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部凹陷”到“中部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部崛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综合国力在世界排名榜中不断前移。从20世纪80年代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至今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个初具规模的城市经济圈,它们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紧接着在“九五”、“十五”期间中央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倾斜,重点项目如三峡工程、引黄水利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青藏铁路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拉开了开发大西北的序幕,使西部地区经济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最近中央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把它作为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国策。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极”已经形成,发展经济的思路已经明晰:西部继续实施大开发、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东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东西部互动,带动中部发展。在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六省:湖北、湖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将如何跟上新一轮的发展形势呢?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10月考察湖南时指出:“中部地区领导干部和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发展。”(注:胡锦涛.中部地区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中安网)) 这对中部地区六省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的目标和发展的思路。
一、中部地区经济已呈凹陷之势
1.中部地区与国家重点开发战略擦肩而过面临政策凹陷
中部地区六省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六省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们居于中国中部地区,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它也有别于东南部沿海地区和西部边疆省份,因此,中部地区现在既是一个区域概念,又是一个经济概念,大体上是中等收入地区。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它在全国发展战略格局中的特殊作用,它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它的区位优势,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全国顺畅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建立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部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及主要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基地,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老农业基地。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从建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极论”的形成, 中部地区与全国重点开发战略累次失之交臂没有享受到重点开发地区的优惠政策。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显成效,陕西、甘肃、新疆等省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东南部发达地区三大城市经济圈面临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以浦东开发为契机,以上海作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加强与上海的联系与合作,经济正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发挥其与香港毗邻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促进经济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环渤海经济区,具有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优势,又有优良的海港、钢铁能源基地,抓住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机遇,区域经济也有蓬勃发展的势头。第三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历来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三省正充分利用国家实行振兴东北经济的重大战略千载良机带来的各种优惠政策,重振老工业基地昔日之雄风,经济快速增长将势不可挡。
中部地区六省对已经形成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极”面临政策凹陷的局面。
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其它地区呈现凹陷
(1)2003年9月,由国家信息中心,北京现代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北京现代化进程研究课题”提出了关于中国内地现代化进程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GDP值并不是衡量现代化的唯一指标,而采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居环境、信息化四大类指标共27个评估指数,经过复杂换算后得出的反映各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量化综合指数,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其中中部地区六省测评分值与排序如下:湖北排位13,分值36.56;山西排位14,分值35.25;湖南排位18,分值31.34;江西排位24,分值26.87;安徽排位26,分值26.07; 河南排位28,分值25.93,都未进入前十名。
2002年GDP人均值(美元)湖北排位13,为944美元,湖南排位17,为731美元,河南排位18,为716美元,山西排位21,为660美元,安徽排位26,为631美元,也都未进入前十名。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中国各地区发展的各种排名和测评方式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排名结果也不尽一致,甚至有很大差别,但是反映出的我国地区发展的趋势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部地区六省在各种方式排名中都未进入前十名,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明显的,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西部地区的陕西、新疆、内蒙、宁夏、重庆、四川等省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形势,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高,排名次序都较快向前移动,甚至超过中部地区一些省份。中部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实力落后于其它地区。
