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_历史进程论文

论“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_历史进程论文

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历史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1)06-0012-06

在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并做出正确回答的“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正确审视和解决“四个如何认识”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对“四个如何认识”中“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作一些探讨。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强调了从“历史进程”的高度认识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根据2000年初有关部门对八省市74所高校近1.7万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例如,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表示“充满信心”和“更加充满信心”的比往年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对今后三年和十年内我国经济发展持“非常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比往年也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同时,部分大学生在一些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例如,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走向趋同”、“私有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表示“同意”和“比较同意”的较往年有所增加。当代青年大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经历、阅历和社会感知是与改革开放同行的。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卓著成就,增强了他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和道路的认同。但这20年,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特别是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相对繁荣和社会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在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同样包括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仅就20年谈20年,是难以在当代青年中产生强烈共鸣的。这就需要我们拓展理论视野,站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高度,以深重的历史穿透力,从历史与理论、现实的结合上,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综观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从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历经360年的发展。回溯这一历史轨迹,大体可以分为以120年为期的三个阶段。

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个120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

虽然在14世纪和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意大利北部的佛罗伦萨就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并在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具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直到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才真正开始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时代。迫于人民起义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压力,代表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查理一世在1640年11月不得不重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一直存在到1853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阵地。“长期议会”期间,英国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之间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复辟与反复辟此起彼伏,其间还夹杂有两大阶级的“联合”和妥协。如1642年8月至1846年6月发生的第一次内战、1848年2月至8月的第二次内战,以及两次内战期间“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的政治斗争,都以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胜利告终。1649年5月议会宣布共和国成立,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标志,它第一次宣告在欧洲的一个大国中初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刚刚建立起来的这一社会制度并不稳固,在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并没有停止。1660年5月查理二世登基,开始了长达28年的王党复辟时期,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才确立了反映新的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共同利益的君主立宪制度。为了牢固地巩固自身的统治,在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框架下,新兴的资产阶级竭尽全力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第一个120年间,英国资产阶级并没有立即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力,它们沿用的还是封建社会母体内成长起来的现存的社会生产力。在经济上,它们并不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求得资本的积累,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强制力量,进行在国内以“圈地运动”和在国外以疯狂的殖民掠夺为主要形式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是以血与火的文字写就了它们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的历史。处在初期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并不稳固,作为这一经济关系轴心——雇佣劳动对资本还处在“形式隶属”的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的第二个120年,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也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

18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稳固政权后,才有能力把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力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提了出来,踌躇满志地去发掘蕴藏在自然、科学、工业、农业中的巨大生产力,以其“非常革命的作用”,适时地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即人类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机遇,迅速地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系统。这时,资产阶级以“自由”为旗号,不断地巩固自己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法国学者米歇尔·博德指出:“在英国,在资产阶级已干涉国家事务的地方,自由的问题首先是经济自由:贸易自由、生产自由,尽可能以最低价格购买劳动力的自由,以及保护本阶级来对付工人结盟与造反的自由。”(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第88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上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历史无代价地馈赠给资产阶级的一份“厚礼”。1769年瓦特在已有的蒸汽抽水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动力较大的蒸汽机,1784年又研制成功联动式蒸汽机,同年,英国第一座蒸汽纺纱厂诞生。之后,织布业、冶铁业、运输业等部门也很快引进蒸汽机技术,推动英国工业的飞速发展。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首次用“工业革命”的用语,指出了这场经济变革的深刻的历史意义。确实,在1760年之后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英国就实现了以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的革命,创立了物质文明进步的奇迹,使英国率先成为以机器大工业占据优势的先进的工业国。1848年初,年届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在彪炳千古的《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回顾了这一历史成就,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2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后半期,美国和法国也先后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9世纪中叶,德国、俄国和日本也经历了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历史认可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Capitalism)这个词在19世纪后半期也开始得到广泛的使用,《牛津英文辞典》在1854年首次收入“Capitalism”这个词。(参见托姆·博托莫尔:《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第3-4页,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历史从来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工业革命在使社会物质文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雇佣劳动从对资本的“形式隶属”转为“实际隶属”,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地发展起来。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萎缩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1825年,行将完成产业革命的英国,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以生产的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在这之后的一个世纪中,这种经济危机大约每隔10年就周期性地爆发一次。

