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卫生院 外科;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目的:观察对小儿疝气行以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疝气患儿,随机将所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9例患儿行以常规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19例患儿行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比对照组小,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0.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1.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行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既可靠又安全,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小儿疝气;临床效果
小儿疝气属于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患儿通常会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1]。在小儿疝气临床治疗中,传统手术方式很难实现彻底治愈,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使患儿生命健康受到危害。据相关研究指出,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中的应用效果良好[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疝气患儿,观察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疝气患儿,所选患儿均与小儿疝气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肝肾、心肺及血液疾病患儿等。随机将所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9例患儿中,男10例,女9例,年龄最大为9岁,最小为1岁,年龄均值为(4.5±1.3)岁;研究组19例患儿中,男9例,女10例,年龄最大为8岁,最小为1岁,年龄均值为(4.4±1.4)岁;两组患儿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以常规切口手术治疗,选择平卧位,先行全麻,再于腹股沟位置作4cm左右的切口,以解剖具体位置为准,对切口区域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股沟管筋膜进行剥除,充分暴露出疝囊,切开疝囊后,对其进行分剥游离,再通过1号丝线高位结扎切口部位,并做好止血处理,将切口部位逐层缝合,预防感染,并行抗生素治疗。
研究组行以小切口手术治疗,选择平卧位,先行全麻,再于外环口对应位置作1cm左右的切口,通过蚊式钳对精索外筋膜及皮下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再将精索提出,适当分剥游离疝囊后,再将疝囊壁部分切开,采用钝性分离的方式,横断游离疝囊壁直至内环口,通过4号丝线高位结扎及缝扎切口部位,再对切口部位进行逐层缝合,行预防感染和抗生素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比对照组小,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针对小儿疝气患儿,手术是有效治疗方式。传统手术方式是皮横纹下作切口,找出疝囊,对其进行剥离处理,再高位结扎疝囊颈部,此种手术方式尽管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因手术切口比较长,术中出血量比较多,因此手术操作会给患儿造成较大创伤,另外此种手术方式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激发鞘膜积液、疝气复发以及阴囊肿胀等,加上患儿对手术操作耐受性不佳,因此对对医护人员工作很难实现有效配合,这也将影响手术效果[3]。
近些年,在医疗技术变革和发展过程中,小儿疝气的手术治疗方式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小切口手术出现[4]。在小儿疝气治疗中小切口手术的应用效果理想。这主要与小切口手术仅需要作较小切口有关,同时在疝囊颈分离方面可以在外环口进行处理,这也可以使手术操作对患儿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减轻。另外小切口手术术中出血量比较少,不会对患儿脏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取得良好效果[5]。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0.00%、21.05%,由此可见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小切口手术的效果更佳,对患儿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结语:
对小儿疝气行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既可靠又安全,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黑涛,赵正国,杨伟龙.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8):36-37.
[2]丁贵坡.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比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47-48.
[3]洪俊轩.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23):122-123.
[4]刘炳春,曾华.小切口微创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1(14):1903-1904.
[5]颜自强,高宝珍,刘立苹.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3):83-84.
论文作者:孙茂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疝气论文; 切口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