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制度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62
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当代世界制度文明建设经验为借鉴,对当代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全面概括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色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产生于中国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实践基础上的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内涵,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是发展“现代化大经济”的必然要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系统中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变革要求,推动新的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决定了必须将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5页。)可以说,这是一场制度层次的革命性变革,它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实践表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纠正了以往把社会主义建设的着眼点置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上的错误倾向,把发展生产力和物质文明建设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从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要求出发进行制度层次的变革和创新,如对于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寻求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改革行政体制和党的领导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要求。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日益严重地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受到很大干扰和破坏,这使得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日益严重地发展起来,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错误的发生并且在长时期内得不到制止。对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邓小平不仅认识到制度建设状况对民主政治建设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影响,而且把制度问题置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认为制度问题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它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以此认识为基点,邓小平在实践中注重从制度入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他提出要对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更加完善和健全;通过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机构精简等制度建设举措来克服具体制度中的一系列弊端,诸如官僚主义、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同时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完备的法规体系,使民主法律化。
3.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还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制度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层次,它总是作为既有的存在制约着人和人的活动,因而制度系统的现代化程度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建设现代化的制度文明,必然要进行旧的科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创新,而这必将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且,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还是清除不良思想、意识和作风,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如针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作风问题,邓小平就曾指出:“官僚主义还有思想作风问题的一面,但是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8页。)。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体系能够对人们的语言、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习惯产生好的规范与导向作用,强化社会主导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中国制度现代化的目标是创造体现效率、活力、 民主、公平、稳定的规范体系。
1.效率、活力是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的首要目标。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同时也是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是对“富强”这一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呼应。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雄厚的物质文明要求把对效率、活力的追求置于首位。讲求效率、活力,其核心和关键是要提高社会制度系统的总体工作效能,提高制度内在机制的灵活程度和生命力的旺盛程度,增强其解放、容纳、激活、推进生产力的功能及资源动员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其次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创新,使党和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体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充分调动人民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组织的积极性;第三,要对旧的科技教育体制进行变革以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总的效率”和活力上的优势。
2.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主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民主对社会主义来说决非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民主又是作为社会现代化的总目标而存在的,高度的民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民主必须借助制度层次的变革、完善来保障和实现,他强调,“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页。)可以肯定,民主是中国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3.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应极其重视公平、公正等体制层次的伦理取向。是否体现和维护社会公平,这是评判一种社会制度合道德性程度的重要标准。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由于在制度上的局限,使它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等“不公道”“不合理”现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7页。)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则为公平这一社会目标的实现创造了前提,“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7页。)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必须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体制合道德性问题的关注并不是主张以降低效率、削弱活力为代价来追求社会公平,他强调指出,过去搞社会主义是搞平均主义,是把平等、公正等同于平均主义,把共同富裕等同为同步富裕,实际只会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这样是搞不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
4.现代化的制度应有利于提高社会发展的稳定、协调和有序程度。社会发展的稳定、协调和有序程度既是制约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前提,也是它所追求的目标和其功能产生的直接后果。邓小平在深刻分析十年内乱教训以及现阶段中国社会诸种不稳定因素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稳定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稳定、秩序作为制度层次变革和创新的重要目标,并以此来评价一种体制的优劣:“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条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3页。)他认为,通过制度层次的变革、调整来保持和实现稳定,要在稳步推进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建立合理、完善的规范体系以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利益格局调整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拓宽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群众参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还必须注意克服、消除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种种不安定因素,在这方面,邓小平主张以教育、引导的方法为主,但“也不能排除使用某种专政手段,使用纪律、法律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1页。)
(三)中国制度现代化的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出发点,在不断改革中变革完善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体制。
1.中国制度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现代化。邓小平对中国制度现代化的方向选择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思考而得出的正确结论。首先,只有坚持制度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独立、主权才会有保障。坚持制度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归根结底是坚持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指出,中国之所以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我们放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便发展起来,也不过是一个附属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1页。)其次,坚持制度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取向,才能保证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结成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阶级对抗和冲突的根源,使社会的稳定、协调和有序发展成为可能。因此,否定社会基本制度,或以实现制度现代化名义照搬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社会稳定的破坏。邓小平指出:“四项基本原则首先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难道我们能够不坚持社会主义吗?不坚持社会主义,还有什么安定团结,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6页。)最后,只有坚持制度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取向,才能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2.中国制度现代化不能脱离党的领导。首先,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观察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工具,她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制定正确的理论、纲领及方针政策。其次,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成就使自身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凝聚力,“她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7页。),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最后,实现制度现代化,需要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以继承和发扬,并使之形成完善的制度。邓小平指出,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一直比较注重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可惜这些好的传统没有坚持下来,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0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切实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把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下来,形成良好的制度。