工业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工业革命在创造出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阶级;工业革命在不断地刺激资本财富的积累、强化资本的力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工人贫困的积累、聚合工人阶级的反抗力量。工业革命把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推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的一系列工人运动,揭开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序幕。在这之后的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在周期性地破坏自身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在社会阶级矛盾的激烈对抗中,艰难地寻求社会变革和调整的出路,结果就是19世纪60年代末初露端倪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以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第三个120年,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世纪8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处在其相对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在那几十年间,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再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电的发现及其在工业上的广泛运用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再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作用下,资本积聚和集中迅速膨胀,最终造成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向以垄断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过渡。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产生了种种质疑。首先,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特别是由于辛迪加、托拉斯等垄断组织的出现,产生了资本主义似乎已经演变成“有组织的”经济制度的假象,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似乎已经“消失”,从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理论,也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假说”。其次,资本主义和平时期存在的“合法斗争”,模糊了对运用无产阶级革命手段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性的认识,从而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似乎也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教条”。同时,在长期的“合法斗争”中,资产阶级也调整了统治策略,利用从殖民地剥削来的部分超额利润,收买本国工人阶级中的上层分子,使工人运动的某些领袖和理论家蜕变成工人贵族,成为一味追求“改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机会主义者。

对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列宁作了科学的分析,得出了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的理论结论。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把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历史变化性质的基础,从“说明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的高度,(《列宁选集》,3版,第2卷,第5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洞察这一变化的本质,对这一变化中显现的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了诸如“竞争转化为垄断。生产的社会化有了巨大的发展。就连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的过程也社会化了”,以及“垄断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最新成就”等一系列科学结论。(同上书,第592、597页。)

整个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当时出现的是一种服从帝国主义战争需要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势头一度有所减弱,但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的所有矛盾,针对严重的全面的经济危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势头明显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使资产阶级国家军事调节作用得到了巨大发展,也使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和干预有了显著加强。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度有了迅速发展。可以认为,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其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自我调整中,走过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最黑暗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1929年爆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就是这一历史发展中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是资本主义自身关系调整中出现的历史性的大倒退。

20世纪下半期,借助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也借鉴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些成功之处,包括计划经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做法,资本主义逐渐找到了调整自身关系的一些手段。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把垄断组织的力量同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结合为一体的过程。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已由原先在战争和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运用的一种临时性的非常措施,转变为一种经常性的、日常经济运行的必要机制,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

