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春天——入世后的中国需要期货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货市场论文,中国论文,入世后论文,春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基础
我国期货市场建立至今已有十年时间,目前,全国有调整合并后保留的上海、大连、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12个期货交易品种,涉及粮食、油料、有色金属、建材、热带植物等门类,有近180家期货经纪公司,共代理近十万客户进行交易,2001年期货成交金融超过3万亿元。
经过近年来的规范与调整,期货市场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具体表现在:期货市场的法规建设在逐步完善,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在不断提高;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和市场基础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大豆、铜、小麦等品种预期价格、套期保值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经纪行业结构和网络体系,风险管理能力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已学会理性地运用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渐趋向合理,这一切都使我国期货市场具备了坚定发展的基础。
入世将促进期货市场快速发展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其利体现在加入世界经济分工体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后发效应;其弊在于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对国内经济形成的冲击。这种不利影响本质上与国民经济内在抗风险能力相关,而期货市场是提升国民经济抗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市场机制,因此,期货市场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功能将使加入WTO后的我国期货市场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行为主体利用期货市场回避生产经营性风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企业向国际化方向的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我们的企业和国家暴露在风险之中的过程。如何使我国的经济不被其他国际经济力量所控制,我国期货市场是应该而且也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我国是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具有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市场总量,很多产品无论是生产量还是进出口量,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许多有优势的重要商品价格仍被国际上其他有影响的期货交易所左右或者主导,使我国的某些商品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建立和完善发达的期货市场,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建立一道屏障。
期货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期货市场已经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今后若干年内,我国期货市场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按国际惯例规范和完善中国期货市场
入世后的前两年,是我国承诺开放商品、流通市场的时间,也是对期货市场需求急速增长的时期,这段时期的重要特征将是:依照国际期货市场通行的惯例和准则,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期货市场。为此,将逐步完成期货市场的立法工作,为期货市场规范运行和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证,同时会尽快推出玉米、大米、棉花、白糖、豆油等大宗农产品的上市品种,为减缓入世后进口农产品冲击提供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也会推出钢材、石油等工业品和股指期货交易。
为了改善我国现有期货经纪公司的结构,将允许金融机构参股,壮大期货公司的实力,扶植发展大型期货公司,允许建立中外合资的期货公司。将取消对期货交易参与者的限制,鼓励套期保值。放宽有关入市资金的限制,组建期货投资基金;选择规范化的、具有专业能力和有实力的期货公司从事境外期货代理业务;对期货交易所进行股份制改造,进行体制与制度创新。通过以上的准备和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在机构设置、交易手段、交易品种等硬件设施和法律监管、服务水准等软件建设上能基本满足入世后对期货市场的需求。
建立我国期货的相对优势,开放我国期货市场
这个阶段是我国加入WTO的后三年,在此阶段,将活跃我国在资源或产销量上具有优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际市场供求的大宗商品品种,使大米、小麦、棉花、白糖、玉米、生丝等农产品和铜、铝、钢材以及石油产品成为我国期货市场上的热门品种。在此基础上,使上海、大连、郑州成为国际期货市场上有价格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使我国成为亚洲商品期货交易中心;继股票指数之后,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同时将陆续上市我国的金融期货品种和期权。根据WTO中有关证券基金业的有关规定,可能允许一部分符合要求的国外期货公司进行国内期货交易代理,条件成熟时也可能批准若干外国基金和投资者进入我国期货市场。
我国期货市场将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
五年以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全面开放,人民币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货币之一,并可实现自由兑换,届时将在国内推出外汇期货交易和利率期货交易;在制定期货、期权投资、收益出入境管理办法基础上,将进一步拓宽外国投资者参加我国期货交易的渠道,实现国内国外期货市场交易联网,使我国期货市场真正融入世界期货交易体系。我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和交易结构趋向合理,上海成为世界上著名工业品和金融期货交易中心,大连和郑州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我国价格”对国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力,使我国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期货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