(2)2002年,中部地区六省GDP值为23,501.0亿元,占全国的23.9%,人均GDP值为650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1.6%,仅为长江三角洲的1/4,珠江三角洲的1/6。从经济结构看,2002年中部地区六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340.4、10691.4、8469.3亿元,三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为18.5∶45.5∶36.0。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更高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也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第三产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财政收入看,2002年中部地区六省地方财政收入1263.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14.8%,人均创造的地方财政收入为35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2.7%,仅为长江三角洲的1/6和珠江三角洲的1/9。财政收入水平较低。
从开放程度看,2002年中部地区六省海关出口总额为141.1亿美元,仅占全国的4.3%,从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看,仅为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从生活水平看,2002年中部地区六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7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24.0元,比长江三角洲低3982.2元,比珠江三角洲低790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2.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3.3元,比长江三角洲低2798.7元,比珠江三角洲低3721.7元。
中部地区六省都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由于农业产业本身的局限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仅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工业结构调整又面临困难局面,东部地区偏轻的产业结构因有源源不断的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短期内还难以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受到东部地区的挤压;由于技术基础、人才基础和市场机制不如东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难以在短期有所突破,中部地区六省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大量的劳动力、人才、资本的外流削弱了该地区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基础(注: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呈三大特征)。
从以上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部地区各省与自身相比经济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两个地区GDP值的差额比已经增加了6倍。2003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增长最快时期,仅前三个季度,就实现了GDP值5276亿元,同比增长10.8%,高出全国增长水平约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实力落后于其它地区已呈凹陷之势。
二、中部地区应发挥优势谋求崛起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六省在我国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速发展既有困难,更有希望。中部地区六省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如果这部分群体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将会影响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注:林毅夫.中国经济发展要以中部为突破口)。
面对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中部地区六省由于发展环境、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等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短期内仍存在不可逾越的差异。首先,加入WTO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影响,它将率先带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将面临来自沿海地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力,使其在产业加工中而形成的幼稚产业,由于基础较差,竞争力较弱,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其次,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背景中,中部各省虽然采取“东引西进”战略,并不能解决其产业升级和技术水平升级的实质性需要,其东引的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大多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急需转移的生产要素,西进战略同样也不会得到实质性结果。再次,在进一步开放改革过程中,市场力量的作用将不会缩小而是继续扩大地区间的差距,并进一步导致资金,人才向东部沿海地区积聚,从实质上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于1980年建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结合中部地区六省实际情况选择八大要素和十六项具体指标来衡量该地区各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八大要素:地区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作用、金融活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科学技术、智力资本)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六个省的排名次序湖北优于其它省份,但是其综合指数显示出的结果都不容乐观,与东南沿海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但是优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省,发挥中部地区的优势增强其经济实力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部六省六个主要年份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情况
江西 山西 安徽 河南 湖北湖南
1978总得分-0.5582.717-1.333-0.9290.70
位次 3 16 5 2
4
1985总得分-0.8072.336-1.485-0.6741.18
位次 5 16 4 2
3
1990总得分-0.6702.600-1.628-1.0040.86
位次 4 16 5 2
3
1995总得分0.37112.6772
-1.3163
-1.8661
0.309
位次 2 15 6 3
4
2000总得分-1.761-1.193
-0.899-1.2372.35
位次 6 54 2 1
3
2001总得分-1.619-1.806
-0.7291.335 2.29
位次 5 64 2 1
3
中部地区集中了许多大型工业基地,曾是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里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有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客观原因,而中部地区低效、计划色彩浓厚的经济机制,是导致中部地区在市场经济中机制转换难、适应慢、效率低、竞争能力差的根本原因。但是中部地区也有它独到的其它地区无法替代的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强大的基础产业,东西之间的有利区位,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崛起对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经济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东部与西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经济技术落差和空间距离,要形成中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唯有作为承东启西的中部地区才能成为坚实的支撑点。若中部地区经济出现凹陷,东西必然失衡,中部若梗阻,东西必然割裂。只有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才能为东西互动,南北合作,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全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三、中部地区谋求崛起的发展思路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应纳入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本地区和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既要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形成一个带动全地区发展的中心城市圈——武汉经济圈,并且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同时各省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工农业基础、区位优势形成自己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本省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
