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脱困:本世纪末面临的一个关键课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近三年来实现脱困目标的分析与对策_脱困论文

国有企业脱困:本世纪末面临的一个关键课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近三年来实现脱困目标的分析与对策_脱困论文

国企脱困:本世纪末面对的攻坚课题——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企论文,大中型企业论文,课题论文,目标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 到本世纪末使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从而正式将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起,作为本世纪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内的两大目标”之一,摆到了突出位置。确保这一脱困目标的实现,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国有企业经济的增长和跨世纪经济的发展。从近一年来的实际看,尽管有一些企业已摆脱困境,焕发了生机,但仍有相当一批“老大难”企业,亏损加剧,步履维艰,最终实现脱困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越扭越亏”的怪圈面前,有相当一些同志对今后两年要最终实现脱困目标,信心不足,顾虑重重,甚至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对一年来企业脱困的成果进行准确判断,分析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一、对一年脱困成果的基本判断

1998年作为三年脱困工作的第一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脱困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从直接反映扭亏成果的一些指标看,初步呈现出亏损面减少,亏损额下降的势头,开始遏制住近年来亏损大幅攀升的局面,一些企业由亏转盈,重现生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整个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但对整个扭亏工作不能估计过高,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状况仍相当严重,与实现三年脱困目标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此,必须要有准确的判断、清醒的认识。

(一)一些扭亏企业的经营机制没有很大的转变,市场竞争力不够强,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亏损→扭亏→脱困是实现脱困目标的路径。亏损企业最终要摆脱困境,扭亏为盈仅是第一步,关键是体制变,机制转,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脱离困境。从我国情况看,一些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尽管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其经营机制却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距脱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突出问题是,缺乏产品与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滞后,企业制度上有缺陷,经营机制不灵,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据分析,目前国有扭亏企业中一年来经营机制真正发生重大变化的约占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的尚没有建立起新的机制。有相当多的企业只是由于原来微亏,现经很小的数字上的变化,由亏转盈,勉强进入了盈利企业行列。企业内部的公司体制、法人治理结构、资本运营能力、市场开发能力等,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点应当充分注意。不能把企业仅仅实现扭亏视为已实现脱困目标,盲目乐观。

(二)亏损减少和效益回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政策的出台实施,本质意义的扭亏并不多。1998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实施了一些政策,扶持国有企业增加效益,减少亏损。国家下调了银行存贷款利率、增加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冲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额度、“拨改贷”本息更多地转为国家资本金、废止和规范乱收费项目、打击走私活动等,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经营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而且反映在表面数字上则是亏损减少、资产提高。比如,仅银行政策变动一项,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流动资金平均余额就有了很大增长,利息支出减少。这些成果都体现在了企业效益中,有力的支撑了亏损企业的扭亏。如果剔除这些因素,真正依靠企业本身努力而实现的“实实在在”的扭亏脱困,将大打折扣。

(三)一批骨干企业支撑了总体效益的增长,表面上掩盖了亏损企业的问题,而亏损企业的绝对数量和绝对亏损额居高不下。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整体效益确实有了一定改观,但决不能就此简单地将其与亏损企业状况改观联系起来,更不能就作出对扭亏解困工作的乐观评断。应当看到,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各地培植发展了一批大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总体效益状况的改善。1998年国家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400多亿元,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的80%多。正是这些盈利大户的出现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在统计总额中相应抵销了一大批国有企业的亏损额。事实上,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绝对亏损面较大,亏损额较多,特别是还存在一批长期亏损的“老大难”,其中亏损超过三年的还有相当数量,距离“大多数”企业三年扭亏目标还相差甚远。

(四)与企业运行有关的多项指标改善不大,运行质量不高,扭亏后有重陷困境的危险。1998年,全国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总体运行状况改善并不十分明显,有的经济指标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企业“三项资金”占用一直居高不下,资金利税率、流动资金周转率仍然偏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产品市场销售率均分别比上年有所下降,比较普遍地呈现出“低效益”的现象;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也呈下降趋势;反映企业发展后劲的技术改造投资、技术创新投资数额也较小。同时,这些企业长期存在的冗员多、债务高、社会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继续困扰着企业。如果以上指标得不到改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企业脱困难,而且已扭亏企业,也难真正走上良性营运的轨道,甚至有重新陷入困境的危险。

