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但学生千差万别,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能更好的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的提高教学效果。要做好差异教学,就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品德、学习态度和习惯等差异,对他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他在学习上的定位总处于相应的层次上,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提高。
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提高
在教法上,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进行分层教学,使在他们自我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当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必须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只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避免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差距,产生学习的自卑心理。对学生的分层,仅限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备课注重生本结合、精心研究
初中数学教材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课本中并没有明确的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做到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并注重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生本结合。根据学生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差异,精心备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恰当的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我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
三、分层导学,逐步引导
教学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是息息相关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由基础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采取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中,我遵循由少到多的规律,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随着差异教学实验的不断落实和推进,我越来越感受到差异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改变。很多原来在课堂上面对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一筹莫展的学生,也都通过差异教学获益,原来复杂的知识变简单了,原来从不敢动手动脑去解答的题目,他们也敢动手去做了,更重要的是,差异教学,在给学生带来数学学习知识进步的同时,也极大鼓舞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的性格及生活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学生学会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自信的太阳,这也正是我们教育最基础的目的。
论文作者:杨洪欣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差异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层次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