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卓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项目管理中的一些制度进行了分析,让大家认识到制度发挥的重大作用,有利于项目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制度;项目管理;人事;质量;安全;资料;材料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资源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有通过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1]。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对很多企业管理而言,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清晰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2]。这需要制度的帮助。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落地实施。如何让公司的制度落地,不仅要约束员工的行为,更主要的是执行力背后的流程建立有没有衍生出制度创造的利益价值。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合理的制度,并且在实施中加以监督和约束。
下面,我想从项目部常见的一些管理制度来提些粗浅看法。
一、项目部人事管理制度
人是项目执行的重要资源、推动力,同时也是最大的风险因素。它有两种趋势:积极的调动能带来巨大的产出,消极的行为指导必定会引起项目的失败。因此,我认为人事管理应该排在第一位。以下是我对项目经理部组建的想法。
1、项目经理的选择
1)公司指派:由公司提出项目经理人选,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后确认项目经理人选。
2)内部竞聘:在公司内具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职工中通过竞聘,产生项目经理。竞聘者对项目情况进行了解,并向项目管理公司提交对项目的管理计划、成本控制相关方案,对其方案的可控作性进行现场阐述,项目管理公司根据竞聘者的方案综合评价择优选用。
2、项目经理部的组建
1)公司指派:根据《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任职条件表》指派符合要求的人员。
2)内部招聘:根据项目情况列出项目部管理人员需求,在公司内部发布招聘信息,人力资源部配合进行招聘工作。
3)社会招聘:根据项目情况列出项目部管理人员需求,人力资源部配合进行社会招聘工作。
除此之外,项目经理部应设置专人对项目部人员进行人事管理,对人员入职、调动、离职都应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登记,同时及时反馈到项目管理公司。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勤、休假等制度,让员工在工期相对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得到适当的休息,从而更好的为项目服务。
二、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行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同时建筑质量也是建筑工程企业进行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的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1.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实行施工、检验、监管现场三同时制度,到关键部位时,公司相关领导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以及职能部门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督导。
2.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4.严格把好材料进出质量关,所有材料、配件、设施使用前必须获得职能部门检测同意或标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
三、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对一个项目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项目发生了人员伤亡事件,不仅将对项目的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必须从源头上狠抓项目施工安全。
1、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传,定期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积极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在工作上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工程施工的实践活动中,认知并了解危险事故的特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预见隐患,并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解决隐患。
2、加强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入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并填写“三级安全教育登记卡”存档,未通过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3、制定安全奖罚措施。在与施工班组签订劳务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奖罚协议,班组做得好的对其奖励;做的不好的进行处罚。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班组人员产生约束力,从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情况、机械设备验收使用情况等的检查,对于重大危险源更应该实时跟踪。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作好记录并限期整改。
四、项目资料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资料是记载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因此资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程开工时资料员应及时熟悉图纸,制定送检方案及资料编制方案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按照相关方案进行资料整理,并保持与工程同步。
2、项目部外部文件应指派专人签收,签收人在接收到技术文件(设计变更、图纸等)后,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在接收到其他文件后,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审阅后都必须及时签发文件发放指令单,注明该文件需要下发的部门或个人,资料员根据指令单按照发文要求对文件进行发放。
3、项目资料员应及时对所收到的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并定期对工程资料进行查漏补缺。
五、项目部材料管理制度
为加强项目部材料管控能力,规范材料的各项管理,以及明确材料管理流程,清晰材料的流向与使用,强化领用部门或领用人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浪费,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材料管理制度。
1、首先要多了解市场,采取多渠道进行询价,并做好询价记录。通过询价,了解供应商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对其服务能力、供货质量、供应商的货源渠道、供应规模等信息资料,要作深入的了解。在结算方式上,要尽量采取对我方有利的方式。
2、物资采购到工地后,物资部门要及时进行验收。对于技术方面有着特别要求的物资,必须要有技术部门、工程部门及物资使用部门的共同参与验收,并有参与验收人员的验收结论及签字,形成文件存档。
3、任何材料的领用必须填写材料领用申请单,并经相关责任人签字才能到仓库领取材料。仓管员发放材料时,要严格审核材料领用申请表单,如发现手续不全、涂改等现象,仓管员按规定拒绝发料。
制度在工程项目中所起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制度制定时,应该全方面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能够真正起到指导和约束作用的制度。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修改。从而将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更好的为工程项目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美)德鲁克(Drucker,P.F.)著,许是祥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2]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7
论文作者:柯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项目论文; 制度论文; 材料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