二、制约脱困进展的问题分析

影响一年来脱困进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因素;既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既有过去遗留下来的,也有新近出现的问题;既有政策、体制的,也有结构、机制的制约。必须用系统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年来,我们固然遇到国内买方市场形成的制约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就脱困工作本身而言,确实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在脱困标准上,存在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中央确立的三年脱困目标,是在具备了正确的改革理论指导、积累了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现状和整个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来的,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总的看,这一目标的内涵清楚,标准要求较高,同时留有很大余地,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很多的同志对这一目标把握不住标准,认识上存在种种误区。一是曲解含义,降低标准。有的专抠“字眼”,曲解含义,以为三年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中的“大多数”,意味着可能有一小部分不脱困,即使摆脱困境也是虚的,无硬性数量规定衡量的,使目标的标准定位降低。二是侥性心理,不想标准。抱有随遇而安的想法,认为陷入困境的企业面广量多,中央把目标提出来了,到最后中央就得想办法实现,别人借机能脱困,自己也照常跟着脱困,存在明显的侥性心理,将目标定位在“跟着走”上。三是信心不足,看高标准。有的看不到实现目标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因素,认为目标提得过高,难以实现,表现出缺乏斗志,信心不足,精神滑坡,实现目标无从谈起。四是认识偏颇,怀疑标准。机械地认为企业亏损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伴的经济现象,不可避免,对目标标准的提出持怀疑态度。如此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目标定位的偏差,引起工作行为的变化,以致对脱困目标的按期、按标准实现产生很大影响。

2.在脱困摆布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重速度、轻扭亏的现象。由于多种原因所致,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去年来的情况特别严重,继而就业压力很大。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要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去年国家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8 %的经济发展目标,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政策。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一些地方自觉不自觉地在整个工作摆布上,过多地注重了保经济发展速度、完成经济发展目标,而对如何扭亏脱困普遍重视不够,不能很好地做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脱困,以发展促脱困,以解困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使扭亏脱困在整个工作中未被放到重要的、应有的地位上。甚至个别的还将扭亏脱困与经济发展速度对立起来,不能很好地处理速度与效益的二者关系,不正确地认为现阶段只有企业出现些亏损,速度才会保上去。从具体工作看,有的研究和部署扭亏解困工作说得多、一般性的落实多,而研究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不够;有的在资金投放、项目批列等实质性问题上,几乎完全以保经济目标实现为标准,单一向能产生经济规模和速度的方面倾斜;有的对无效益、亏损较大的企业不但不进行整改,而且允许加大生产保发展,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到扭亏脱困的进展,导致工作不力。

3.在脱困动力上,政府几乎成为单一的、力不从心的推动主体。我国企业改革最初从减税让利开始,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机制的引入和重大理论问题、思想禁区的突破,近几年的改革开始进入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自动等几支力量共同作用阶段,这是必然的客观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去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但从目前推动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脱困动力看,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显然没有形成“三动”并行的局面。(1)关于企业自动。 由于长期陷入困境,问题成堆,信心不足,加上政府对国有亏损企业采取了某些“扶贫式”办法,使企业压力不大,积极性不高,缺乏紧迫感、危机感,脱困动力不足,很多处于观望、等待、无所作为、被动应付的状态,企业自我加压,积极寻求脱困的动力不足。(2 )关于市场拉动。由于这几年与企业改革密切相关的产权交易市场、租赁市场、咨询市场、中介机构、公证机构等发育较慢,相应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等不能完全形成,使市场“无形手”对企业脱困的拉动力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内在拉力明显不足。(3)关于政府推动。 在企业、市场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几乎成了政府一方在唱“独角戏”,既使用上九牛二虎之力,往往也力不从心,最终又容易造成政府职能错位,根本无法包救这些企业,以致出现改革动力不足,影响到整个脱困进程和效果。

4.在脱困路子上,过多采取传统的扭亏增盈形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脱困,重复走过去的老路子、实行老办法显然行不通。客观上必须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老框子,这方面问题不少。首先,选不准突破口。对企业本身的问题、主要症结认得不准,不善于在成堆问题中抓主要矛盾,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长期陷入困境中企业的一大通病。其次,工作手段陈旧。习惯于行政命令、计划方式下的“关停并转”那一套,而不能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由过去计划手段,转向依靠市场机制,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推动企业脱困。再是,走不出新路子。现代脱困应在大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展开运作,但一些企业却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资产重组、优化结构、加强管理等,对兼并、破产、租赁、委托经营、出售、拍卖、股份制等具体有效的、治本的改革办法和形式,研究不透,运用不够,而过多地采取增加资金、推销产品、限产压库、冲减债务等形式、简单化、形式化,效果差。