1.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武汉,它位于北京—香港的中点,长江的中游,号称“九省通衢”,自古以来就是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今天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武汉南有以粤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北有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东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曾几何时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经济的总体聚散能力已开始减弱难见昔日的辉煌。但是武汉所在的湖北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六省中其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居于前茅,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武汉也具备一定条件作为华中地区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具有工业基础雄厚,城市规模大,加之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2004年公布的全国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武汉排序第八名,因此它最具有培育成为第四个城市经济圈中心城市的条件,有能力成为中部地区的人才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科教中心。
2002年6月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武汉经济圈”的概念,目标是建设继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粤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城市经济圈(注:中国中部经济增长极,武汉城市圈备受关注)。大武汉经济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核心是武汉市城区,围绕该核心,第一层是由武汉城区和郊区卫星城市组成,主要包括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和黄陂、新洲、江夏、蔡甸、东西湖、洪山、汉南等郊区。第二层包括以武汉市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的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咸宁等九市。第三圈包括以武汉为中心300公里范围内的十堰、襄樊、宜昌、恩施、荆州、信阳、南阳、随州等城市。三个大经济圈已经沿中国东南海岸比肩而立,而位居中部地区的第四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将备受世人瞩目,它必将成为促进湖北省经济、中部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2.河南省也提出积极推进“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培养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为重点,形成中原城市群开放开发新优势。统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发展软环境,完善区域功能和市场体系,使这一地区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加工的重要基地,河南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域,实施“东引西进”的主要载体,带动全省经济较快发展。重点在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地区建设若干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中原城市经济圈。这个城市经济圈以省会郑州市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以此带动河南省和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3.继“浙江现象”、“温州模式”、“深圳精神”之后近两年“江西现象”的出现让国人注目。2002年江西省GDP值增长首次达到两位数:10.5%,2003年GDP值达到2830亿元,同比增长13%,增长速度居于全国前茅,让全国人民为之一振,对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低的江西省不得不刮目相看,为具有革命优良传统的江西人民取得的经济成就高兴。但是江西人清醒地认识到,江西与沿海地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差距仍旧较大。浙赣两省经济实力的差别使得浙赣合作必然更多地表现为浙江对江西的资本输出以及江西经济对浙江经济的依赖和补充作用。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在投资方面,江西的“泛浙江化”程度越深,其发展就越将充满活力,他们甘做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接力手”,并制定“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战略。“三个基地”就是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一个后花园”即是沿海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在这个总体思路下,上饶市提出“掉头向东,南向沿海、接轨浙江”战略;赣州市借鉴浙江“块状经济”的成功实践经验,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力争赣南脐橙产业以每年开发16.5万亩的速度向前发展(注:谢斌.2003年江西经济评点(上))。
4.湖南省把长沙、株州、湘潭经济圈作为加快开放的重点区域,三市地理位置呈“品”字形分布,彼此相距30—50公里,并以各自特色,鼎足而立。长沙、株州、湘潭经济区能够成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是由它们自身的经济地位、投资环境和发展需要所决定的(注:王承舜.来自中部的忧思)。从经济地位看,2001年长株潭三市的GDP值、财政收入均已占全省的1/3,外商直接投资额已占全省的1/4强;从投资环境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湖南已开始实施一点一线战略,继而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构想,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长株潭经济圈的综合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是外商进入湖南投资相对理想地区;从发展需要看,把长株潭经济圈作为湖南区域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应发挥其发展经济的龙头作用。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长株潭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城市经济圈中排名第十,以长沙市为中心的长株潭经济圈是具有发展爆发力的,三市的产业优势十分明显,并且互补性强。发展趋势强劲的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已进入国家决策者的视野,它必将成为促进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极。
