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追求--评近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获奖作品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追求--评近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获奖作品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追寻——近年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获奖著作总体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中华民族论文,精神支柱论文,总体论文,著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敬爱的小平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但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却永驻人间。这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缅怀小平同志之时,回顾近年来出版的一批批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的著作特别是那些获奖的精品图书时,我们似乎又可以看到对中华民族精神支柱追寻的轨迹。

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都必然要产生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理论。时代呼唤着理论的突破来解决它所面临的课题,而成熟理论的产生又必然是置身于实践的沃土之中,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把群众中蕴藏的丰富的实践集中升华成博大精深的理论,武装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造就出一个伟大的时代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实践,并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找到了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然而,任何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理论形成,总是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对它理解的深透,总要伴随实践的深入。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内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批批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的著作相继出版,其中相当一批优秀的图书如“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20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10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丛书”(1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邓小平思想研究》(3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论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群众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新时期军事理论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广西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战略思想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邓小平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实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光辉的旗帜,行动的指南——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职工读本)》(中国工人出版社、学习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等分别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和“中国图书奖”。这些获奖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状况,体现了思想理论宣传战线的工作成果,映照出广大出版工作者不懈努力、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的良苦用心。纵观这些获奖书,可以说百花盛开,各具千秋。如果我们对其归纳些共性特征,那么有两点特色是显而易见的。

力求全面准确把握和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地阐释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观点,提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武装,是这些获奖著作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色。

理论思维是时代的产物,是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理论思维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毛泽东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引导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在当代中国,我们党有了这面光辉旗帜,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就有了坚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能创造无比辉煌的未来。因此,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实属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辽宁人民出版社在1992年出版的由金羽、王充闾主编的“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丛书”试图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联系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通过各个专题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准确地阐释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围绕邓小平在哲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统一战线、知识分子、国际战略、“一国两制”、现代化发展战略以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论述和思想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述,对邓小平同志的早期革命活动和戎马生涯及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功绩展开了较为完整的描述,同时附以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的总目,为后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这套丛书,历时五载,在已出版的八部著作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尽管个别著作研究得还不够深入,有些章节还略显肤浅和稚拙,但它毕竟是以二十卷的恢宏气势和整体出新的优势,最早推出的一套系列书,代表了当时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现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邓小平的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而实践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邓小平的理论武库,而且为后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等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共十卷,199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重在实践性,强调体系的完整性,丛书中的每一册,都以邓小平的著述为指导和依据,联系历史的经验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比较完整、准确、科学地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方面的理论和观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丛书逻辑严密,不仅抓住了邓小平理论的一些核心内容,同时反映了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改革的发展脉络,以及社会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已经兴起的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潮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系统理解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从1978年至今,不到二十年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在古老中国的大地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平同志启动和设计的改革开放,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已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实践邓小平理论方面理所当然地要走在前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于幼军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丛书”一套共十二卷,近三百万字,以其研究的深刻性和论述的系统性而成为颇有深度的科研成果。应该说,邓小平的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反过来又对实践加以指导。广东十七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走过来的,而它所取得的经验和累累硕果又充实丰富了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加深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出发,这套丛书紧紧把握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这条主线,力图求真、求实、求深、求新,以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和阐述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观点,并总结和概括了广东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等新鲜经验,从而将现实的困惑升华到理性的思考,又给人以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相当水平。它较之一年前出版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十卷本,更多一些地方特色;较之三年前出版的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二十卷本,更多一些研究的深刻性。

如果说,政治上的成熟是一个人或一个政党成熟的集中体现,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这种成熟的表现不仅在于有一个指导性理论,有几部阐释性著作,而更多地体现在有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共鸣和唤起亿万人的合唱。假如我们把上述三套丛书作为三个年头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代表作,那么,我们同时还可以看到很多在各个领域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精品图书。如群众出版社出版的《论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地位、实践意义、主要特点、根本任务和具体职能等十一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理论体系。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新时期军事理论研究》结合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实际,全面阐述了邓小平新时期的军事思想和实践活动,对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和高度的概括,对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战略、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的论述作了颇有新意的归纳和阐述,对深化邓小平军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其他如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思想研究》(三卷本,约三百万字)、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战略思想论》等,也都或在多层次、全方位或在各自的领域内,以各自的特点融入了时代的大合唱,成为动人乐章中的有力音符。