5.在脱困环境上,没有形式统一、配套、联动的良好氛围。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解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多个方面、若干政策、许多领域,需要一个各方面配套联动的良好环境氛围。从实践看,这方面存在着“四个不够”。一是政策支持环境不够。现在各级对建立集团、中小企业改革等都制定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专门对企业脱困的政策却基本没有,已有的某些政策也是处罚性的内容居多,致使脱困工作缺少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有效保证。二是舆论引导环境不够。针对脱困企业普通存在的信心不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舆论宣传部门有针对性的激励、鼓动不够,宣传好企业多,正面宣传亏损企业少。理论界争论的一些观点,也给企业传递了不适应的信息,影响到脱困士气。三是部门参与环境不够。尽管政府直接参与到了工作中去,但作为与企业脱困有关的、行使政策一方权力的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等参与不够,责任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履行部门职能,发挥在企业脱困中的作用。四是社会配套环境不够。国有企业脱困一定意义上是一项社会性的课题,但它还远没有引起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关心关注,缺少共同的支持,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氛围有待改善。

三、保证脱困目标实现的对策措施

第一,正确研究形势特点,善抓有利的脱困机遇。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确困难很多,难度很大,但决不能就此动摇实现目标的信心,事实上,无论从我国宏观经济面,还是国有企业微观角度,无论从经济学观点,还是实践角度,当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扭亏脱困,正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存在一些良好的机遇。从目标方向看,中央已确立了正确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要求,特别是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列为了“三年内的两大目标”摆到了突出的位置,这是前所未有的。从发展周期看,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现正适应自身内在规律的要求,进入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期,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必然的趋势,这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脱困提供了机遇。从实践操作看,经过长期的特别是去年一年的脱困实践,不仅已有一批企业实现了扭亏,而且剩余的企业也都进一步摸清了陷入困境的原因,并积累了脱困工作的经验。从社会关注角度看,尽管存有信心不足的问题,但在新的形势面前,对脱困的必要性、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普遍增强,这将使一些解困措施的出台实践有更大的余地。在这样的形势特点之下,对一个地方、一个企业都存有种种机遇,关键在于如何联系自己实际去寻求、发现和很好地把握这种机遇。目前,应当引导大家在分析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确立三年脱困目标不动摇的基础上,结合一年来的脱困情况,对当地困境中的企业进行逐一剖析,对外部的环境因素进行准确的研究判断,以便在大的政策中、经济运行中、体制转轨中等多个方面,抓住一切有利机遇,积极有效地展开工作。

第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探索市场化脱困路子。首先,要牢固树立市场化的脱困观念。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脱困所存在的观念不适应问题,要下大力气转变观念,突破框框,再不能继续用老眼光、老观念研究脱困、指导脱困,必须要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意识,这是确保脱困路子正确的前提。其次,要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的脱困手段。现实条件下的脱困,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注意改革和彻底摒弃过去那种不适应的传统做法,依据市场经济特点和目前脱困企业实践,积极进行探索实践,更多地采取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特征要求的新手段、新形式。归纳一些企业实践中的成功做法,目前比较成功的脱困手段和形式主要有:企业兼并、无偿转让、破产重组、合资经营、行政划拨、委托管理、出售拍卖等。这些手段看起来简单,但如何从各自的企业实践出发,恰当地加以灵活运用却大有文章可作。再次,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脱困机制。在脱困过程中,政府要尽可能地减少直接性介入,主要通过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让企业自主进入市场,发挥市场的力量,依据市场法则,客观地、自主地、自然地对企业的“生”与“死”作出选择,合理配置资源,逐步使陷入困境的企业纳入市场化的脱困轨道。

第三,开展多方面创新,寻求有效的脱困突破。(1 )体制上创新。困境中的企业要走出困境,仅靠一般化的“动作”不行,必须要在体制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建立新的企业体制。总的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全新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营体制、管理体制、保障体制、营销体制、国有资产营运体制、监督约束风险机制等,以全新的体制和机制展开运作,从而创造企业脱困的体制条件和机制保证。(2)管理上创新。 陷入困境中企业的一大通病是管理水平低,漏洞大,效益差,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管理手段陈旧。要着眼于目前企业管理自身呈现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建立新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管理内容、手段、网络等进行创新,迅速提高管理水平。(3)技术上创新。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 技术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着眼于企业的根本性脱困和长远发展,从建立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入手,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加大技术投入,积极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逐步形成和建立企业的技术优势,加快脱困步伐。(4)结构上创新。 针对脱困企业普遍存在的产业产品结构落后的现状,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大胆创新,调整发展方向、发展布局,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通过实现结构调整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产品体系,为企业脱困注入活力;针对企业精神状态不佳、人心不稳等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应该从企业具体实践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在内容上、形式上和组织方式上的创新,倡导企业精神,借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调动大家脱困的积极性。

