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彭小芸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彭小芸

彭小芸 横县莲塘镇佛子村委小学 530300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面对“小数加减法”这个学生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的新知识,教师该怎么教?教什么呢?本文就《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1-129-01

引言:

《小数加减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加减法在意义上、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感觉有些陌生。教学时,教师应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交流,温故知新

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实际的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们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感受着自信与快乐。

例如,教师在教学前先使学生温习所学过的整数、分数和小数知识,温习四则运算。(可出示例题让学生做一做)然后引出今天所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 教师可结合课文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女子双人10米跳台的决赛视频,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运动员的成绩是用什么数来表示的?运动员最后的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通过师生互动引出“小数的加减法”。

二、课堂实践,探究新知

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课文情境图,自己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尝试独立计算,切勿剥脱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先让几名学生独自表述计算的过程,再让其他学生补充、完善,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主动发现“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同位数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这样就会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正确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了。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知识。

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文例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师:奥运会期间,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比赛情况,小明和爸爸也在看比赛。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有序说出:a、父子二人正在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b、表格的意思是我国和加拿大女子10米跳台的决赛的第一轮得分情况;c、父子对话的内容)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父亲说“中国队领先3.6分是怎么计算的”)

师:怎样列式呢?

生:53.40-49.80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自主进行尝试,教师让学生自主进行出题练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

1.6-0.8= 3.6+0.4=

5.4-1.8= 0.26+0.34=

9-4.6= 7.5-4=

15.2-3.8= 5+6.8=

0.96-0.25= 11-4.3=

教师让学生自主的去想,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让学生自己出题,使学生们经历自主建构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教师在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氛围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小数的加减法”,然后可对学生进行拓展练习来巩固知识的掌握。

例如,结合课文内容,加强练习

1、小明拿着50元钱去买东西,先买一笔记本花了3.5元,又买了一支打折钢笔9.9元,最后买一个文具盒花了14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2、根据课文内容:喜洋洋重28.86千克、懒洋洋重50千克、灰太狼重34.54千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解答。

3、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6.25+3.43=9.68 2.4+10=34 9-3.56=6.56

6.25 2.4 9

+ 3.43 + 1 0 - 3.56

9.68 3 4 6.56

当学生演算完成后,教师进行集体订正并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通过教师在角色上进行转变,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课堂上,教师积极而有效的评价便成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

三、课后总结反思

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教育的本领不再于给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每个学生都想成为一个探究者”。新课程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把握新课的重点、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预习题,使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通过预习,很好的了解了所要新学的知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可同桌学习,可小组学习,然后展开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是关键是什么?列竖式注意什么?等等,还可利用人民币计算的例子加强理解。

在学生完全了解了运算方式后,教师可分三个层次来对学生进行练习,遵循“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原则。先利用口算,借助课文,使学生快速算出得数,再利用竖式进行改错,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最后利用应用题,结合实际去解决问题。并及时做出反馈交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样,让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样一堂生动的课程,使学生全部积极的参与进来,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高效的、快速的、深入的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知识。

结语:

每一次的学习过程都是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夏井川.“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J].期刊论文.小学教学,2013(24)

[2]王逸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59)

论文作者:彭小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彭小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