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道路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但是随着机动车行驶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本文是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技术
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在整个交通中必不可少,关系着城市交通的安全,道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城市不同其环境和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同,要保证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对环境进行全面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以建设符合城市情况的市政道路。
1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述
工程设计指的是为了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全面安排工程建设中的技术、经济、资源等工作,确定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组成和结构等内容。工程设计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涉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个环节,包括20多个系统、30多个专业、400多个接口。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规划、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息息相关,这就提高了工程设计的复杂性。
2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安全是道路的根本核心和第一标准,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安全性,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并同时保证设计符合科学建设的要求,在安全的情况下保证交通通畅,在道路每一步建设中都要将安全性落到实处,以保证城市道路的快捷和畅通性。(2)经济性要求。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降低施工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现状、公共设施的分布情况、交通流量及交通特点,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线和断面型式。如遇到分散的道路,可选用远近结合方式,以节约工程成本。(3)保证城市的环保性。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车辆数量逐年增加,交通堵塞现象常见,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所以,城市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环保性,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时,需对城市环境采取保护措施,既能保证城市道路的建设需求,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建设和谐、生态的平衡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3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3.1规划阶段的环保理念应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注重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内容,合理地对线路走向、线位布局、敷设方式、线路埋深等进行设计。在规划阶段,相关部门还需要开展环境评价工作,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评、建设网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各级环保部门批复意见等,为后期的轨道交通设计和验收工作提供依据。
3.2做好数据模拟
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要重视收集道路相关数据的工作,包括道路的土质条件和通行要求等,选用BIM开放性模型或模型匹配分析,进行设计方面的优化。对管网分布密集的老城区,可通过BIM技术生成立体的设计图,合理布置道路两侧的管网,提高其科学性和可行性。模型匹配分析是指选取与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类似的道路工程资料,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借鉴设计的优势,应用于工程中。
3.3交叉口渠化改善
(1)通过在交叉口布设线圈以及与信号机进行连接,诊断仪实时采集并记录信号配时以及线圈数据,并根据统计得到的流量自动划分为多时段,从而对每个时段的信号配时方案进行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运用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关诊断指标的计算,进而给出“体检报告”,以此来对交叉口进行时空一体化的、更全面的改善交叉口的优化设计。(3)确定基于道路交叉口交通运行安全状况的监测地点、监测指标筛选技术对影响道路交通运行与交通安全两方面的因素进行筛选。(4)开发不同监测指标的数据融合技术。利用动态监测指标并结合静态监测指标(如线形、坡度等),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服务水平量化分级的基础上,比较量化分级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不同交通运行安全监测指标对交通运行与安全的影响程度,利用贝叶斯网络分析技术对各监测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各指标对地点交通运行与安全的贡献程度整合模型,最终形成指标安全度和整体安全度共同表达的路段交通运行与安全状态。(5)建立基于监测指标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运行与安全影响程度判别技术。
3.4做好道路线形和断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道路的自然环境和施工特点,设计中应多采用圆弧大半径设计线形,尽量减少主干道转折点,且避免长直线带来单调和疲倦感,道路两旁的景观应变化多样,合理进行立体和平面结合设计方案,增强均衡感。断面设计包括横纵两方面,要根据道路的等级、功能、及特性等条件进行设计。纵断面设计时,要结合当地地形、排水及地质等条件,保证排水和舒适行车。在节点设计时,要设计严谨,保证行车速度和道路连接通畅性。在纵坡设计时,要结合各种因素,尽量平缓坡度。另外,在道路宽度规划范围内,进行横断面的合理布置,确定车道类型和道路宽度,合理隔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确保安全性、整体性和美观性。
3.5交通景观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也需要美化交通道路,需要对道路进行绿化方面的设计。绿化设计的形式分别是:对基础履带的设计、对人行道的绿化、对街头信息的绿化等。对城市的绿化宽度需要以国家的相关规定为参考标准,设计时,道路红线宽度以国家的标准进行参考,具体的宽度根据实际道路情况来设置,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提升绿化比例。
3.6设计收费设施
收费设施是交通工程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设施,是交通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设计项目。在进行收费设施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满足交通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及维护的需求;其次,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工程的公路等级规定,不能存在乱收费的现象;最后,要充分考虑工程自身的远期发展和运输体系,设计合理的收费设施方案。
3.7提高绿化设计
城市市政道路绿化对行车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对向道路分割,诱导行车视线,并对车辆转弯时起到预示路线作用,增强了交通的安全性。另外,绿化在装饰美化城市道路的同时具有防尘、消音、削弱光线等作用,起到了环保和交通安全行驶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将美化和绿化功能相结合,并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实际状况,针对性进行绿化建设设计,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市政道路关乎着人们生活便捷和城市发展,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相关人员必须严谨负责的进行道路设计工作,认真分析设计过程中的问题,结合自然环境、城市整体规划,综合考虑道路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安全性为前提,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做好模拟数据分析、线形设计、横纵断面设计和绿化设计等,以符合环保性设计的要求,建设安全、环保、美观的城市市政道路,以促进城市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薇薇.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6(14):297.
[2]荀国宁.探究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5(21):186-187.
[3]迟宇峰.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J].科学技术创新,2015(5):241.
[4]杜相儒.关于市政道路单向交通设计思路和优缺点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33):105-106.
论文作者: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交通论文; 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交叉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