第四,拓宽脱困工作领域,创造配套的脱困条件。一是把脱困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脱困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方向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相辅相承的。脱困能产生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大推力,经济目标的实现也为脱困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必须要摆正脱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目标的关系,把二者扭在一起共同抓好。二是把脱困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扩大内需是当前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脱困工作的展开,不仅将因一批企业的重新启动,直接扩大需求,而且启动后的企业,可能因结构的调整优化,更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开拓。应当把脱困纳入到扩大内需的工作范畴,以脱困的展开来形成新的需求拉动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继而更好地实现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三是把脱困扶优扶强结合起来。脱困企业对象中有相当一批是规模较大、技术装备水平较高、产品较为先进的骨干企业,只是或因机制,或因管理,或因债务等陷入了困境。扶优扶强实践中,要看到这类企业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拓宽扶优扶强的领域,将其纳入扶持之中,创造更好的条件,促其重现生机和活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把脱困与引入破产机制结合起来。目前的脱困不能不顾企业现状,一味地依靠“强拉硬拖”来实现,而是要适应市场经济中企业破产、优胜劣汰特点的要求,适度引入破产机制,对扭亏无望、没有前途的企业依法破产,这有利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上的脱困和搞好搞活。但破产机制的运用要适度、合理,坚决防止那种不讲条件,以破产来“消灭”亏损企业现象的出现。

第五,实施有效的政策倾斜,进行必要的脱困扶持。应当从脱困企业的实践需要出发,本着“明确、现实、管用”的原则,积极调整完善和研究制定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支撑、保证和推动脱困工作的进行。从需要发挥政策作用的性质看,目前主要应制定出台以下三类政策:第一类是扶持性政策。为改变企业脱困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的问题,应当区别不同企业规模类型、发展前景、问题症结等情况,在资金融通、税收返还、进出口渠道、项目批列以及分流冗员、冲销债务、剥离社会负担等实质性问题上,进行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要根据纺织、化工、煤炭等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各行业的脱困政策,增强政策的适应性、针对性。第二类是引导性政策。由于多种原因所致,困境中的企业往往有一种难以找到发展方向的感觉,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很有必要。应当着眼于企业长远的、根本性的脱困和发展目标,通过进一步细化脱困目标和明确行业规划、结构调整、项目布局等大的政策,从方向上加以引导,并同时结合实施激励性措施办法,有效引导企业脱困的展开。第三类是限制性政策。针对目前脱困的一些政策不明、限制不多,以致一些企业选择的脱困方向、脱困路子不对的实践问题,要强化限制性的政策,严格进行约束,利用这类政策,对那些属于暂时性和毫无长远效果的脱困、“假脱困”等行为和一些不适当的做法、形式等,切实在政策上进行限制。上述几类政策制定出台以后,要强化执行的刚性,加强督促落实,保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通。

第六,运用“奖、警、撤、惩”综合措施,提供有力的脱困保证。企业脱困能否如期实现,领导是关键。各级应加强对脱困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有关责任制,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的有效推动。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级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派住监督员,加大监督约束,要对脱困工作实行强有力的、综合性的奖惩措施和管理制度。总结过去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目前主要应采取“奖、警、撤、惩”的综合措施,为脱困提供保障。“奖”就是对如期完成脱困目标,做出突出贡献,成绩优秀的,要进行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和提拨重用;“警”,就是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把握企业动态,对发现企业脱困工作不力,或者出现新问题苗头的企业,要迅速提出警告,及时亮“黄牌”,限期整改,防止问题的积累形成;“撤”,就是对长期以来工作不力,扭亏无方,脱困工作成效不大的企业,要坚决进行组织处理,调整领导班子,撤销主要负责人的职务;“惩”,就是对那些主要由于领导责任而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导致生产经营工作不力,难以走出困境的企业的领导人,决不姑息迁就,要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处理。

标签:;  ;  ;  

国有企业脱困:本世纪末面临的一个关键课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近三年来实现脱困目标的分析与对策_脱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