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蒴
广州博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体制改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也随着城市规划及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考究城市的发展历程的时候,我们都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公共交通的变革往往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化。因此,本文将就我国所面临的各种严峻的交通压力形势,探讨当前的城市形态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关系,为城市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形态;关系
1 前言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也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大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城市发展历程,公共交通的每一次变革都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城市的发展却是给公共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巨大的交通压力现状,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献计献策,并对“必须依靠高效的公共交通设施来缓解当前严峻的交通压力”的规划理念达成良好的共识。要实现高效的公共交通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适应公共交通服务的城市形态,深刻的理解“公交优先”的概念,才能从根本上使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得到更好的保障。
2 组成城市形态的三大结构要素
城市结构、土地开发密度及城市设计是所组成城市形态的三大要素,是城市的物质形态的表现。城市结构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空间结构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形式及方式,是各种特定社会的经济、文化因素作用在城市区域上的空间反映;土地开发密度是指城市建筑、人口居住及就业开发的密集程度,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物质上的表现;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规划、布局、城市的面貌形态及城市的各项功能的关注、建设,其内容主要涵盖了城市建筑、环境、社区中心及周边组织、公共交通区域的土地使用规划等。
3 城市形态对公交运行的影响分析
3.1 影响公共交通运行的因素一:城市结构
城市形态中城市结构给公共交通的运行造成了影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人们出行是否选择公交,主要由人们居住、就业的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二、公交走廊的形成及合理的位置选择受城市结构的影响,进而对公交运行的比例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综合上述,针对城市结构对公交运行的影响,可分别总结出对应的结论:
一、商务活动中心的正常开展是决定及提升公交运行比例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内外对城市商务活动中心发展及构成的研究数据表明,加强城市的单中心城市结构建设和持续发展,对公共交通的运行及发展从根本上而言是非常有益的,但因此容易出现人员就业的地理位置分散、不集中而降低公交运行的相对概率;
二、形成加强外围城市、周边城镇与城市中心区域的公交运行的城市结构可使公交得到更有利的发展。加强外围城市、周边城镇与中心区域的公交运行,是以将人口居住及就业分散为目的而进行的城市规划建设,意图在于增加过往人员流量,提高公交运行的比列。许多城市的建设及公交发展规划中提及到,适当的将部分人员稳定于现有当地的生活区域,剩余人员可安排至外围城市或周边城镇,通过公交来解决就业问题,形成稳定、均衡的双向客流,既给公交设施减少了压力,又带动了整个城市及周边城镇的经济发展。
因此,针对上述,确保公交运行比例的条件是:一、城市活动中心稳定发展;二、外围城市、周边城镇的公交设施及运行必须加强,以保客源流量;三、道路运输系统全力配合,避免中心区域与外围周边城市出现停靠站的现象,尽最大能力满足公交出行人员的要求及选择。
3.2 影响公共交通运行的因素二:土地开发密度
城市土地开发的密集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运行比例及人员出行需求量,从根本上促进公交运营模式及体系的改革,以求找到与高人群密度出行相适应的交通方案。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车运营市场占有比例较低,小型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则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因此,推行高容量、高运载能力的公交运营模式是必要的。高容量、高运载能力的公共交通工具在高密集的城市中运行可发挥预期的运营效果,即高密度的城市所需出行的距离较短,通过制定合理的行车路线及出车安排,可增加公交运行的次数及时间,同时,减少小型汽车的使用,提高乘坐公交的人员比例,对减少城市尾气排放污染,减轻交通拥挤的压力是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
据国外相关人员研究表明,人口的密度相同或相近规模的城市,土地密集程度与公交运行是成正比关系的,即高密度的城市公交运行比例必然增高,例如:当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率大于40人每小时每平方米时,小型汽车的使用率有所降低,反之则升高,当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率介于60至100人每小时每平方米时,公交的运行比例将会提高许多。因此,提高城市土地开发使用密度,对公交的运行使用是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如图一所示: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在40人/hm2以下这个区间的时候,人们利用公交出行的比例非常的低,人们在这个时候选择更多的是小型汽车;而当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大于50/hm2的时候,可以看到公交出行的比例快速增长,人们更愿意选择公交工具出行。
3.3 影响公共交通运行的因素三: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结构规划及建设对降低交通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力开发、建设多功能土地及营造公交站点周围人行街道良好氛围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公交拥挤的问题。即一、多功能土地的城市结构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公交出行比例及人员流量,很好的从问题的源头上降低了交通工具拥挤的现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有促进作用;二、营造公交站点周围人行街道良好氛围,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城市建设、公交完善的反映,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方面进行改进,在公交站点周围设置相应的座椅、盆景、绿化带、超市及其他的服务设施,激发人们步行的渴望,是降低其他交通工具的使用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 公交运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分析
4.1 公交运行对沿线土地的价值影响。我们知道,城市交通越便利的地方,人口聚集的密度越大,经济效益的创造越高,进而对土地的价值影响越大。因此,在接近城市的中心区域,受繁华的商业气息影响,经济的发展促使土地的价值升高,而周边那些远离中西区域的沿线土地,其价值随着距离中心区域的远近有所降低。
4.2 公交运行对站点附近的土地开发密度强度影响。以城市中心为圆心,以1000米为半径的区域内,功能用地的构成中主要以人口居住用地为主,同时伴有商业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及公共绿化用地等,四者的用地比例约为4.8:2.5:1.9:0.8,因此,可在确保人口居住的密度范围内,加大对商业用地、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及公共绿化用地的开发强度,依靠提高公交的利用比例,对提高城市公交运营及城市的发展建设是有帮助的。
4.3 成熟的公交秩序及科学的交通运营模式可促进城市结构发展。公共交通秩序的成熟与稳定及科学的交通运营模式是城市建设、结构发展的核心之一,对城市的结构发展有着不接替代的促进作用,改变交通运营模式可促使城市的经济建设、文化提升、商业开发带来新的格局,经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城市的发展会得到前所未有的上升,进而形成良性的双向发展。
5 结语
综合上述,公共交通与城市规划是否能协调发展、适应彼此、相互促进,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从提高公共交通建设来引导城市规划,从城市规划促进公共交通建设是我国必须坚持推行发展城市建设的手段。
论文作者:王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5
标签:城市论文; 公交论文; 公共交通论文; 结构论文; 比例论文; 密度论文; 形态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