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思考论文_石宗前

BIM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思考论文_石宗前

摘要:BIM技术在设计院中推广应用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起步阶段如何学习及培训,如何选择设计人员,怎样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我们一直在思考,并不断改进。

关键字: BIM技术 revit 完善模型 管线综合 推广应用

1.积极落实国家有关BIM的政策。

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 推进BIM应用》,指导意见针对设计院也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为实现以上目标我院自2019年开始设立BIM项目组,着手推进BIM技术在我院的应用。基于实际情况,起步阶段我院决定先把最近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某综合楼进行BIM设计,该项目面积33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8层。我们用了一周时间熟悉revit软件,之后用了六个周时间完成BIM模型设计及管线碰撞调整。人员安排:建筑结构1人,水电暖4人,项目组共计5人。除我工作近十年以外,项目组其他4人均为今年新入职员工。项目组设计人员在建模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按期完成。此阶段所谓的完成即无法再继续完善模型。回头看,当时的模型是不够完整的,屋顶当时未画,外墙造型未画,梁与墙连接不完善,机电管线管综也不是很合理。但是,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项目组人员掌握了大量有关BIM的基础知识。

2.新入职员工在BIM设计中能快速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在规模较小的甲级设计院中推广BIM技术,成立单独的BIM室或BIM所有难度,因为人手不足,目前BIM设计任务量也不足以支撑。因此我院暂时采用了项目组的方式推进BIM应用。具体思路就是:(1)通过特定的项目边学边干,快速提升BIM设计水平是我们的初衷。除此之外,在整个BIM设计过程中还能快速提升新员工施工图设计水平。目前BIM团队以新员工为主,而应用BIM技术建模的项目通常比较复杂,在三维模型搭建过程中,BIM建模的新员工会与施工图设计的员工对接,一边熟悉施工图,一边搭建模型,一边请教为什么这样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让新入职的员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对本专业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3.BIM设计有助于提升施工图设计质量。

通过使用BIM技术,挖掘三维绘图的优势,优化机电管线在立体空间的排布,弥补了二维绘图不够直观,设计表达不够充分的缺点,同时,在统筹管线布置时,能够发现一部分管线布置不合理,能够在施工前及时调整,有效的提高了施工图设计质量。以下从两方面具体阐述。(1)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水电暖三个专业通常会确认走廊吊顶内的高度布置管线是否能够用,在确认够用后,三个专业各自出图,通常情况下不再绘制综合管线详图,后期由施工单位统筹考虑各管线排布。在BIM模型搭建过程中,由于三个专业的管线是要同时出现在模型中,因此在模型搭建完善以后,机电管线的排布便确定了,与此同时可以在模型中绘制任意剖面的详图,在剖面图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管线的相对位置及间距。(2)在搭建BIM模型过程中可以检验施工图阶段机电管线走向是否合理,如有不合理及时协调施工图设计人员调整。例如在本项目中走廊某处有机械排烟风管,新风管,喷淋管,消火栓管道,热水管道,电气桥架。按照原设计无论怎么调整布置都会影响吊顶高度,因此最后调整了机械排烟管道的走向,解决了走廊净高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参加培训快速提升BIM技术水平。

基于前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为了快速提升我公司BIM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公司邀请了2名专业的BIM设计师来我公司培训指导。我们按照BIM行业内规范的流程和做法重新调整原设计模型一二三层及屋顶层。在此过程中BIM团队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为了检验培训学习成果,我们迅速介入了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一个新项目,两栋楼共计一万多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本项目由于相对简单,进展相对顺利,在本项目中,BIM团队并非为了建模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实实在在的解决了2个问题。一个是快速确认层高、净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加快了施工图推进速度。 项目初期,通过局部建模,确认了两栋单体的层高及净高均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公寓楼的走廊,在满足净高2.4米的情况下,确认了钢梁以下300mm的空间满足机电管线安装要求。另一个是钢梁早加工,洞口早预制,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公寓楼三层管道较多,在不增加层高的情况下,经与甲方协商,可采用部分管道穿梁的做法。与结构专业沟通后,最终确定两根水管穿梁。本层机电管线调整完善后,钢梁预留洞尺寸及位置便经结构专业发给了钢结构厂家,为钢结构厂家提前加工钢梁,提前预制钢梁洞口提供了方便。由于本项目工期很紧,减少设计周期,钢结构构件提前加工,都是缩短了整个项目周期,本质上就是产生了经济效益。

5.开展BIM技术应用的一些体会。

(1)假如没有前期自学阶段,直接开始培训,培训效果可能不如现在好,培训周期也要更长一些。前期自学阶段我们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组织人员,在新入职的员工中挑选人员,确保每个专业至少一人,尽量挑选性格稳重,做事踏实,积极上进的,这样就能保证以后开展工作相对顺利。二是打好基础再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培训效率更高,省时省钱。在整个自学阶段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及基础操作,也发现了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参加培训时,效率更高。基础知识一带而过即可,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以前没接触到的知识同样也是培训的重点。(2)项目开始前统一标准、统一做法也很重要。掌握了知识并不能保证顺利开展工作,因为建模是多人参与,多人配合的过程。按照楼层分配任务是很常见的做法,同样一个设备,每个人在族库里选型时尽量统一,否则模型看起来也很奇怪,设备数量统计时也会有麻烦。调整管综时也是尽量统一做法,施工时一栋楼的机电安装通常是由同一批施工队伍来完成,施工方参照相同的做法也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3)BIM设计中仍然需要校对校审制度。校对校审的目的其实就是查漏补缺,不同楼层的设计人员可以相互校对,通常会发现一些自己未发现的错误或疏漏。也能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有争议的地方当然可以讨论,讨论的过程也是对模型优化的过程。(4)模型完善的过程应积极同施工图设计人员沟通,模型完成后,分专业转成DWG格式的图纸,发给施工图设计人员确认,确保模型与图纸表达一致,确保模型除了满足施工要求首先要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5)设计院中的BIM设计人员并非全职做BIM设计,BIM设计这部分工作量怎么计算产值,怎么去跟施工图设计的产值换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大的原则应该是向BIM设计人员倾斜,适当提高BIM设计人员待遇,更有利于BIM设计在设计院中良性发展。

在设计院中开展BIM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统筹好人员、设备,制定积极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201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论文作者:石宗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思考论文_石宗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