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直接融资问题分析_直接融资论文

我国直接融资问题分析_直接融资论文

中国的直接融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中国论文,直接融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直接融资的现状,从资金融入者的角度来看,直接金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股份制企业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公开发行债券、企业内部发行股票、企业内部集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委托投资、企业之间的票据转让等8种形式。 而经过金融机构中介的间接金融主要有以下方式(金融机构是名义金融出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和投资、保险公司投资与贷款、证券公司投资与贷款、信托投资公司发放信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有价证券及其投资、典当行发放质押贷款、企业票据贴现。而根据目前数据的可获性,我国可统计的直接金融形式主要有:中央政府发行的本外币国债、股份制企业公开发行的股票、企业发行的本外币债券、金融机构发放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等5种。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 1996 年末我国全社会金融总量达到82808亿元,1997年末为100564亿元,增长21.44%。1998年二季末,M[,2]为92037亿元,证券为2062.45亿元。其中1997比1996年直接金融增长28.65%,间接金融增长17.03%,直接金融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间接金融的增长速度。(详见表1)

表1我国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状况

项目19961997

发行量 净融资余额

发行量

净融资

余额

直接

2952.98 1950.34 10623.6 4097.37

2527.29 13667.6

其中: 2375.19 1270.39 5217.66 2720.05

1189.81 7031.10

1.本币

2.外币 152.71 127.35

615.11

89.66 6.39 621.50

3.股票 425.08 425.08 1422.64 1287.66

1287.66 2710.30

4.委托 - 127.52 3368.19 43.43 3304.70

金融机

构贷款

和投资

间接金融 - 11484.07 72184.38 12292.23 86896.62

其中:- 10434.08 61257.56 11411.62 75114.25

1.金融机

构本币贷

款和投资

2.金融-

1049.99 10926.82880.61 11782.37

机构外币

贷款和投

金融总量 - 13434.41 82807.98 14819.52 100564.2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1998.1期整理。

从上表可以着出:

第一,尽管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经济日益加快走向市场化,国家对经济的调控逐步走向间接化,社会资金分配模式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开始参与社会融资活动,居民投资渠道已逐步多元化。

第二,直接融资发展较快,1997年直接金融发行量较1996年增长38.8%,净融资额增长29.6%。这两个增幅均高于间接融资增幅,其结果表现为直接金融余额占全社会金融总量的比重由1996年的12.83 %上升到1997年的13.59%。净融资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14.52%上升到1997年的17.05%,增加了2.5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股票融资增长了2倍多。但是总体上说,我国直接金融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仍较低,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这一比例更低。美国是世界上注重直接金融的代表性国家,其股票、债券市场最为发达。1996年美国的证券市值占GDP的比重为244.5%;德国也达到132.7%。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近,1996年证券市值占DGP的比例也达到93.4%。我国1997 年末的比例仅为25%,远低于上述国家。美国、西欧一些国家证券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占到65%以上,而中国的这一比重仅为7%左右,其中股票市值占6.03%,差距十分巨大。

第三,直接融资中股票发行虽增长迅速,融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差距明显。1996年股票融资占直接金融总量的21.8%,而1997年上升到51%,所占比例增加1倍多。1997年股票发行融资1287.66亿元,目前在沪深交易所上市股票达到800多家,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流通市值近8000多亿元,股票已经成为我国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股票发行数额是很低的。

第四,虽国债发行量加大,但债券发行数量整体下降。从净融资数量来看,1996年债券实际融资(发行减去还本)1397.74亿元, 占直接金融的比例为71.66%。而1997年债券融资不足1200亿元,所占比例为47.33%,下降24个百分点。 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债券市场方面是十分薄弱的。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差距也很大。

第五,间接融资逐年下降。1996年全社会金融总量为82807.98亿元,其中间接金融占87.17%,而1997年末, 间接金融在金融总量中的比重下降为86.41%。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完善和居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预计今后几年间接融资在金融总量中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

第六,国债发行虽加大,但可用资金数量却下降。1996年中央政府发行国债1847.77亿元,还本付息1223.17亿元(其中付息436亿元, 占国债发行的23.6%),实际用于财政投资的资金为624亿元。1997 年发行2412亿元,还本付息1889.24亿元,实际使用资金只有522.76亿元, 比上年下降16.22%。国债市场个人投资者比重过高, 不能适应国债投资日益增加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远不能适应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建立和开展。需要加快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转化。