5.安徽省与长江三角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关系,其经济发展可以融入长江三角经济圈。马鞍山、芜湖、铜陵三个城市均位于长江沿岸,东西相距仅120公里,是安徽省唯一人均GDP值超过1000美元的地区,并且这个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江苏省平均水平,与浙江省基本接近,是皖江地区的精华。安徽省决策者准备把它建设成为类似于江苏的苏常地区的加工制造中心,使它成为与长江三角洲一体的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带和城市带。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已向芜湖转移,世界500强企业已有7家到芜湖落户,使省会城市合肥与芜湖形成一个带状都市圈,成为安徽经济腾飞的增长点。搞好资源配置,增创经济发展新局面,还要唱好“黄梅(煤)戏”,“黄”就是以黄山为代表,包括九华山,大别山等自然奇景在内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整合,把黄山建设成安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起飞的平台。“梅(煤)”即以煤炭为代表的资源产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安徽的问题是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着手实现向浙江、上海、南京等地送电的“小西电东送”的规划。充分发挥安徽处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的区位优势,促进其经济发展(注:关明.两会三人谈:内地三省长描绘明天)。
6.山西省以省会城市太原为中心,包括大同、临汾、晋城等重点城市形成大字形经济带。把山西建成清洁的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仍然是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未来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出路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扩大出口,提高效益,要大力推动煤炭工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⑦。
四、中部地区各省的经济发展已开始崛起
2003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中部地区六省与全国其它省、市一样克服SARS疫情带来的突如其来的灾害,同时有些省还克服了洪涝灾害、高温干旱,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呈现出速度、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已摆脱多年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呈现出崛起之势。
1.江西省2003年GDP值增速进入全国前列,创造GDP值2,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长速度与广东等省并列全国第4位,在中部地区六省中位居前茅,财政收入284.90亿元,同比增长21.5%。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0元,比上年增加564元,同比增长9.0%,农民人均收入2458元,比上年增加124元,同比增长5.3%。江西省经济崛起之势更猛,结构调整效果更优,经济效益更佳,发展后劲更强。
2.河南省2003年经济呈现速度高、效益好的发展态势。许多经济指标达到近年最高水平,实现了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注:梁鹏.河南省经济增长创六年来新高),GDP值达到70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这一增幅是自1997年以来六年的最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26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2236元,比上年略有下降(注:王耕.河南2003年经济发展呈四特点)。
3.山西省2003年实现GDP值2445.6亿元,同比增长12%,创近19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5元,同比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99.4元,同比增长7.7%。山西省财政总收入为379.49亿元,连续3年高速增长,由1999年的181.55亿元4年翻了一番多(注:单未姣.晋经济运行创19年来最好水平)。大运高速公路、富士康工业园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各大中心城市改造以及退耕还林等与结构调整相辅相成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新鲜血液(注:杨珏.山西省经济增长步伐加快质量提高)。
4.2003年湖南省完成GDP值4630亿元,同比增长9.6%,在连续3年增速9%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速度增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90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2528元,同比增长7%。长沙作为长株潭城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2003年, 其经济增长快、效益好、活力强,全市实现GDP值928.2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00元,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收入为3636元,同比增长7.3%,其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序为12,长沙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实现了发展的重大突破。
5.2003年湖北省实现GDP值5395.91亿元,同比增长9.3%,基本摆脱了前几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注:杨伟等.去年湖北省GDP首超5000亿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22元,同比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67元,同比增长5%,财政收入为259.6亿元,同比增长10%。在过去的一年里,湖北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出现了可喜局面,据前9个月统计。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2050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全省GDP值的51%,中小企业已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大支柱”(注:张辉.中小企业已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大支柱);湖北省农业走出连续六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民增收出现了“拐点”,是1998年以来农民增收最多的一年,农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农业农村经济素质全面提高的一年。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经济发展圈”的中心城市,中部地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带头羊”,在全国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名列第八。2003年经济发展也取得很大成绩。
6.安徽省实现2003年GDP值3970亿元,同比增长9.2%,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关,完成412亿元,同比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9.4%和1%。2003年安徽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好成果,优质安全农产品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前进,出现多年期盼的三大需求同步推动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在2003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出现了可喜局面,GDP值增长速度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有些省份增长速度甚至在全国排序中名列前茅。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也都表明了六省经济发展出现高速、良性循环的态势,结构调整、外资利用、城市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中部地区经济已告别了“凹陷”,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