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苏航,李佳桐、张凤娇、司琨、徐宁、王敏

探讨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苏航,李佳桐、张凤娇、司琨、徐宁、王敏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结合心里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比较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合理用药、规范饮食、自我监测得分分别为(83.2±9.8)分、(79.4±9.2)分、(64.5±7.4)分、(71.3±8.2)分、(73.6±9.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分别为(36.64±2.41)分、(39.81±3.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冠心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observation.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is the 7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etween August 2014 and August 2015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case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clin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statist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ursing.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reasonable medication, standard diet, self monitoring scores were (83.2 + 9.8), (79.4 + 9.2), (64.5 + 7.4), (71.3 + 8.2), (73.6 + 9.2)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6.64 +. 2.41) and (39.81 +. 3.5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nursing effect is obviou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冠心病是各类心血管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旨在具体分析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参与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平均为(73.7±4.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平均为(75.1±4.2)岁。比较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具体内容为:

1.2.1临床护理

1.2.1.1基础护理 患者刚入院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加上疾病的困扰很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熟悉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另外要做好巡视工作,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30 min要对患者进行一次巡视,及时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免患者过于担心。

1.2.1.2安全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并且要保证做到三查七对,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完成对1例患者的护理后,必须及时进行手消毒才能继续对另外1例患者进行护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早晚间护理,保持病房内整洁、通风,协助患者翻身,指导进食,做好患者的口腔以及皮肤护理,避免出现压疮。

1.2.1.3康复指导 对于到了康复期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以及床下的活动,培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形成静脉血栓以及肺血栓,逐渐恢复患者体力。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制定出院康复计划,可以做医疗体操,帮助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

1.2.2心理干预方案

1.2.2.1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疾病影响比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掌握患者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状态,对于存在心理状况不佳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让患者自身了解到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另外为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应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预防病情加重的措施、识别诱发因素、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做好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2.2.2行为干预 指导患者掌握冠心病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负面心理,指导患者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持正确心态。引导患者将自身的思维表现以及情绪进行记录,对消极的行动及情绪进行分析,在之后尽可能避免负面行为和情绪。通过指导患者利用呼吸、声音、运动以及其他各种方式帮助注意力的分散,帮助患者身心放松,另外护理人员应该多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鼓励患者,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自我监测、规范用药、社会功能、生理功能、饮食控制几方面,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1]。另外比较两组焦虑(SAS)及抑郁(SDS)状态,得分越高,状态越差。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t用来完成检验。P若小于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理功能得分为(83.2±9.8)分,对照组为(77.5±8.1)分;观察组社会功能得分为(79.4±9.2)分,对照组为(64.5±7.4)分;观察组合理用药得分为(71.3±8.2)分,对照组为(45.5±7.1)分;观察组规范饮食得分为(73.6±9.2)分,对照组为(42.4±7.2)分;观察组自我监测得分为(68.2±5.7)分,对照组为(54.6±4.5)分。观察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指的是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在原本的动脉内膜上沉着,出现一些粥样似的脂类物质堆积,慢慢有白色斑块形成,接着会变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时间越长,斑块越多,动脉腔会发生狭窄,血流异常,心脏会出现缺血,患者会有心绞痛感[2-3]。冠心病会降低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影响生命安全。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类临床症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临床护理的目的是保证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依从度,康复指导能够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主动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康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并且心理状态均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静,屈海宏.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960-1962.

[2]刘平,张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50-51.

[3]程玲,方娟,李广,等.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3,34(4):45-47,68.

[4]罗玉婵,谭亚多.心理干预对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31-132.

[5]张西菊.综合性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42-644.

论文作者:苏航,李佳桐、张凤娇、司琨、徐宁、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探讨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苏航,李佳桐、张凤娇、司琨、徐宁、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