CBL、TBL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
(4)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
将PBL教学应用到桥梁学科的学习中。PBL教学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LBL)相比,PBL因为更重视学生的参与、思考及小组合作,所以促进了学生的沟通、思维等综合能力【6】。近2年来,我校由“填鸭式”传统教学逐步转向“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在一些基础课程、桥梁课程如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逐步开展PBL教学。学生自行组成4-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将讨论内容转变成问题提出来,由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组内讨论,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自学—再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转变学生的角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特质,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
将CBL教学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CBL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能力,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7]。我院在临床医学各科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针对性融入典型临床案例的讨论,随着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增多,教师选择案例讨论的内容及设计的问题也由简单到复杂变化。通过剖析主题鲜明、生动典型、难易适中的案例,使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际得到有机结合,学生亲身感受临床分析、检查手段、疾病鉴别、诊断、治疗乃至预防的全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活跃性,又引导学生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诊断学等学科相关知识紧密联系,融合贯通,灵活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临床诊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深化临床见习教学
我院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早临床的引导,部分大一学生寒暑假介绍到百色市的2所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观摩,为期一周,使学生了解医院布局,医生的工作环境、状态;所有大二学生开设暑期田野计划,要求学生带着学校介绍信回到生源地基层医院,自行联系医院及带教老师开展为期至少两周的医院见习生活,见习期间除完成带教医生安排的任务外,还需完成见习日记、见习报告、基层医生人物访谈、收集基层医院宣传册以及完成基层医生问卷和卫生院问卷等任务。通过暑期田野计划,医学生更亲身接触体验医院生活,了解医院的部门设置、工作流程、医生的职业性质与特点,增加临床实践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基础与临床脱节的现状,为大三真正进入临床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现有的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国内外各医科院校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表明早期接触临床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医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过程中,能更早认识并适应医生的职业性质,增强使命感,端正学习态度,转变思维,注重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和培训合格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虽然众多医学院校不断探索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实践,但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展的最适宜时机、对象、高效的教学模式等在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模式改革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欧维琳,朱春江,李雄.早期接触临床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O08,21(6):1201-1202.
[2]蔡巧玲,王乐民,陈义汉.基于“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1-2.
[3]刘进忠,喻望云,汪说之.论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O00,16(9):546.
[4]林晖,魏永越.实施“三早教育”,努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27-228.
[5]方永奇,景学安,王君林,王鑫.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6):73-74.
[6]廖明恒,门海涛,刘巾男等.PBL 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5,32(1):32-35.
[7]李远翰,薛斌.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0,3(1):50-52.
作者简介:黄月甘,年龄:22岁。*通讯作者:施桂玲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桂滇黔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模式初探”;项目号(201410599014)
论文作者:黄月甘,施桂玲*,谭佩芝,吴南昌,苏琳媚,方丽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课程论文; 基础论文;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学生论文; 模式论文; 学科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