3.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分阶段地进行。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需要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这些问题是破坏稳定和秩序的重要因素,处置失当,就会引发社会动乱,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中要周密计划,谨慎布置,稳步前进,有秩序、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如果“用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方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页。)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4.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认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 页。)搞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制度现代化也是这样,“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1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它表明,我国一方面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决定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要从分析和认识这些现实国情入手,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又要在具体制度、体制的建设中考虑到我国生产力水平及人民素质状况,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又要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经验,既不能从本本出发,照搬、曲解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性构想,也不能完全模仿外国现行的制度文明建设模式。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于中国制度现代化重大意义的深刻认识及对中国制度现代化的目标设定与道路选择,科学地解答了在当代中国为何要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何种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制度文明的重大课题。这三个方面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体系的有机整体。
二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理论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也不例外,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制度建设实践和当代世界制度发展趋向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理论品位和特性,其主要表现是:
(一)强调“破”与“立”的结合。
建设现代化的制度文明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一方面,“破”就是从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出发,以革命的方式破除那些旧的体制和具体制度。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的体制就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同时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80页。)破除旧的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的深刻性在于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它的根本性变革,其广泛性在于不是对某一领域的体制,而是对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体制进行变革,因而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邓小平强调,不要因为体制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就畏首畏尾,要“敢于实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新路,走出一条好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另一方面,“立”的现实目标是确立一种新的体制,它是作为“破”的目的而存在的。邓小平认为,不能仅强调“破”而忽视“立”。他指出,建立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完善制度,“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页。)在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极其重视体制和具体制度上的创新,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到市场的根本转变,以民主化、法制化为基本要求,刷新和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具体政治制度等。可见,邓小平把“破”作为手段,把“立”作为目的,“破”与“立”的结合是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二)注重批判与融合的统一。
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是以已有的制度存在为基础和条件的,这必然涉及对现有制度及外域制度文明成果的辩证分析,批判、否定及抵制其弊端和缺陷,继承和吸收其合理、有用成分。从纵向看,我国在建国后20多年的探索中由于照搬苏联经验而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毛泽东曾试图突破这种体制,但未获成功。“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进行改造,从而揭开了否定旧体制、创立新体制的序幕。在此过程中,邓小平一方面深刻指出了旧有体制存在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5页。),“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这些弊端的存在不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他强调在批判、否定的同时不能忽视继承,尤其是对“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3页。)从横向看,在“一球两制”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每个社会主义国家推进本国现代化事业所不得不面对的课题。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中既坚持独立自主,又遵循开放原则,一方面他对近现代西方制度及其所赖以建立的思想原则的弊病作了客观而冷静地分析,他指出,资本主义不可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以及剥削和掠夺,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和绝望。资本主义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其主要弊端是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总效率低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0页。)因此,必须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及制度方面的腐朽没落因素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另一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他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7页。)
可见,批判与融合是中国制度现代化各个阶段相互联结的基本环节,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与外域制度文明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基本方式,它也构成了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的特色。
(三)把人的因素置于突出地位。
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化建中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作现代化的主体与动力,这使得极其重视人的因素成为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的又一特色。
1.邓小平极其重视人的现代化对制度现代化的制约作用。在1977年他就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页。)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了,如在80年代,他针对人的因素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制约作用指出:“我们有十亿人口,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普遍实行直接选举的条件不成熟。”(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0页。)邓小平不仅把人的因素作为从根本上制约制度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来看待,他在中国制度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还把人的现代化要求与制度的现代转换相联系,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从培养和造就“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现代化领导集团出发,提出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从培育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角度提出改革经济体制及科技、教育体制等。
2.邓小平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选择作为制度文明程度的最高判断标准。在推进中国的制度现代化的进程中,邓小平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他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出发,提出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实现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不仅如此,邓小平在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中始终注意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并加以概括、提炼和推广,如对家庭联产承包这一群众自己的创造进行“加工提高”,作为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由于邓小平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制度设计、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重视人的因素作为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的特点便凸现出来。
3.邓小平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制度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当前,中国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最迫切的任务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而又积极地参与。邓小平把效率、活力作为制度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通过破除旧体制,创建新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三
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是科学性与实践性完美结合的理论体系,也是邓小平同志对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积极成果,它具有伟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表明,从本国实际和发展要求出发,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进行制度革新与创造,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成果的相互交融,把本国的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这已成为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不容回避的课题,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上述一系列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在于:(一)对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作了严格区分,为实现体制层次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二)通过对制度现代化目标的科学设定,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邓小平对中国制度现代化目标构想中所蕴含的效率、活力、民主、公平、稳定等原则和观念,是对过去那种强调阶级斗争、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传统社会主义观的超越,它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内在一致的,它实际提供了一种在现实中把握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操作模型,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三)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阐明了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强调党的领导、坚持制度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国情出发等一系列原则基础上,揭示了中国制度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如建设现代化制度文明要有步骤、分阶段,循序渐进,要把制度层次的变革与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四)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注意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联系,认识到吸收和借鉴非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成果的现实意义,解决了有关社会主义具体体制开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前进了一大步。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制度现代化思想已经和正在对中国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事业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现代化制度文明建设事业的推进不仅使我国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取得巨大进展,并且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解放和发展,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科学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必将随着中国制度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收稿日期:1998-05-16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