第七,直接融资在居民金融投资中所占比重小,企业间接融资比率大、成本高。1978-1994年,居民户存款总额的绝对额一直攀升。尽管相对增长率在上升中有所徘徊,但总体上仍处于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经济蓝皮书,1997)显示,1996-1998年的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分别达到39530、51960和58000多亿元,升势依然不减。同时, 居民户存款总额与GNP和各项贷款总额的比率从改革以来一直升势强劲,到1994年, 其与各项贷款比率竟达到68.09%。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越来越成为中国银行体系、成为中国间接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不容忽视并需特别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虽可供居民选择的金融资产种类有所增加,然而由于政府对金融的严格管制,金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率不对称,导致居民所持有的资产结构相对于经济正常运行要求的资产结构而言不够合理。以城市居民金融资产持有结构为例,从居民借贷支出的结构可以看出,居民储蓄存款在金融机构存款中始终占很高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5%左右。同时,银行对吸收来的大量居民储蓄存款又没有用好,近几年存差大幅增大。1995年国有商业银行的存差为2908亿元,1996年达到7440亿元,1997年达到7751亿元,存差率已达42.55%。不良贷款率高,1997 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增到29.6%,1998年这一比率又进一步增大。另外,居民所持的有价证券虽然随改革的深入而增加,但是波动较大。居民非银行资产持有率低,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企业间接融资比率大、成本高(见表2)。

表2国有企业负债情况

1978 1986 1991 1995 1996

国有企业负债率(% )18.7 60.5 75.1 88.1 90.2

资料来源:《经济学消息报》1997年1月3日。

第八,居民部门金融资产持有结构不合理。1997年,企业发行的股票为1287.66亿元,发行的企业本外币债券为328.91亿元, 两者相加只有1500多亿元,而1997年一年的国债发行为2412亿元。也就是说,1997年一年的国债发行额超过迄今为止所发行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的持有额,且国债绝大部分都是居民个人持有,人均持有额远远超过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的发行总额,形成了居民金融资产持有结构的倾斜和不尽合理。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金融资产证券化程度很低。中国的资本形成和金融资产结构的一个严重不足(缺陷)在于直接融资薄弱,这正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企业资金普遍短缺和国有企业间接融资比率大、成本高、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解决中国资本短缺的唯一出路和途径,只能是加快实现(推进)金融市场证券化,加快发展直接融资,除此之外别无它途。加快实现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化,加快发展直接融资,这将是现阶段中国资本形成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将为中国的资本形成寻找出一条光明的前途和道路,必将对中国经济更加高速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发展直接金融的潜力巨大,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增加、完善间接金融的渠道,建立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在此条件下进一步加大发展直接融资的力度。

2.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必须是以证券为主的市场。即必须是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相结合、以直接金融为主的市场。这是世界大部分国家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潮流。

3.根据中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积极培育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使其壮大和发展,实现投资项目以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的转化,增强投资市场的清晰度,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多样化拓展广阔的空间。扩大企业的直接融资,通过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的“挤出效应”来实现债务向资本的转化,改变企业对银行过度负债的状况,从而改变企业管理和资金使用上的软约束所造成的低效益状况。因此,必须逐步扩大债券与股票的发行,创造新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一般来说,证券市场的发达与否与商品市场的发达与否一样,都是以商品数量的丰富和品种的多样化与否为标准的。我认为,今后除了扩大国债的发行外,还应相应开发其他新的金融工具及扩大其发行量。(1)扩大企业债券发行,适当分流储蓄资金,由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自筹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同时,根据不同的筹资要求,开发一些新的债券品种,如住房债券、单位投资基金债券、信托受益证券等,充分利用证券吸纳游资。(2)逐步扩大股票市场,增加股票发行量。(3)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开放外币投资基金的试点,积极探索通过证券市场吸收外资的途径。(4)配合搞活大中型企业和组建企业集团, 选择一部分新建大中型的企业集团通过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股票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公司的企业集团。具体说,根据中国的国情,可优先考虑发行证券种类应该有以下20种:股票、存款证券、收据证券、可转换证券存单、银行承兑票据、票据发行工具、中长期债券、可转换存款债券、可转换股票的债券、外汇债券、可赎回债券、附有认股权之债券或可调换债券、浮动人寿保险单、货币市场互惠基金、浮息债券、与物价指标挂钩之公债、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汽车贷款证券等。

4.发展商业票据。我认为,从目前的具体形势来看,我国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另一直接金融手段是推广银行商业承兑汇票,这是目前可以被广泛接受的信用票据。在此基础之上考虑扩大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范围,并建立健全我国的商业票据市场,推广完善票据的背书转让。这是因为,一国资本形成的快慢、资本形成的规模和速度与一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完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规范、完善、发达的票据市场,是一个国家资本形成的重要场所。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要想有充足的资本,除了要有发达的股票市场外,还必须有发达的商业票据市场。同时,中国要完成并加速资本形成,解决资本短缺,就必须发展和完善中国的票据承兑贴现市场。

标签:;  ;  ;  ;  ;  ;  ;  ;  ;  ;  ;  

我国直接融资问题分析_直接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