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现场管理对保障工程建设的总体施工质量、控制施工企业的投资成本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对于施工工程的现场管理要严格对待,以期提高工程的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建施工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引言
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与科学管理,是顺利完成建筑施工项目与施工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建筑工程因受到工期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并没有认识到其的重要性,因而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施工材料浪费、工人纪律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还影响了施工单位对建筑投资的效益,因此可见,建筑施工现场必须要加强管理与监督。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关系着整个施工项目的进度和建筑质量,因此,建筑公司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应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符合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并根据相关规定严格的执行。施工现场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管理。首先,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建筑施工现场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实施方案,实行人性化、先进性的管理手段。在调动工人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违规操作、不重视安全防范的工人进行严厉的批评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同时,要不断优化操作流程与操作方法,尽量减少在资源上的浪费,让现场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各司其职,保证施工现场的合理性与有序性,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次,质量、进度、成本并重的原则。在实际施工中既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又要保证其质量。建筑管理人员应考虑施工项目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将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三者综合性的进行考量,对制定的管理制度严格的执行,施工中的每一项要素都认真按照规章和制度实施,严格制止主观随意性的情况发生。同时,所有的施工现场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应结合工作的实际要求,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方法进行调整和监督,从而更好的实现质量、进度与成本的管理保证,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2房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2.1合同方面存在风险
合同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使得建筑施工有明确的规定,有相应的责任人和承包商,在施工管理时做到有章可循,一旦在合同方面存在风险,那么将危害到整个工程的利益。所以人员在制定合同时需要注意:有的合同在制定时会忽略一些房建施工的条款,导致这些条款不全面,或者组织条款的语言不够精确,导致句子存在歧义,或者是故意漏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最容易引发矛盾的赔款条目,在合同中没有标明保险、责任人的内容,这些都使得内容缺失;签署合同的发包人也是风险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发包商的信誉状况不高,尤其是在资金方面入不敷出,公司无法承担结算的费用,那么发包人的情况则会影响合同的履行,他们往往不会按照规定时间支付款项;同样,合同的另一主体分包人如果信誉状况也不好,或者是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这样的情况也会危害工程的利益;在合同的执行方面,如果监理工程师没有认真监督,针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及时解决,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最终会影响履约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兴起,建筑市场呈现开放的局面,尤其是在房建施工中,施工人员队伍逐渐扩大,但是施工队伍多由农民工组成,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由于作业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而且在施工队伍中,人员素质相差较大,工种较为单一,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房建企业中,施工队伍也只由两类组成:管理人员与普通工人,而进城务工人员则为临时工,这类人员安全缺乏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很难真正履行责任,再加上他们在上岗前并没有经过职前培训,在工作中也不进行学习,所以他们不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他们在施工中就不会形成良好的保护自身的意识。
2.3安全意识不高,责任不明确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键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所以不管安全措施是否做到位了,或者管理是否到位了,都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高,是造成建筑现场施工安全事故重要原因。各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在显眼的位置张贴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不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进入施工现场时,现场人员必须配戴好安全帽,悬空及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好安全带。施工作业点应做有效的封闭措施。在规定的施工范围内做好不低于2m的遮拦及施工告示牌等防护措施。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严禁向下抛洒扬尘,严禁高空抛物。
3房建施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3.1项目法人风险防范措施
在目前房建施工管理情况中,存在这样一种虚假现象:有的业主担心发生安全事故,自己会承担责任,所以在工程中设立了假的发包人,这与发包人相比,有一些不同之处,这类发包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给业主提供资金,而这些资金数目远远弥补不了工程的所欠款项。在此基础上,土地所有权以及房屋建设用地归属权多归业主所有,他们不具有承担责任的义务,只有真正业主才属于是项目法人,负责整个工程项目。这类现象在房建施工管理中比较常见,所以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防范它,首先需要在相关政府机构中核实土地所有权的责任人,避免出现两个“发包人”,如果只有一个发包人,再确定其是否是负责该项目的责任法人,并确定其没有对工程进行垫资。在工程进行中,如果发生拖欠款项的事,需要业主进行担保,在完工后对该工程负责人提起上诉。
3.2对材料的风险防范
在房建工程项目中,少不了施工材料的作用,所以对材料的风险防范十分重要。在这里我们主要是从源头上说起,在合同中注意仔细填写材料的数量、质量和规格,填写完后注意核对,最终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使其具有法律效力。以免发生风险时难以找到相关证据证明合同中材料的真实性。如果没有进行以上步骤,那么就会发生材料商对承包者起诉的事情,法院对其进行终极裁决,一切责任将由建筑企业承担,这对建筑企业来说非常不利。
3.3用法律武器索赔
房建施工单位在发生风险时应该利用好合同,针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有效规避风险,比如国家颁布的《合同法》、《民法通则》等,这些文件中都有关于房建工程中责任人承担义务的相关说明,可以为工程的维权提供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的风险不是由当事人引起的,而且风险赔偿符合合同中的相关规定,那么当事人有权向责任人提出赔偿,赔偿的多少需要依据风险的大小以及责任人的过错大小来决定,这样的做法能起到转移风险的目的。在房建工程中,运用有效手段维权,特别是利用法律的效力提出索赔可以保障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风险。
结语
施工现场管理体现了一个开发商,一个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从侧面也反映了其综合工作能力。施工现场管理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材料管理、现场环境管理等,增加企业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以提高企业的工作能力,更好的造福市民。
参考文献:
[1]董维东.关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5).
[2]谷兆东.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4(2).
论文作者:高润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发包人论文; 风险论文; 工程论文; 合同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