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在躁狂症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狂躁症患者使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使用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患者副反应评分从治疗后1周开始即表现出差异,直至治疗2个月后,其组间差异明显。结论: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更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碳酸锂;氯氮平;躁狂症;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00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mania in bipolar disorder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lithium carbonate with clozapine combined treatment efficacy and safety.Methods Patients with mania of the use of lithium carbonat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ith lithium carbonate and clozapine combination therapy.Result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improve more obvious;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events score from 1 weeks after treatment began to show the difference, namely until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Conclusion Lithium carbonate with clo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nia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 is higher, therefore is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clinical.
【Key words】Lithium carbonate; Clozapine; Mania; Efficacy; Safety
狂躁症发生后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而临床可采用多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对其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尚无定性研究。本次我们则积极针对碳酸锂、氯氮平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最终在治疗时能够对患者采用相对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碳酸锂、氯氮平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共计入选80例狂躁症患者;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狂躁症的诊断标准,同时对其家属(精神、意识状态正常)说明研究概况,其均表示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排除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排除哺乳或妊娠期女性,排除对本次治疗不依从的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其参加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后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范畴,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24±2.13岁,患者的年龄最小值为32.5岁,年龄最大值为59.5岁,40例中包括男女分别为25例和15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54±2.06岁,患者的年龄最小值为32.0岁,年龄最大值为59.5岁,40例中包括男女分别为24例和16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中P>0.05,故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碳酸锂治疗,平均每天的使用剂量控制在(1.75±0.25)g,建议药物的使用剂量为1天2次,1次0.75~1.0g;观察组使用碳酸锂、氯氮平联合治疗,其中碳酸锂平均每天的使用剂量控制在(1.63±0.33)g,建议药物的使用剂量为1天2次,1次0.5~1.0g;氯氮平平均每天的使用剂量控制在(190.65±85.35)g,建议药物的使用剂量为1天1次,1次50~300g[1]。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患者做好用药记录,针对其出现的异常情况积极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干预,患者均持续用药2个月后观察评价其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同时使用Bech-Rafaelsen量表对患者的狂躁情况进行评价,其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的情况越好,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按照组别对其平均值进行计算和统计,并对其进行比较。此外观察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此处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患者进行评价,其得分越低说明副反应越小,则表示治疗的安全性越高,同时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值情况。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其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检验后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狂躁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狂躁评分可见,其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其中对照组治疗前狂躁评分为25.34±2.31分,观察组治疗前狂躁评分为25.16±2.08分,两组比较t为6.24,P>0.05;经过治疗后2周,对照组和观察组狂躁评分分别为14.36±1.78分和10.59±1.65分,两组比较t为12.34,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狂躁评分分别为7.62±1.02分和4.91±0.48分,组间比较t为10.65,P<0.05;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说明观察组治疗的疗效更佳,组间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2.2 两组患者的副反应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副反应评分从治疗后1周开始即表现出差异,直至治疗2个月后,其组间差异十分明显;其中治疗1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副反应评分分别为7.99±3.39分和5.21±3.05分;治疗一周后两组比较t为6.39,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副反应评分分别为6.42±2.31分和3.58±2.29分;两组比较t为13.05,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副反应评分分别为5.42±1.35分和3.34±1.32分;2个月后两组比较可见其t为11.08,P<0.05;说明观察组的副反应相对较小,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3.讨论
在临床针对于躁狂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属于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病情发生后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言语动作增多、情感高涨,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狂躁症发生对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影响,因而一旦对患者进行诊断,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较多,包括碳酸锂、氯氮平等,其中碳酸锂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能够进行改善,抑制患者的躁狂情况,而有研究曾经在分析的过程中指出,将正常治疗量的碳酸锂对健康者进行给予,其不会影响健康者的正常精神活动;而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表现为能够对脑神经突触部位的去甲肾上腺素产生抑制,此时其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会明显升高。而锂盐本身不具备镇静的作用,针对急性躁狂症患者进行干预时,必须和氟哌啶醇等药物进行混合给予,此后再使用碳酸锂对患者持续治疗,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如果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单独使用碳酸锂可能治疗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就需要增加其他药物并共同使用,但是盲目增加药物可能会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因此具体治疗方案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氯氮平则是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其能够阻断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但是不会对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产生影响,且不会对患者产生锥体外系反应,因此用药的安全性具有一定保障。除此之外,氯氮平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抗肾上腺素、抗组胺和抗胆碱的作用,能够抑制精神病患者产生的妄想、幻觉等多种症状。而如果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将碳酸锂与氯氮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则能够使其药物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通过不同角度的作用,使得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但是曾经有研究指出,躁狂症患者由于其处在兴奋状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对患者使用碳酸锂治疗,可能导致锂盐中毒的现象发生[2]。但是本次我们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氯氮平能够较好的抑制并改善患者的兴奋状态,最终减少临床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即副反应减少,此时使用该方案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本次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针对80例躁狂症患者进行分组干预,治疗结果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狂躁评分可见,其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说明观察组治疗的疗效更佳;两组患者副反应评分从治疗后1周开始即表现出差异,直至治疗2个月后,其组间差异十分明显,说明观察组的副反应相对较小;组间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充分说明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治疗对于患者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发现,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碳酸锂治疗,同时对于患者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意义在于通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对于患者的毒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最终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王静.喹硫平、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女性躁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1):60-62.
[2]王斓.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优先出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01-102.
论文作者:李德川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患者论文; 碳酸锂论文; 两组论文; 躁狂症论文; 狂躁论文; 差异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