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智慧防汛抗旱的理念,将互联网与防汛工作相结合,建设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社会与防汛抗旱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其次分析了国家智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最后联合江苏省的实际工作,分析了智慧防汛指挥理念以及指挥系统的运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提高防汛抗旱水平。
关键词:智慧水利;智慧防汛;指挥理念;防汛抗旱系统
引言:近年来,在国家智慧城市概念指导下,各行各业开始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系统。对于防汛抗旱工作而言,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开展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则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智慧防汛抗旱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下面本文对智慧防汛抗旱指挥理念进行分析。
一、智慧社会与智慧防汛抗旱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一)智慧社会与智慧防汛抗旱理念的提出
在信息化浪潮下,信息技术已经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在经济、交通、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早在2008年,我国已提出智慧社会的理念,将部分一二线城市作为建设试点,开展数字化城市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智慧社会的重要性,并为具体建设明确了方向。为此,国家将提出智慧防汛抗旱的理念,并开展智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与系统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在智慧防汛抗旱理念下,我国信息化防汛抗旱系统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慧化三个层面,可以通过数字化模拟,完善工作流程,进行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预报及调度,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效率。
(二)智慧防汛抗旱理念的发展与建设指导
国家按照智慧防汛抗旱的指挥理念,逐步开展防汛抗旱指挥的一、二期工程,国家首先按照“两台一库”的体系结构理念进行指挥系统的初步建设,增加了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站点,以网络为基础采集多种数据,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决策提供支持,最终在一期工程中实现了智慧防汛抗旱系统的数字化。一期工程结束后,国家进一步提出“互联网+防汛抗旱”智慧理念,开展二期工程建设,融入物联网技术,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从而优化指挥业务流程,将防汛抗旱指挥的目标有效落实[1]。从指挥系统和信息源角度来说,该系统应用了虚拟化技术,对国际大气、地理情况进行观测,从而为防汛抗旱提供专业数据。同时,为了提高数据汇聚能力,满足防汛抗旱指挥工作的需要,采用空间聚集技术汇总非水利行业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分析。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开发3.0版指挥系统,希望在物联网基础上,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感知控制,并通过大数据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二、国家智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
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可以实现管控对象的短期控制,尤其在出现灾害情况后,能够进行风险预测,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救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目前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并不完善,相关人员还需要按照智慧防汛抗旱的信息化建设理念积极改进。其中指挥体系平台结构由数据分析应用层、组织服务平台、数据储存云平台三大部分组成。数据储存云平台处于最底层,可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虚拟数字资源的收集,并与防汛抗旱专业数据结合起来,汇聚防汛抗旱大数据。组织服务平台是中间层,可以利用精确算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上层为数据分析应用层,其中的操作平台能够通过可视化技术、动态组合等功能解读数据,实现风险预警,为专家集中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意见。
三、智慧防汛抗旱指挥实践
(一)实践概况
以我国江苏省为例,目前江苏省遵循智慧防汛理念,在全省各大小型水库以及水利工程中设置高清摄像头,将监控图像引入防办会商室,实现全面监控。此外,江苏省已经建立防汛综合信息查询、防汛值班管理等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能够对气象灾情、水库泄流情况、水利工程运行情况有效掌控,并且江苏省各市每年积极进行防汛应急演练,均取得较好效果。近年来,在防汛抗旱指挥理念下,我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用广泛。例如,江苏省太湖流域及沿江地区曾发生特大洪涝汛情,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便使用智慧防汛系统有效缓解灾情。在2017年7月某日上午,江苏省智慧防汛指挥系统大屏幕出现闪烁红点,表示江苏省太湖流域地区出现严重性降雨,数据显示累积雨量已到达90毫米[2]。为此江苏省相关部门及各市级指挥平台召开紧急视频工作会议,在长江下游地区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二)具体应用
在此次灾情中,江苏省利用智慧防汛系统整合防汛数据,通过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及时了解水情及气象信息,实现了对江苏省灾情的准确监控。有关部门通过智慧防汛系统得到现场第一手资料,并利用互联网调取实时监控图片,通过智慧防汛的可视化技术显示灾情情况。工作人员还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实现防汛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递,有效指挥防汛抗旱工作。例如,工作人员根据防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汛期水库水位达170米,预测表示即将超过限制水位,于是指挥部门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当大屏幕中检测位置报警时,水库人员立即放水泄洪。在专业技术支撑下,相关部门合理分析灾情,利用智慧防汛系统将现场指挥与远程调度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决策与指挥,紧急强化水库塘坝管理,并准备救灾抢险物资,及时安排沿江地区民众撤离,最终在智慧防汛理念的指挥下,防汛工作顺利完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代表我国防汛指挥已经实现数字化向网络化、智慧化方向转变。在未来,我国技术人员依然要继续贯彻智慧防汛理念,深入研究智慧水利工程,从而提升指挥系统性能,确保国家度汛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长松,崔晓惠,杜文.黄河防汛抗旱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水利信息化,2018(05):56-60.
[2]刘斌.吉安市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优化升级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7(02):61-65.
论文作者:聂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智慧论文; 理念论文; 江苏省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灾情论文; 国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