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大调整:构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_央企论文

中央企业大调整:构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_央企论文

央企大调整:打造国民经济的“排头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排头兵论文,国民经济论文,大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在即,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对中央直属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三年内,国资委将根据利润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为中央企业排定座次,届时做不到行业前三名的,将被国资委强制重组。国资委当家人的这番讲话,预示着新一幕央企调整的“大戏”将要再次上演。

央企大调整再次拉开序幕

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中央直属国有大型企业则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真正“脊梁”。虽然历经数次改革,但国有企业的战略性地位丝毫没有被削弱,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央企业的重要性实际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底,中国就启动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也随之开始了“以改革促发展”的历程。与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中国国有企业的“以改革促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8年的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1988~2003年间,其改革涉及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形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阶段是2003年以来,在日臻完善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以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发展为核心的阶段。

客观地讲,经过近30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对于积淀了数十年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国有企业来讲,仅有表面上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从国有企业改革初衷——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提高国有企业活力,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角度衡量,现有的国有企业总体规模、绩效和经济控制力等情况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但是,中国国有企业在国内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继续推进、国际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日益迅猛的环境下,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许多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渐进式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有待“攻坚”的问题,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大型垄断国有企业的改革等问题,也有未来国有企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战略问题,如国有企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全球竞争背景下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等。

因此,如何进一步创新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经营管理体制,激活它们的全部潜在活力,成为了管理部门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

2006年末,国资委提出了下一步国有资产调整改革的方向,其中包括积极支持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此外,还鼓励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国企重组等。

同年底,国资委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把2010年明确为央企重组大限,届时准备将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从目前的155家调整和重组为80至100家,其中打造30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三年之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否则国资委给你们找婆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作出这样的表态,让一些央企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不已。不过,“前三”到底是什么含义,之前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在即将颁布的《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对此将有明确的界定。即除了央企的利润和成本控制水平外,企业规模、研究开发费用以及资本保值增值率都是综合指标的内容之一。这意味着,部分中央企业仅仅从规模上做大是远远不够的。此外,不同行业的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根据《指导意见》的标准,对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制力的行业,例如石油石化,在三大石油公司继续发展基础上,也可以鼓励中信、中化参与竞争;对国有经济要有序退出的行业,即使企业的规模、效益是行业中的“第一名”,也将面临被重组的命运。

央企大调整触动了谁的神经

毫无疑问,央企“前三”标准的明朗化,对央企改革来说不啻是一枚“重磅炸弹”。我们在此关注的是:新标准的出台,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来说,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冲击?

首先,新标准将加速淘汰低效率的国企。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有企业改革以来,大量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走上了破产、兼并、重组的道路,国有企业的数量也经历了一个由增加到减少的过程。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在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态势。以工业领域的国有企业为例:七八十年代,国有企业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开始停滞不前并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在经历了1995~1997年这三年间的恢复性增长后,从1998年开始,国有企业的数量迅速下降。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户数共计11.9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年均减少8%。

即使是低效率的中央企业也不能幸免于难。根据规划,国资委从2003年成立至今,已对38组76家央企进行了重组,央企户数已由196家减少到157家。其中,从2004年至2006年,经过整合,央企数量减少了36家,平均每年减少12家。

另一方面,对国有企业领导人考核的“紧箍咒”将越念越紧。2003年底,《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根据这个办法,如果央企负责人完成经营目标,可拿到年度薪酬奖励和任期中长期激励,如果目标完成不了,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扣减或延期薪酬,甚至对其不再任命、续聘。同时,在考核对象中,国资委所考核的不仅是中央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有副总经理、副董事长、总会计师,甚至还包括纪委书记。不久前,国资委公布了央企负责人200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本次考核结果显示,在纳入国资委2006年度考核范围的150家央企中,A级34户,占被考核企业的22.67%;B级77户,占被考核企业的51.33%;C级35户,占被考核企业的23.33%;D级4户,占被考核企业的2.67%。而那些被评为D级,甚至是B级、C级的企业,则面临着被重组的风险。其中,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予以降级或降分处理的企业有11户,因存在违规违纪或严重财务管理问题予以降分处理的企业有9户。国资委对7家按《公司法》进行董事会试点企业的考核结果也进行了测算,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到A级水平。往年,由于级别低而被重组的央企并不少见。比如在2005年央企业绩考核中,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国家音像出版单位中国唱片总公司由于财务数据不实,考核结果为E级。2007年1月22日,这家企业即由中国诚通集团整体托管。

央企要做“大”更要做“强”

这次央企“前三”标准的新诠释,标志着新一轮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调整的方向性转变。也就是说,国有企业不仅要做大,更应做强。

从国有企业以及中央企业的发展态势看,最近这些年来,它们在做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423户国有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558.5亿元,同时国有重点企业资产规模稳步上升,截至6月底已达164142.5亿元。

与中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相适应,央企的国民经济控制力也有了长足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全国的75%。同时,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军工、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等行业集中的态势明显。2006年基础行业的国有资本为3.3万亿元,占全部国有资本总量的70.6%,比2003年提高5.1%。同时,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直接支配或控制的社会资本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1倍。

然而,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来另一种忧虑,即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会不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令人担心的是,就在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二○○七中国外商投资报告》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业真正被外资企业垄断,真正的垄断企业还多是国有企业。也就是在今年的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面对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诸多领域已经形成垄断格局的情况下,悬在央企头上的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会不会随时落下来,确实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从规模上而言,央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均足以称道,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央企并不多见。仅以节能减排的能力和水平为例,目前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都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40%以上。难以想象的是,国有垄断企业在此方面表现得尤其令人失望。而此次央企考核新标准中,节能减排是最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之一。

从“做大”到“做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对大多数的央企来说,却是一个质的转变。这不仅需要管理层从改革的思路和策略上加以正确的指导,更需要央企自身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多下工夫。也只有这样,以央企为龙头的国有企业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排头兵”,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打败对手,从而在国际市场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标签:;  ;  ;  ;  ;  ;  ;  

中央企业大调整:构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_央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