坚持研究与宣传并重的原则,在强化理论研究的深刻性的同时注重宣传的普及性,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上作文章,是这些获奖著作的另一个显著特色。

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都绝不可能凭空产生,而理论的伟大则在于置身于人民之中,有广泛的接受性。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坚强的政治领袖,在他创建理论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其政治主张被接受的广泛性和实践的渐进性,因而不可能一下子将他的全部思想尽述无遗,也不可能去描述其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心理活动的整个脉络,因而他的理论不仅语言简明质朴,深邃明快,而且与正在改造现实的中国人民贴得近、靠得紧。他的理论既不是哲学教科书的理论系统形式,也不是经院式的思辨哲学,而是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交织在一起,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是中国人民脚踏实地的思考的智慧结晶。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本身就包含着思想理论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邓小平理论的要求。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由龚育之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就很有代表性。它既是作者长期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成果,又是一部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邓小平理论的通俗政治理论读物。龚育之同志从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担任领导工作以来,就一直参与领导编辑、审定《邓小平文选》三卷本和研究邓小平的著作工作。由于他既熟悉邓小平的著作、档案文献,又熟悉毛泽东著作、档案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而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很有自己的特色,而这部著作就是他长期研究的结晶。它虽然只有22万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在简明扼要地介绍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基础上,鲜明地阐述了这个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把历史的分析和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而又全面地揭示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思想底蕴。这部著作虽然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政治理论读物,却无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搬套,而恰像一位睿智的学者,对人们在学习、实践乃至学术研究中碰到的疑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人心悦诚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是一位学者针对干部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邓小平理论,那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集体编写的,中国工人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光辉的旗帜,行动的指南——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职工读本)》则是一本直接引导和帮助广大职工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更为通俗的读本。它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邓小平理论做了准确、简明的阐释,回答了广大职工群众所关心的许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并在一些理论问题的论述上富有新意和创见,有助于更加坚定工人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激发他们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邓小平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的伟人,这决不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它内在的客观依据是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发展的相互依存性。邓小平以他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和大尺度的思维视角,开拓了中国当代发展新的道路,设计和领导了中国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人们渴望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而曲折的历程,了解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更渴望了解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领导、设计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功绩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一种必要补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由高屹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的《邓小平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实录》,用丰富、生动、可靠的资料,以纪实与论述相结合的手法,比较全面地描述了邓小平领导、设计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比较充分地展示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决策能力、领袖风采和人格魅力。全书的结尾,引用了邓小平在退休之前的一段话:“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退下来以后,我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军队所取得的成就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前进中还会遇到一些曲折。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代发扬光大。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话显示了他多么博大的胸怀,感人至深,令人敬佩,催人奋进。这就是邓小平,这就是他和他的理论相一致的人格魅力。

读罢这些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获奖著作,一种强烈的感觉在我的心中震撼。邓小平理论不是产生在书斋里,而是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是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又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再往深层次去思索,就不能不深切感受到,是时代造就了邓小平,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和亿万人民的实践哺育了邓小平理论的发展。邓小平个人是杰出的、伟大的,否则他便不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不会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然而,从历史的眼光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当代中国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探索,以及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实践和世界性发展的历史进程,则是这一切总的根源,也是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肥沃土壤。正是通过对上述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获奖著作的回顾,给了我们这些深刻的阐释和启迪,我们看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正在逐步走向高层次、立体化和把握本质、抓住精神的历史深度,我们找到了追寻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历史轨迹,进而使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引下,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标签:;  ;  ;  ;  ;  

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追求--评近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获奖作品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