国家垄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化形式的变化”上。英国学者本·法因把这种“社会化形式的变化”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再生产的社会化”的变化。法因认为:“国家在经济再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这是国家垄断资本的显著特点”。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的发展阶段相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个“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阶段”,是以“一种控制生产过程的新的更高的社会化机制为特征的”。这时,控制生产过程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化机制是国家干预,不再是市场交换和信用制度这些强制的力量。现在,国家对社会经济再生产中的“过程管理”、“核算管理”和“金融管理”实现了完全的控制,国家(通过与市场结合的方式)在经济再生产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第二,在经济再生产的社会化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占有和控制剩余价值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剩余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国家征税的方式被占有的。当然,国家通过征税方式集中的剩余价值的大部分,仍然以资本积累的形式重新投入资本循环。占有和控制剩余价值方式的变化,使剩余价值的分配和交换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导致“资本各部分之间在利息或企业利润形式上占有剩余价值的争斗性的斗争,也由于国家的作用逐步地社会化”。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必然出现“政治上的转化”,即“原先体现政治关系的国家……不可避免地直接卷入一切形式的经济斗争”。例如,在工资斗争中,工人阶级的直接对立面就是管理并决定收入和税收政策的国家机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意识形态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关系的具体体现”。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阶段正相反,那时,资产阶级国家是建立在这三方面关系相分离基础之上的。(参见本·法因等:《重读〈资本论〉》,英文版,第105-109、121-125页,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79。)显然,“社会化形式”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波兰学者布·明兹在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比较中,指出了现代资本主义模式的一些新的“基本特征”。第一,在自由竞争模式中,生产集中过程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经济活动的中心人物是个别的资本家企业主,产品的价格是在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在现代资本主义模式中,生产过程的集中导致主要经济部门形成了在市场上起统治作用的大型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人物是在资本家阶级中处于领导阶层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产品价格采取了先由占统治地位的大企业制定,而后强加给市场的“管理价格”的形式。第二,在自由竞争模式中,所有的企业都可能实现技术进步,但这些企业的建设期和重建期却相当短,企业做出经济决策的时间视野也很短。在现代资本主义模式中,技术进步要求对科学研究进行大量的投资,而科学研究只有通过大企业并在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大笔经费的资助下才能进行;企业及其综合体的建设时期延长了,企业做出经济决策的时间视野也大大地延长了。第三,尽管在自由竞争的或现代的资本主义的模式中,经济的动力都是从投入的资本中追求可能达到的最高利润,但是,在自由竞争模式中,市场机制是经济的调节者,资本的利润率平均化趋势起着决定性作用,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的是短期利润的最大限度化。在现代资本主义模式中,经济调节者已经不是价格运动,而是在垄断集团的不同实力下和国家起调节作用情况下的垄断集团的长期目标函数,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利润的最大限度化。第四,在现代资本主义模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国际化程度相当高,起的作用也极为重大,以致这种国际化成为现代资本主义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特征。因此,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考察中,资本的国际化不能被看作是在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发展以后才加以考察的一种“附加”因素,而应该看作是一种“首位”因素。明兹强调,在现代资本主义模式中,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国际卡特尔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的成立和扩大;逐步和部分实现的西欧各国资本融合的趋势,以及美国资本与西欧资本融合的趋势;国际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加强;资本的输出和输入以及资本的国际联系;劳动力的迁移,特别是从经济欠发达国家转移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要求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在对资本国际化趋势的探讨中,特别要注重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性质。(参见布·明兹:《现代资本主义》,第8-84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明显增强。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主要有:1.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进而到当代的国际垄断的趋势与特点;2.金融资本全球化过程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3.在信息经济的背景下,资本输出形式在同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配置结合中的变化和特点;4.国际经济组织的新作用,主要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新作用;5.世界范围内发达与不发达两极分化的趋势及其特点;6.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特别是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单极化的冲突及其走势;7.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及其变化;8.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我认为,这八个方面是我们现在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要重点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120年的历史进程,使私人垄断转为国家垄断进而再转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已经走到了它的最高形式,也是它的极端形式。垄断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但并没有消除这一基本矛盾,相反在新的形式上加剧了这一基本矛盾。21世纪,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还将有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将可能做出新的调整。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有一定的生命力,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并存、竞争和斗争,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会存在下去。但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命运的学说,至今仍然是科学的。

试比较一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只有80多年,从发展的时间上看,还不及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最初120年发展的长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到现在主要还在沿用着或继续使用着现存的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成果,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与自身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力及其结构,还没有能够充分地显示新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的连续性的发展中,都有一个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并存、竞争和斗争的时期。新生的社会制度必然继续使用和利用现存的社会制度中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但新生的社会制度毕竟代表着历史的前进方向。

总之,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样,是需要我们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上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事关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根本问题。

[收稿日期]2001-04-23

标签:;  ;  ;  ;  ;  ;  ;  ;  ;  ;  ;  ;  

论“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_历史进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